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河北省番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方式多样。针对河北省中南部番茄越夏生产的种子要求、育苗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方法等方面,对番茄越夏设施茬口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选用耐热抗病、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中型或大型果番茄品种,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收,可以解决7—9月番茄上市量少的问题,且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2.
番茄生长喜温暖忌高温,在我国大部分区域都存在越夏栽培的高温障碍,呈夏季市场淡季。宁夏夏季酷暑期短、夜间温度低,是越夏番茄较理想的栽培区域。近年来宁夏地区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越夏番茄生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73-14番茄是宁夏天缘园艺高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引进的番茄新品种,2004年在宁夏永宁县望远镇永清村示范种植2hm^2,平均667m^2产量11150kg,产值10035元,实现了塑料大棚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目标。同时,在2005年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开展的越夏番茄品种展示中,73-14番茄综合表现好,产量高,耐热性好,是宁夏地区塑料大棚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3.
曹华 《中国蔬菜》2013,1(17):42
每年8 ~ 9 月是北京、天津及华北平原地区番茄供应的淡季,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为此我们根据华北平原地区气候特点和番茄对种植环境条件要求,研究并推广了塑料大棚夏秋茬口番茄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番茄的上市时间正值夏季8、9 月的淡季和中秋、国庆两个节日,弥补了市场供应量的不足。该技术近年来每年在北京郊区推广2 000 hm2(3 万亩)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兴旺,早在2000年,北票人便开始进行多茬口栽培模式试验和示范。由于我市与南方地区比较,具有夏秋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湿度小、光照充足等特点,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番茄越夏栽培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多年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每亩产值达4~5万元,生产的番茄深受国际、国内市场的欢迎,产品远销浙江、上海、广州、福建等100多个城市和地区。实践表明我市利用温室越夏番茄栽培,具有生产成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樱桃番茄在越夏栽培中容易出现 植株徒长、花芽分化不良、坐果少、产量低、商 品性差等问题,通过选择耐热的品种、充分利用 夏季光热资源、采用避雨栽培,配套环境调控和 促花保果措施和综合防控病虫害发生等技术手 段,实现樱桃番茄8—9月上市,填补市场,获得 了较高的效益;同时,樱桃番茄越夏栽培可以为 秋延后栽培提供充足的时间,实现茬口调整,有 利于日光温室和拱棚地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要点及产量效益等方面,详细介绍江苏省丰县地区越夏番茄——早熟薹蒜一年两熟连作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夏季强光、高温、多雨天气以及病虫对蔬菜产生危害严重,使得夏季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很多蔬菜甚至无法正常生产,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我国多数地区八、九月份出现蔬菜供应的淡季。这段时间内蔬菜价格极高,种植越夏蔬菜效益好,这已成为多数农民的共识,但是蔬菜越夏栽培要求品种过硬,茬口安排合理,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内及周边地区蔬菜安全生产和均衡供应对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团队对泛长三角地区主要省市设施番茄种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番茄周年价格波动规律,通过对不同小气候、生产设施和茬口下的番茄种植收益比较分析,发现番茄收益受市场和季节气候的影响,以越冬茬番茄种植拥有最高且稳定的收益,早春茬及山地越夏茬次之,秋茬收益最低,可能由于长三角地区流通链较长,不同季节的贮运成本影响了种植户的收益。另外,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病虫害综合防治不到位等也是阻碍泛长三角地区番茄高效生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番茄越夏栽培能增加夏淡季细菜品种,丰富蔬菜市场,改善人民生活,且投资少,产量、产值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994年崇明县汲浜乡,开始进行番茄越夏栽培,平均亩产番茄3500kg,亩净产值达2000元~3000元。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处黄淮流域和南北气候交界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不利于番茄生长、开花和坐果,病虫害严重、产量低、果实品质差。长期以来夏季是番茄上市淡季,越夏番茄销路好,价格高,种植效益高。市场急需抗病、耐热、耐强光、耐高湿、转色优良、抗裂果、耐贮运、高产优质的番茄新品种及配套的栽培技术。番茄新品种越夏红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培育的一代杂交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该品种在春季保护地、露地,麦茬、蒜茬越夏栽培,以及在海拔500 m左右山区越夏种植,表现丰产、优质,高温期转色正常,商品外观好。  相似文献   

11.
贺春玲 《蔬菜》2014,(1):43-44
秦皇岛市越夏番茄生产面积达166.7 hm2,平均667 m2产量6 500 kg,产值在1万~1.2万元,已成为秦皇岛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品种选择、育苗方法、整地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越夏番茄春夏栽培和夏秋栽培两个茬口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连营 《蔬菜》2018,(1):60-62
设施番茄生产对朝阳市周年供应蔬菜、丰富果蔬种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朝阳市设施番茄生产、收益的调研及分析,发现冬春茬番茄比越夏茬番茄收益高,其中人工成本高是阻碍朝阳设施番茄高效生产的重要原因,建议提高生产机械化率、开展技术培训及合理选择茬口等。  相似文献   

13.
1品种选择越夏番茄应选用生长势旺盛、耐热、高抗病毒病、不裂果、着色及品质好的品种。目前多选用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百利系列、格雷、百灵等品种。2栽培茬口越夏番茄栽培从2月到6月均可播种,主要可以进行春夏栽培和夏秋栽培。2.1春夏栽培:2月中旬育苗,3月底4月初定植,6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底采收完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潍坊西部山区的气候特点发展越夏番茄,能有效缓解番茄上市淡季,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途径.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越夏番茄适栽品种、播种育苗、定植适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关键栽培技术,对发展潍坊山区越夏番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设施彩椒越夏丰产实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及华北部分区域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夏季闲置期生产越夏彩椒,高产优质,产品始收期7月下旬~8月上旬,正值全国其他地区彩椒上市淡季,每667m^2可收获彩椒2250~3000kg、青椒1000~1500kg,纯收益6000~8500元。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连续3a(年)种植越夏彩椒,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丰产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灌阳县新圩乡是广西桂林市重要的番茄生产基地,每年春番茄栽培面积在300hm^2以上,生产的番茄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广东等地。灌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露地越夏栽培不利于番茄生长,番茄每667m^2产量3500kg,裂果多,品质低。为此,灌阳县农业局通过改变传统春番茄越夏栽培方式,2005年开始推广利用地膜覆盖越夏栽培技术,克服了番茄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效益“三低”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饶阳县番茄生产主要有早春大棚和秋延后日光温室2个茬口。文章从设施准备、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这2个茬口番茄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夏季番茄淡季市场,河北消费者对优质番茄的旺盛需求。该研究结合河北太行山中高山区的自然冷凉气候,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对筛选出的无限生长型中晚熟软果番茄品种‘番茄9号’的设施越夏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含产地环境、设施条件、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利用该技术,‘番茄9号’可在7—9月的番茄生产淡季上市,667 m~2产量可超8 000 kg,且商品性状极好,能够满足消费者夏季对优质番茄的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棚东圣华宝番茄秋延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站从西安保冠蔬菜研究所(西安保冠种苗有限公司)引进东圣华宝番茄,经过春提前、越夏和秋延后多茬口试验表明,该品种较适宜在我地大棚进行春提前,越夏和秋延后栽培,且产品深受本地和上海等南方客商的欢迎。下面将其秋延后茬口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季节番茄生产难度大,但长阳、利川、五峰等高海拔区域夏季气候凉爽,较适合越夏番茄生长。然而高山地区夏季雨水较多,多雨高湿环境易造成露地高山番茄病害发生严重,从而降低果实商品性,增加种植风险,采用避雨栽培不仅规避了风险,还延长了上市期,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