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1993—2022年甘草研究的发展情况、选题热点和趋势走向,本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有关甘草研究的文献,绘制了甘草研究年发文量折线图,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国内外30年来研究甘草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研究的中文文献发文量波动较大,英文文献发文量呈平稳增长态势,整体研究热度在不断上升;领域贡献作者分析表明,王文全、Min Ye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机构合作分析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表明,甘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品种栽培选育、方剂配伍、临床用药规律及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综上所述,甘草配伍制剂在抗炎、改善心悸症状方面的作用,甘草活性成分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甘草抗胁迫环境品种的培育,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微藻处理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sl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4种单一微藻以及不同比例混合微藻对猪场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  相似文献   

3.
基于CitespaceⅢ研究了1995年-2015年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相关的1 797条科技文献,分析了年度发文量,绘制了国家、机构、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全世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从1995年-2012年持续上升,2013年发文量开始呈下滑的趋势;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国家和机构主要分布在美洲和欧洲,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检测和致病机理探究,该领域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将侧重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展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Ⅲ研究了1995年-2015年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3 582条科技文献,分析了年度发文量,绘制了国家、机构、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从1995年-2014年持续上升,2015年有延续的趋势;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国家和机构及刊登该领域文献的期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和抑制药物的研发两个方面,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将侧重于阻碍生物被膜形成和促进已形成生物被膜瓦解的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国内外人心果研究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1991-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关于人心果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分析检索获得的中英文文献年度发文数量与学科分布、国家合作网络、关键词突现和演变趋势。结果显示,人心果研究的中文文献发文数量呈波动变化趋势,英文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国家合作网络显示研究人心果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墨西哥、美国等,中国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国内人心果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农业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有人心果栽培技术、病虫害研究和品种资源,国外研究方向趋于多元化,研究热点主要有抗氧化活性、生物柴油和果实品质。综上所述,人心果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水果作物,但国内仅在农业领域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充分挖掘与利用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3株真菌微藻在不同浓度猪粪水沼液中的生长情况及氮磷去除率的差异,试验选用猪粪水沼液,进行稀释,得到1/1、1/2、1/4、1/8、1/16和1/32不同浓度的猪粪水沼液,高压灭菌后,分别培养3株微藻。结果表明:3株微藻均能在粪水沼液中生长,而且能有效去除浓度为1/4、1/8、1/16和1/32的沼液中的氮磷;在浓度为1/4和1/8沼液中,小球藻相对生长速率最高,而在浓度为1/16和1/32的沼液中,四尾栅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速率优于小球藻;在浓度为1/4、1/8、1/16和1/32的沼液中,斜生栅藻的总氮和氨态氮去除效果最佳;3株微藻在浓度为1/4和1/8的沼液中硝态氮增加,在1/16和1/32沼液硝态氮有所减少,其中四尾栅藻去除效果较好;四尾栅藻和斜生栅藻的总磷去除率基本相同,优于小球藻。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可作为后期驯化的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合菌以不同比例分别与小球藻、卵囊藻、莱茵衣藻和斜生栅藻进行混合建立菌藻共生系统,以此系统来处理猪场废水,分别测定处理后废水的COD、TN、NH4+-N、TP等指标,并与对应单一微藻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菌藻共生系统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优于单一微藻,其中斜生栅藻菌藻比1:35组在去除猪场废水COD、TN方面效...  相似文献   

8.
草地资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草地生态系统对维系生态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草地领域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关注的热点。为全面宏观地了解草地领域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检索并分析了近15年(2007-2021年)草地领域的相关论文。结果表明,近15年,全球范围内草地领域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文领域呈学科交叉融合态势,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居全球首位,中国位居第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远大于其他机构。研究主题集中在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草地土壤研究、草地资源监测与管理、草地生态系统的竞争/适应和演替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物种入侵8个方面,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手段在草地监测领域的应用、草地土壤健康、草地退化与荒漠化研究是近年来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筛选可高效降解猪场沼液污染物并具有产蛋白和油脂潜力的微藻藻种,探讨其对不同稀释浓度沼液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沼液原位富集筛选,分离获得4株微藻,分别命名为CS-1、CS-2、CS-3和CS-4,分析不同微藻的生长及油脂、蛋白质产率。结果表明:藻株CS-3的生物量产率、蛋白产率、油脂产率和细胞内油脂含量均高于其余藻株(P<0.05),因而选取藻株CS-3为目标藻株,经过18S rDNA鉴定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p.);比较不同微藻对沼液的处理效果,藻株CS-3对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0.0%、94.8%和46.1%;在光照强度3000lux、温度25℃、曝气强度2.0L/min的条件下,CS-3对6倍和4倍稀释的猪场沼液处理效果较好,经过10 d处理,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6.4%和94.4%,氨氮的去除率为98.4%和98.2%,总磷的去除率为100%和96.2%。以上表明,小球藻CS-3在沼液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且其对沼液的净化效果受沼液稀释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蜂业研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科研领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9~2018年全球关于"蜜蜂"的科学技术研究出版文献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期了解蜜蜂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在国际蜂业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地位。基于此,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以"蜜蜂"为关键词,对近10年来以"蜜蜂"为研究对象的SCI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显示:美国、中国、英国蜂学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巴西圣保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农业部发文量居世界前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居中国发文量前3位。我国蜂学研究在数量上居世界前列,但要对标国际一流,需与美国看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目前榴莲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年发文量、来源出版物、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角度对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出来的 2009-2020 年间收录的国内外有关榴莲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出这 12年间共发表了 345篇论文,绝大部分是以英文形式发表,从总体上看是呈增长的趋势,马来西亚发文量最多,其中以 Mirhosseini H 为首发文量最多,期刊以 Food Chemistry 为主,研究机构以Univ Putra Malaysia 发文量最多。近 12 年来研究热点有酸性、优化、吸收性、榴莲壳等。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学者对榴莲从多学科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且从研究内容上看,涉及食用、吸附性能的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近年来国内乳制品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演化趋势,该研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出的4 784篇乳制品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CiteSpace工具进行机构、作者、关键词、研究前沿等信息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对乳制品领域的热点及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国内乳制品研究领域的发文情况可划分为高速增长期和平稳发展期,研究内容呈现由关注技术发展到更关注产业发展相关内容,部分作者之间形成较密切的核心作者群,但大多数作者仍呈分散独立发文状态。关键词集中于发酵工艺、奶业发展、相关政策、乳制品相关产品及应用领域。在研究前沿,乳制品相关研究在持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基础上,呈现更加关注乳制品产业链、工艺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等趋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可视化整理,从文献发表量等多个方面综合展现近20年国内乳制品行业的研究现状,为未来乳制品的研究与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参考借鉴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3.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是由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交叉、融合的全新高科技领域。为全面地揭示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进展,首先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技术背景、主要政策和计划,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进行了解,然后再利用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检索,再对文献的数量年度变化、研究方向、研究主题、主要国家和机构的发文量与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以便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展示世界奶牛乳房炎疫苗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 Ⅲ研究了1995—2015年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奶牛乳房炎疫苗相关的4 205条科技文献,分析了年度发文量,绘制了主要国家、机构、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从1995至2012年持续上升,2013年发文量开始呈下滑的趋势;研究奶牛乳房炎疫苗的国家和机构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集中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机理;受染奶牛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及相关的调控因子;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的最佳时期;有效抗原的筛选。该领域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方向将侧重于NF-κB和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发展概况。[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苜蓿青贮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 5.8.R3绘制苜蓿青贮研究文献知识图谱,对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1994年出现第一篇苜蓿青贮研究论文;1994—2021年苜蓿青贮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黑龙江畜牧兽医》发文量最多(31篇),《草业学报》总被引频次(763次)和篇均被引频次(31.79次)最高;玉柱发文量最多(34篇),中国农业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7篇),以玉柱为中心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但跨机构及团队之间合作不够紧密;苜蓿青贮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103次),围绕发酵品质、青贮品质、混合青贮、添加剂、乳酸菌等关键词开展研究。[结论]我国苜蓿青贮研究成果丰富,需加强跨机构、跨地区、跨团队的合作研究;发酵品质和苜蓿青贮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研究、苜蓿青贮微生物制剂的研发等方面仍然是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虎作为世界上最为珍稀的野生动物之一,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92~2019年全球发表的虎研究论文量、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机构、期刊和研究方向等情况。结果表明:1992~2019年全球共发表的虎文献共867篇,年均发表论文31篇,且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印度和英国发文量居世界前3位,美国发文量最多,为378篇,占比43.6%;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发文量最多(83篇),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和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分别以75篇和35篇位居第2位和第3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发文期刊是《Conservation Biology》,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动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虎研究的重点领域。未来虎的研究除在资源保护方面,还应注重遗传信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分析近30年(1995—2021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为来源数据库,检索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的相关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6.0.R1)分别对文献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显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显示:共发表英文文献170篇,中文文献45篇。近30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领域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2011年以来迅速增长;欧美学者逐步建立了理论框架、模型方法,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Guan Leluo、Auffret M D和Bryan A White等关键作者具有突出贡献。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发文被引量居第2,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毛胜勇、蒋林树、王加启和杨舒黎等研究团队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近3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从1995年关注抗菌肽,到2005年首次关注16S rRNA多样性和宏基因组;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自2015年以后16S rRNA和宏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东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草业科学》2022,38(9):1782-1792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