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通过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出苗、幼苗植株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影响,探究各指标与盐胁迫浓度间的关系,为建立花生品种耐盐评价体系及指导盐碱地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用豫花15、花育25、阜花11和冀花5号四个花生品种,设0、0.15%、0.30%、0.45%、0.50%和0.55%六个盐胁迫浓度,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方法模拟自然盐碱地状况,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花生出苗、幼苗形态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盐胁迫抑制花生出苗,阻碍幼苗植株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且存在剂量效应。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出苗时间延长,出苗率降低,胚轴伸长,子叶物质消耗减少,物质积累减少。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浓度间出苗时间、出苗率、株高、主茎高、主根长、根体积、叶片数、子叶鲜干重、地上部鲜干重、地下部鲜干重和植株鲜干重等15个指标差异显著;品种间主根长、根体积、叶片数、子叶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植株干重等8个指标差异显著;根体积、叶片数、植株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植株干重等5个指标浓度与品种互作效应差异显著。各品种在同一指标不同盐胁迫浓度或相同胁迫浓度不同指标间的耐盐性存在差异。阜花11耐盐性相对较强而豫花15相对较弱。各指标耐盐指数与盐胁迫浓度间可用Logistic回归方程y=k/(1+exp(a+bx))进行拟合,其决定系数在0.3718~0.9436之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有效表达花生生育前期相关耐盐指标与土壤盐含量间的量化关系。花生出苗的盐含量阈值为0.45%,超过此浓度不能出苗。相对出苗时间、相对株高、相对主茎高、相对根体积、相对叶片数、相对子叶干重、相对地上部鲜干重、相对地下部鲜干重和相对植株鲜干重等12个指标均可作为综合评价花生品种耐盐性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茄子种质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王露  张宇  成玉富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2):2319-2327
本实验旨在找到鉴定茄子耐涝性强弱的方法,并筛选出耐涝性较强的种质资源,为今后进行茄子耐涝机理的研究以及耐涝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在涝害胁迫后利用综合恢复指数评价了263份种植资源的耐涝性。恢复指数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圆茄子、许昌紫茄、观赏茄、紫长茄、墨茄王、荷包茄、雎县紫茄等94个材料耐涝性较强;而野茄子-3、墨玉长茄、引茄1号、早白茄、汉宝3号、茄26、安阳紫冠等34个材料耐涝性较差。茄子种质资源苗期耐涝性强弱的鉴定对茄子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硝基苯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硝基苯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远远小于对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硝基苯对不同品种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抑制东甜3号的出苗率,延缓出苗,抑制程度随着硝基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浓度时对东农248和本育12的出苗率有抑制作用.硝基苯抑制玉米株高、主根长及根鲜重,抑制程度随着硝基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对玉米根鲜重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硝基苯胁迫下,玉米根部变细,须根数减少.硝基苯对玉米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对硝基苯的敏感性依次为东甜3号>东农248>本育12.  相似文献   

4.
花生幼苗期耐盐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以花生幼苗的相对主根长、相对苗高、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等为指标,鉴定了49份花生品种的耐盐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幼苗各个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其中,除干重以外,0.5%NaCl及以上浓度胁迫条件下所有性状受到盐害的明显抑制。以0.5%NaCl处理条件下的相对主根长、相对苗高等6个性状作为耐盐评价指标,筛选出4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害敏感品种,为进一步开展耐盐花生品种的培育以及耐盐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低氧胁迫下出苗率下降是限制直播稻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准确、高效的水稻萌发耐淹性鉴定方法,并筛选强萌发耐淹性的水稻种质对直播稻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份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淹水深度(3 cm、6 cm、9 cm、12 cm、15 cm和18 cm)、不同处理温度(20℃、25℃和30℃)和不同淹水天数(3 d、5 d、7 d、9 d、11 d、13 d和15 d)进行萌发耐淹性鉴定,以胚芽鞘长度为指标进行萌发耐淹性评价,旨在明确水稻萌发耐淹性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水稻种质在淹水临界深度上存在籼粳间差异,粳稻的淹水临界深度为6 cm,而籼稻的淹水临界深度为9 cm;在温度梯度处理中,30℃时种质间的胚芽鞘长四分位差最大,因此认为30℃是水稻种质萌发耐淹性鉴定的最适温度;调查时期梯度试验表明,淹水11 d时参试种质的胚芽鞘长四分位差最大,因此认为淹水11 d是水稻萌发耐淹性调查的最适时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纯水隔绝空气,在温度30℃、淹水深度9 cm以上、第11 d调查胚芽鞘长度进行水稻萌发耐淹性鉴定的简便方法,为水稻种质资源的大规模鉴定提供了方法基础。依据上述确...  相似文献   

6.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大喇叭口期通过田间涝害模拟筛选试验,测定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量、绿叶数等9个指标以及各指标耐淹系数,对自交系耐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量、绿叶数、抽雄期、吐丝期、株高受到严重影响,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影响最大,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株高、绿叶数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田间鉴定玉米自交系耐淹性的有效指标。采用综合耐淹性状作为评价参数,经聚类分析表明,先玉335选育二环系、 X1141/昌7-2、中农大678选育二环系等8个自交系属耐淹型自交系,京157/京52B、京157/MO17、京157/PHNB2等12个自交系属敏感型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则抑制种子萌发,发芽率极剧下降;棉花幼苗生长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盐胁迫的影响,盐浓度愈高,抑制幼苗生长愈显著;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盐适宜浓度极限为0.5%NaCl。  相似文献   

8.
观赏百合耐涝性鉴定对引种驯化和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16份亚洲百合和16份亚洲百合与麝香百合杂交系观赏百合品种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模拟淹水胁迫,确定观赏百合耐涝性鉴定的最佳时间及根、鳞茎、茎、叶表型涝害症状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并通过积分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鉴定不同种系百合品种的耐涝性差异。结果,本文根据预实验确定耐涝性评价时间为淹水胁迫处理13 d;聚类分析将32份百合根据抗性强弱划分为耐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积分评价法从32份供试百合中鉴定出极端耐涝型品种为‘Nashville’‘Brindisi’,极端敏感型品种为‘Levi’‘Fata Morgana’;供试亚洲百合品种间耐涝性差异较大,亚洲百合与麝香百合杂交系普遍具有较强的耐涝性。分析耐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百合涝害症状特征,初步建立百合耐涝性评价体系,为进一步鉴定其他品种百合耐涝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22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室内淹水直播试验,分析了胚芽鞘、成苗率、株高、根长、根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地下部干物质量等指标性状表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鉴定评价了晚熟中稻直播品种萌发期的耐淹能力。结果表明,直播水稻萌发期经过淹水胁迫后,根长、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下部干物质量等3个指标的耐淹性系数较低,平均值为0.21~0.25,表明受淹水胁迫的影响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3.39、2.13、0.97和0.86,贡献率分别为42.36%、26.59%、12.08%和10.79%,累计贡献率为91.82%。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由株高、根长、成苗率的耐淹性系数决定,其包含的信息量占总体信息量的42.36%,可作为晚熟中稻直播品种萌发期耐淹能力鉴定的主要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0.19处将22个供试水稻品种的耐淹能力分为强、中、弱3个等级。其中,耐淹性相对较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有7个,包括荃优华占、川优6203、深两优1177、渝香203、旌1优华珍、隆两优黄莉占和宜优2108。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赣北区域棉油套作模式下油菜的播期与期间主要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量)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常规油菜中双1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10月11日、10月14日、10月17日、10月20日、10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油菜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不同对油菜种子出苗率、发芽势和苗高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主根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气温和降水量与油菜出苗率、幼苗鲜重、苗高相关性不显著,但油菜直播后10天的平均日平均气温与根鲜重、主根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在播期为10月17日时,油菜苗期的日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且油菜幼苗素质的各项指标均表现最佳。由此可知,为保证油菜直播质量,建议播期安排在10月中旬末,尽量追求播后气温较高及降水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给燕麦抗盐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用不同梯度的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胁迫处理7个燕麦品种,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抑制效应,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教、简易活力指教、幼苗根长和株高逐渐降低,叶片质膜透性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简易活力指数是主要的耐盐性鉴定指标.在7个燕麦品种中,白燕2号和苏维埃339耐盐性强.大燕麦和内农大莜1号中度耐盐,而Sibsiae、加2和原294耐盐性较差,属不耐盐类型.  相似文献   

12.
湖南大麦易受春夏渍涝的危害,探讨不同大麦品种在开花期淹水后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可为大麦耐涝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基础。以华大麦4号、华大麦6号、华大麦8号、华大麦9号和华大麦1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人为淹水模拟涝害,对5个大麦品种的株高、产量、叶绿素SPAD值及部分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大麦品种对开花期涝害的抵抗能力都较强,华大麦9号的株高、理论种子产量、理论秸秆产量、全秆粗蛋白含量最高,对涝害的抗逆性较强。涝害降低了大麦叶绿素SPAD值,导致大麦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减弱光合作用,模拟涝害结束后华大麦9号的叶绿素含量恢复最快,适应性好。华大麦9号耐涝性出色,是适合南方3~5月份有涝害发生的冬闲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在棉花苗期沙培盆栽条件下,以棉株生物量、吸钾量、钾利用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质量4项指标对38份棉花材料进行了耐低钾材料的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各材料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5、D13、D37材料在低钾胁迫下表现干物质积累多、吸钾量高及钾利用指数高等特点,这3个材料在低钾环境下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属于耐低钾型材料;而D7、D16、D28、D35、D38等材料则表现恰恰相反,4指标综合表现较差,表明这些材料对土壤缺钾比较敏感,属于低钾敏感型材料。筛选出的耐低钾型材料将作为棉花耐低钾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也为开展棉花钾营养高效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关系,以小麦抗旱型品种长旱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漯麦18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1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长旱58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变化,漯麦18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长旱58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干物质转移量显著大于漯麦18,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小于漯麦18,长旱58幼苗根、芽的长度和干重及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漯麦18。干旱胁迫显著增加漯麦18幼苗根冠比,对长旱58萌发第五和第七天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漯麦18幼苗叶绿素含量,对长旱58无显著影响。由于小麦萌发期幼苗干物质累积取决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移和呼吸消耗,因此推测种子营养物质的快速转移和低呼吸消耗有助于提高小麦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对淹水胁迫下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烯效唑对大豆淹水胁迫的缓解作用,以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垦丰14(耐涝品种)和垦丰16(涝渍敏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始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喷药5d后进行淹水胁迫,5d后恢复正常水分管理,调查各处理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抑制大豆生长,降低大豆株高,增加茎基部茎粗,减少植株叶片、叶柄、茎、根等各部位干物质重的积累;涝渍导致大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喷施烯效唑处理能有效缓解淹水胁迫下植物干物质的降低;显著提高大豆体内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诱导叶片中脯氨酸增加,提高根系中脯氨酸含量,增加根系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积累,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和恢复正常水分后产量积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外源调节物质对Cr6+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缓解机制,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氯化血红素(hematin chloride,Hemin)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Cr6+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Cr6+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及种子α-淀粉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小麦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并引发氧化胁迫。外源GSE、Hemin和MeJA均可有效缓解Cr6+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不良影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小麦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α-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s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其中,GSE对Cr6+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总之,外源调节物质可以通过提高Cr6+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水解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小麦的耐Cr6+性。  相似文献   

17.
复合盐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耐盐阈值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Na2SO4和NaCl组成的复合盐对小麦萌发期的胁迫效应,选择5个耐盐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进行复合盐胁迫处理,研究在不同浓度复合盐胁迫下,春小麦品种在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数、主根长和苗鲜重等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筛选最适复合盐萌发期处理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各盐分浓度升高,小麦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对耐盐系数急剧下降,且发芽势、发芽率、苗高、主根长和苗鲜重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但复合盐对小麦根数的影响较小,在低盐浓度下差异不显著。在Na2SO4浓度为0.05mol.L-1、NaCl浓度为0.1mol.L-1时,5个品种的发芽率、苗鲜重、苗高的相对耐盐系数在50%左右,发芽势和主根长趋近于30%,同时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可以作为小麦萌发期耐盐鉴定的适宜复合盐胁迫浓度。  相似文献   

18.
以短季棉中棉所94A2941(V1)和春棉豫农棉31(V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施生长素对棉花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外施生长素可显著提高棉花幼苗鲜物质质量、叶面积和株高,V1的叶面积、株高、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1.9%和19.3%;与V2相比,V1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外施生长素可提高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不显著;短季棉V1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春棉V2大,丙二醛含量较V2低。此外,茎尖细胞显微结构表明,外施生长素后棉花幼苗茎尖生长点变大,细胞密度增大,V1叶原基和幼叶发育较V2早。由此推论,外施生长素可以促进短季棉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采用10%~30%PEG溶液浸种24 h的方法进行PEG预处理,研究PEG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其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PEG浸种预处理能提高常温和低温下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增加主根长和侧根数,提高幼苗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表明PEG浸种不但可以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长,而且可以增强种子和幼苗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生物活性水作为材料对油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活性水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含量(SPAD)等均高于对照,其中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稀释200倍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均有利于促进主根伸长,且生物活性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