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喷赤霉素提高玉田孤树小枣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喷1次赤霉素,以6月6日喷33.3 mg·kg-1赤霉素的坐果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13.7%。喷2次赤霉素,以6月6日和6月11日分别喷33.3 mg·kg-1的坐果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20.5%。喷3次赤霉素,以6月6日、6月11日分别喷33.3 mg·kg-1赤霉素、6月26日喷16.6 mg·kg-1赤霉素的坐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胡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胡萝卜1号和新黑田两种品种的胡萝卜为试材,采用100、200、300mg·kg-1的赤霉素在其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3个时期分别喷施和累积喷施,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这两种品种胡萝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的株高、叶长等植物学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在幼苗期喷施300mg·kg-1和在叶生长期喷施200mg·kg-1赤霉素对新胡萝卜1号植物学性状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和肉质根生长期喷施200mg·kg-1对新黑田的植物学性状的增长效果均最好,在幼苗期和叶生长期累积连续喷2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3个时期喷施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都有促进开花抽薹的作用。在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连续累积喷施200mg·kg-1对新胡萝卜1号开花抽薹的促进作用最强,在肉质根喷施300mg·kg-1对新黑田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莫爱琼  赵晟  万小荣  耿世磊 《园艺学报》2012,39(11):2206-2216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和荧光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结构差异及其绿原酸积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花的发育,花冠筒叶绿体结构逐渐完善并积累淀粉粒,幼蕾期叶绿体已有基粒和基粒片层出现,但没有明显的淀粉粒出现;绿蕾期叶绿体结构完整,积累有一至数个淀粉粒;白蕾期叶绿体数量少,含有丰富的淀粉粒;银花期和金花期叶绿体极少;花冠筒木质部导管细胞壁逐渐木质化加厚。在花冠筒中,幼蕾期和绿蕾期绿原酸含量丰富;白蕾期薄壁细胞内绿原酸含量开始减少,维管束仍积累较多的绿原酸;银花期和金花期薄壁细胞绿原酸含量进一步减少且分散分布,维管束累积的绿原酸也减少,主要分布在木射线中。在花萼筒-子房中,不同发育阶段,其薄壁细胞、维管束、中轴胎座和胚珠都有绿原酸分布。表明绿原酸可能在叶绿体内合成,然后转至细胞液中聚合,最后在液泡内积累;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与绿原酸合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1.落果原因 北斗采前落果的主要原因是霉心病,其次是生理落果。从北斗的植物学特性看,果实花萼筒与心室相通,萼筒较大,谢花后很多病菌孢子通过萼筒进入果心,在果心引起发病,形成霉心病。有近10种病菌可使北斗苹果患霉心病,主要是细交链孢及粉红单端孢两种病菌,患病后  相似文献   

5.
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硒处理对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矿质元素积累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年)生盛果期薄壳山核桃‘威斯顿’嫁接株为试材,用0 mg·kg-1(CK)、20 mg·kg-1(T1)、40 mg·kg-1(T2)、80 mg·kg-1(T3)、160 mg·kg-1(T4)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样测定薄壳山核桃果实各项生理指标。【结果】160 mg·kg-1硒处理后,薄壳山核桃的鲜果质量、果质量、仁质量分别为31.20 g、10.80 g、5.45 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91%、6.73%、11.22%。硒处理促进种仁中Se、Zn、Mn、Mg含量的积累,抑制Cu、Fe、K、Ca含量的积累。随着硒处理质量分数提高,种仁Se含量极显著提高,160 mg·kg-1硒处理后,Se含量(w,后同)为0.50 mg·kg-1,较对照极显著增加了49倍。硒处理与种仁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160 mg·kg-1硒处理后,Zn含量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11.16%。硒处理对种仁Cu、K、Ca含量的抑制作用随着硒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而硒处理对种仁Fe含量的抑制作用随处理质量分数增加逐渐减弱。各处理质量分数下,种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大小依次为T4(11.40)T3(11.01)CK(10.87)T2(10.49)T1(10.27)。硒处理后,种仁中各氨基酸组分含量均高于对照,氨基酸总量大小依次为T4(12.21 g·100 g-1)T3(11.25 g·100 g-1) T1 (11.20 g·100 g-1)T2(11.09 g·100 g-1)CK(9.35 g·100 g-1),且160 mg·kg-1硒处理后的氨基酸含量(赖氨酸、蛋氨酸除外)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160 mg·kg-1亚硒酸钠处理促进了薄壳山核桃果实的发育与生长,影响了果实各部分各元素的吸收,显著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种仁硒含量和各氨基酸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赤霉素浸种对两种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24h对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杜鹃种子在15~25℃条件下发芽率极低,其中,黄杯杜鹃在15℃下发芽率略高于20℃和25℃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00mg/L赤霉素浸种对黄杯杜鹃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1.33%、70.33%、9.3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萌发时滞缩短,发芽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大萼杜鹃萌发的适宜赤霉素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2013.11.020),来自以色列沃尔卡尼农业研究组织中心的人员用细胞分裂素(BA)和赤霉素GA。+GA,的混合物处理发育中的“粉红女士”苹果.以维持果皮高细胞密度和降低果萼端破裂。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东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3种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情况,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东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28.451mg·kg-1、Pb35.258mg·kg-1、Zn57.654mg·kg-1、Ni30.209mg·kg-1、Cr32.660mg·kg-1、Cd0.126mg·kg-1、As3.934mg·kg-1、Hg0.049mg·kg-1。在环境效应方面,作物根、茎、叶、果实重金属含量依次递减,即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不同蔬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菜豆比较容易累积Pb、Cr,葱比较容易累积Cd,茄子则比较容易累积As。在食用安全性方面,这3种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晨 《河北果树》2014,(4):43-44
<正>2013年,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乡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从辽宁沈阳引入了4个树莓新品种(秋福、秋萍、米克、海尔太兹),在丰南区高效农业园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1引种地基本情况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0.9℃。土壤含有机质18.5 g·kg-1、全氮1.57 g·kg-1、有效磷为10.6 mg·kg-1、速效钾280 mg·kg-1、有效铜1.6 mg·kg-1、有效铁28 mg·kg-1、有效锰16.5 mg·kg-1、有效锌1.3 mg·kg-1,pH值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灭幼脲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直接致死效果及对后续各虫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3种杀虫剂分别处理2种食心虫的卵和老熟幼虫。【结果】氟虫双酰胺200 mg·kg-1和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25 mg·kg-1虽能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卵孵化率,但幅度较小。各药剂浓度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3种药剂基本不影响桃小食心虫卵孵化,但灭幼脲和氟虫双酰胺各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氯虫苯甲酰胺降低了梨小食心虫的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对F1代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灭幼脲只影响处理当代虫的发育变态,对F1代卵孵化没有影响。除氯虫苯甲酰胺25 mg·kg-1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均可抑制桃小食心虫幼虫化蛹。所有试验药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桃小食心虫的成虫羽化和产卵,其中氟虫双酰胺200 mg·kg-1、灭幼脲200mg·kg-1和100 mg·kg-1处理的桃小食心虫均不能产卵。【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灭幼脲对2种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具有高杀虫活性;虽然对老熟幼虫直接致死效果低,但可以抑制其发育变态及繁殖,缓慢降低种群数量,起到控制害虫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上使用上述3种杀虫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时,建议在卵期和幼虫脱果期喷药,便于及时控制食心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以撂荒地、水稻田和旱田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土壤As、Cd、Cu、Pb含量变化特征,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了解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以期为农用地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0~50 cm土层中,土壤As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26.96士11.52)mg·kg-1>水稻田(11.05±3.72)mg·kg-1>撂荒地(9.04±6.87)mg·kg-1;土壤Cd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0.64±0.03)mg·kg-1>水稻田(0.44±0.18)mg·kg-1>撂荒地(0.25±0.11)mg· kg-1;土壤Cu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34.11土14.83)mg·kg-1>水稻田(20.44土6.62)mg·kg-1>撂荒地(13.90土6.64)mg·kg-1;土壤Pb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水稻田(39.26±9.85)mg· kg-1>旱田(38.87土7.10)mg·kg-1>撂荒地(21.94土9.68)mg· kg-1.单项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水稻田和撂荒地中均无污染,而在旱田中As和Cd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风险指数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Er值为Cd>As>Cu>Pb,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以旱田土壤RI值最大,土壤重金属以Cd的贡献率最大.可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旱田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最强,水稻田次之,撂荒地最弱.农业活动虽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促进了土壤对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重金属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双孢蘑菇、巴西蘑菇、茶树菇、黑木耳、鸡腿菇、金针菇、香菇、金顶侧耳、杏鲍菇、平菇、银耳11种食用菌的175个干样品中的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11种食用菌干品中,砷含量范围为0.02 mg·k-1~0.78 mg·kg-1;镉含量范围为0.02 mg·k-1~1.949 mg·kg-1;汞含量范围为未检出~0.654 mg·kg-1;铅含量范围为0.040 mg·kg-1~3.217 mg·kg-1.我国栽培食用菌中镉、汞、铅含量比较安全,双孢蘑菇中汞含量高与黑木耳中铅含量高具有地域特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4,(6):227-236
正辽西主产区葡萄的根区土壤养分研究为了摸清辽西葡萄园根区土壤养分状况,2009年4月~5月,在辽西葡萄主产区选择34个代表性的葡萄园分3层采集0~60 cm根区土壤,测定了其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辽西葡萄根区0~2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0.37 g·kg-1、2.0 g·kg-1、162.7 mg·kg-1、164.0 mg·kg-1和393.6 mg·kg-1;  相似文献   

14.
百合鳞茎发育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淀粉粒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兰州百合(L 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鳞茎中部鳞片为试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 研究了鳞茎发育和低温贮藏过程中, 处于大维管束周围和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的细胞内淀粉粒亚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栽种期大维管束周围细胞中有少量淀粉粒游离在细胞腔内, 并有絮状物存在。随着鳞茎的发育, 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 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 形状由纺锤形逐渐变为近圆形; 处于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的细胞, 淀粉粒数量明显少于大维管束周围细胞中淀粉粒数量, 并且在营养生长期和花蕾透色期, 淀粉粒表面有裂纹存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淀粉粒数量呈递减趋势, 在同一取样时期, 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细胞内淀粉粒数目明显高于大维管束周围的细胞, 与鳞茎发育过程中的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菜园土硼和钼测土施肥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进行代表性蔬菜微肥田间试验,对23个试验点的蔬菜相对产量与施硼、钼量,以及土壤有效硼、钼含量等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建立菜园土有效硼和钼养分丰缺指标和各等级土壤的推荐施硼、钼指标:①蔬菜相对产量为50%、50%~75%、75%~90%、90%~95%、95%的各肥力等级菜园土壤有效硼丰缺指标分别为0.05mg·kg-1、0.05~0.20mg·kg-1、0.20~0.45mg·kg-1、0.45~0.65mg·kg-1、0.65mg·kg-1,各有效硼等级对应的施硼量分别为75g·(667m2)-1、50~75g·(667m2)-1、32~50g·(667m2)-1、26~32g·(667m2)-1、0~26g·(667m2)-1。②土壤有效钼丰缺指标分别为0.01mg·kg-1、0.01~0.07mg·kg-1、0.07~0.24mg·kg-1、0.24~0.35mg·kg-1、0.35mg·kg-1,各有效钼等级所对应的施钼量分别为12.5g·(667m2)-1、10.5~12.5g·(667m2)-1、9.5~10.5g·(667m2)-1、9.0~9.5g·(667m2)-1、0~9.0g·(667m2)-1。  相似文献   

16.
以‘丽红宝’葡萄为试材,于花前7d使用不同浓度(25、50mg·L~(-1))赤霉素处理,结合花后10d使用不同浓度(100、150、200mg·L~(-1))赤霉素处理花果穗,研究不同赤霉素处理对‘丽红宝’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7d使用浓度为25mg·L~(-1)的赤霉素处理花穗,结合花后10d使用浓度为1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果穗效果最好,能有效拉长‘丽红宝’葡萄果穗,显著增加‘丽红宝’葡萄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鲜果硬度、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果实色泽为鲜红色,使果实整体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西拉"葡萄为试材,于2015、2016年分别利用赤霉素进行葡萄疏穗试验,在"西拉"葡萄开花前15、20d分别采用不同浓度(3、5、7mg·L-1)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其花序,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西拉"葡萄果穗长度、果穗质量、坐果率、发病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赤霉素处理的葡萄果穗长度增加,坐果率、果穗质量、发病率均显著降低,百粒质量无显著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了"西拉"葡萄果穗的疏松程度,且在相同的剂量条件下,开花前20d处理比开花前15d效果好;在同一处理时期,5mg·L-1赤霉素的处理效果最佳;赤霉素浓度在3~7mg·L-1时,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升高,糖酸比显著增加,且赤霉素浓度在5mg·L-1时浆果的糖酸比最佳;各处理组的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且5~7mg·L-1赤霉素处理的效果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开花前20d使用5mg·L-1的赤霉素处理葡萄花序效果最好,可拉长果穗,减少人工疏果工作量,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选取西瓜品种早佳8424和京欣2号为试材,栽培于硒浓度分别为0.3mg·kg-1、0.6mg·kg-1、0.9mg·kg-1、1.2mg·kg-1的基质中,待西瓜幼苗长到3叶1心时,移至培养箱对其进行45℃的高温处理24h,然后测定相关指标,研究高温胁迫下硒对西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提高了高温胁迫下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同时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当施硒量为0.6mg·kg-1时,早佳8424和京欣2号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分别提高了8.5和5.2倍,早佳8424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52.8%。当施硒量为1.2mg·kg-1时,京欣2号的丙二醛(MDA)含量比未施硒降低了35.8%。由此可见,一定量的硒处理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西瓜幼苗叶片的伤害,增强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枣疯病大田防治药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树干注射法,对不同药物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环素、土霉素、螺旋霉素和红霉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枣疯病病情,土霉素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3种抗生素。选出防治枣疯病效果最好的配方组合为土霉素2000mg·kg-1+吲哚乙酸100mg·kg-1+病毒灵1000mg·kg-1+200mg·kg-1板蓝根合剂+300mg·kg-1果树复壮剂。疯树愈后复发可能与防治次数有关。对于治疗后表现正常的疯树,再加强治疗2~3次,枣疯病复发率极低。  相似文献   

20.
广东主要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广东主要菜田土壤中壤土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蔬菜基地土壤的pH值变幅为3.15~8.45,平均pH值为5.71,77.09%的菜田土壤偏酸。碱解氮含量变幅为9~554mg·kg-1,平均含量为96.59mg·kg-1,84.6%菜田氮含量居中等以下水平,需要补充氮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幅为1.03~1075mg·kg-1,平均含量为63.59mg·kg-1,磷含量处于中高水平。速效钾含量变幅为12.4~1275mg·kg-1,平均含量为138.67mg·kg-1,65.98%的菜田需要加强钾肥的施用。土壤交换钙含量变幅为0.012~28.210cmol.kg-1,平均含量为8.96cmol.kg-1,总体水平比较高,82.0%的土壤钙含量丰富,不需施钙。土壤交换镁含量变幅为0.23~8.58cmol.kg-1,平均含量为1.34cmol.kg-1,77.58%的菜田需要补充镁肥。说明广东蔬菜不同种植区土壤氮、磷、钾、钙、镁养分状况很不平衡,大部分菜田缺氮、钾、镁,而土壤钙含量水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