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它是将沼气池、养猪引进到大棚内,使沼气池、猪舍、大棚、蔬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一块地上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举的能源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2.
史维宏  刘磊 《农村科技》2004,(12):43-43
“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学的原理,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它是将沼气池、养猪引进到大硼内,使沼气池、猪舍、大棚、蔬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一块地上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举的能源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北票市蔬菜大棚起步较早,种植时期长,存在着大棚老化,产量低,品种单一,有一些大棚没有利用,还有一部分大棚长期闲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将部分蔬菜大棚改造成阳光猪舍,从而提高大棚使用效率.北票市大板镇张树成,种植西红柿多年,现在大棚老化,西红柿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高,本人有想把蔬菜大棚改造成阳光猪舍的愿望.改造后的猪舍冬暖夏凉,猪粪尿就地种菜,解决了养殖排污,这一转换方式值得推广,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利用已有设备 1.1 卷帘机和棉毡 棉毡要求质量好,最少3层,并用塑料包好.棉毡通过卷帘机架设到棚顶,它是阳光猪舍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为冬季保温,夏季遮阳降温.根据天气随时调节棉毡长度.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6,(8):15-15
温室大棚种草养猪,相信大多数养猪户都没听说过。这种养猪法的新奇之处在于两点:一是猪舍用的是专用温室大棚,而不是普通的猪舍。二是猪饲料用的是牧草,而不是人工混合饲料。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辽宁省农村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一种庭院经济模式,即在塑膜日光温室内建沼气池,池上建猪舍、厕所,猪舍上放笼养鸡,称作“以沼气为纽带北方庭院能源生态模式”。这样,就使沼气技术、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在日光温室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常在塑膜日光温室西侧划出20平方米的地方,地下建6~8立方米的沼气池,地上修建水泥地面猪舍,厕所建在西北角。猪舍上部放笼养鸡。猪舍向阳一侧用栅栏东西向隔开,栽种葡萄。日光温室东侧种植蔬菜,面积依庭院大小而定,一般面积为60~200平方米。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塑膜覆盖圈舍,畜禽冬春  相似文献   

6.
掌子凯  徐燕 《农家致富》2014,(16):36-37
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在35℃以上,因此,猪舍结构应适合我国南方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一、大棚发酵床猪舍采用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热镀锌工艺制作的钢管作为塑料大棚支架。屋顶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双层黑色遮阳网。我国南方地区可根据发酵床养猪需通风采光的特点,把塑料大棚技术和养猪结合起来,猪舍的投入成本可大幅下降(表1)。1.塑料大棚支架采用较普通标准塑料大棚加高30厘米,壁厚0.  相似文献   

7.
“大棚—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庆河 《农技服务》2009,26(1):106-106
阐述了"大棚—猪—沼—菜"养殖模式的原理和优点,并介绍了棚址的选择方法、猪舍的建造、沼气池的建造、沼液喂猪要点和沼肥在蔬菜上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掌子凯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36-37
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在35℃以上。因此,猪舍结构应适合我国南方的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秸秆型发酵床猪舍和常规养殖猪舍养猪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比较2种饲养方式下的耗水量、日增重、饲料用量、用工量等,结果表明:发酵床养猪可提高劳动效率60%以上;常规养殖用水量是发酵床养殖的6.89倍,节水率为85.49%;发酵床组猪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常规养殖组,耗料增重比低于常规养殖组,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棚-沼-猪-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棚沼猪菜四位一体模式 在大棚内建一个沼气池。在沼气池上建猪舍,养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大棚提供肥料,沼渣、沼液和菜叶喂猪。形成以猪养沼,以沼养棚,以沼、蔬养猪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同时,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阻散性能。将光转化为热能。阻止热量和水分的散发。由于大棚温度提高,促进沼气的发酵,棚内蔬菜生长健壮,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促使生猪快速育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农工车亚萍靠科学养猪和种植温室大棚蔬菜,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沼气开发相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致富路,每年收入都达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养猪户的养猪饲养方法仍然是采用的传统养殖方法。养猪的规模比较小同时饲养周期较长,使得饲料的消耗比较大,增加了饲养成本。并且对于农村养殖用户来说对市场的猪肉价格预测能力不足,无法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养猪的成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养殖用户参考。1、合理建造猪舍目前传统的养殖方式对于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调节能力比较弱,通常都是顺其自然,一般情况下夏秋季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环境改良剂金百麦对猪舍环境细菌杀灭效果,进行金百麦环境改良剂对细菌的消毒效果检测及养殖环境氨气和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改良剂金百麦不仅可以降低猪舍湿度、消除氨气等有害气体,而且可以抑制大部分细菌生长,优化养殖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养猪成活率、健康养殖的目的。金百麦对猪舍环境细菌杀灭效果较好,是一种较好的养殖环境改良剂,可在猪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生态种植养殖模式由塑料大棚、猪舍、沼气池、秸秆饲料发酵池、瓜果菜田等几部分组成,它能使温室效应提高30%以上,并能使资源多次循环利用,达到节粮、节肥、节能以及减少污染的目的. 一、各组成部分建设技术 1.塑料大棚:塑料大棚的面积以南北宽8~9米、东西长40~60米为宜. 2.猪舍:猪舍应建在塑料大棚入口一侧,东西宽3~4米、南北长5米,南部为圈坑,北部为猪舍,以养猪6~1 0头为宜;猪舍四周建墙,与大棚屋面塑料膜连接封闭,将猪舍与瓜果菜田分开,中间隔墙上、下各设猪、菜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窗孔,窗孔24厘米×24厘米.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属于广义农业范畴,是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带动作用。本文以养猪环境控制对养殖效果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包括经济效益、养殖成本、疾病防治等。以此为基础,论述养猪环境控制的方法,给出生态养殖、猪舍环境控制及防疫环境控制等措施,服务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青岛市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大棚一沼气-猪-菜)生态能源无公害生产技术.其做法是:在冬暖式大棚一端(约4m)建一容积10~15m3沼气池,沼气池上面建12m2猪舍与种植区隔离,猪舍为水泥地面,高出地面10cm,抹成3%~5%坡度,倾向沼气池进料口,棚内安装沼气灯12~15盏,形成种菜、养猪、沼气密切配合的生态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养殖业中,养殖成本和养殖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养殖环境。特别是在猪的养殖过程中,猪舍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率。本文就分析和阐述国家实施"十二五"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至今,传统猪舍的改造以及新式环境调控猪舍,目的在于为猪舍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     
《农村科学实验》2013,(8):22-24
全国首个光伏屋顶"养猪场"建成不烧一块煤,不冒一缕烟,猪舍暖洋洋,用电靠太阳。房顶发电、房内养猪,不仅节能而且减排,这是笔者在河北省定州市国香养殖公司看到的景象。房顶发电,房内养猪。作为国内首家利用猪舍屋顶集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养殖公司,定州国香养猪场颠覆了传统的养殖方式。由英利集团总投资2.07亿元,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养猪场猪舍一定是蚊蝇乱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近日,当记者走进北京市大兴区宏达养殖中心猪舍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在绿色植物的映衬下。一群育肥猪或站或躺在发泡床垫上舒适、安逸地嬉戏、打闹、玩耍,蚊蝇和臭味远离“福利”猪,顺手抓起一把猪粪,没有丝毫臭味。猪场饲养人员介绍说,我们这里实行的是九牧生态环保养猪新模式,是环保和无公害养殖,彻底解决了养猪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