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黑龙江省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投入逐年增大,根据其气候特点和土壤耕作条件等实际情况,黑龙江省主要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播种两种主推技术模式。针对这两种技术模式的特点,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江省科研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研制了一款2BJT-2型条耕精量播种机,其操作灵活,播种精度高,可实现免耕精量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通过免耕或少耕方式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处理技术、病虫害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本文试对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深松技术及机械、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辽宁省的玉米产量,在介绍玉米保护性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免耕少耕、免耕播种、药剂灭草、玉米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相关机具,为在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区别于以往的土地耕作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耕作模式,对于培肥地力、保护良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玉米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技术,即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农田地表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松技术。同时,介绍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指出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有效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水土流失、农田风蚀水蚀的重要措施。最后,介绍了梨树县持续加力助推保护性耕作大力发展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与少耕播种及深松等3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要点,并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秸秆焚烧,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市”的战略方针。淄博市农机局组织人员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邯郸市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考察。1河北省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河北省针对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加剧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沧州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经验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符合科学发...  相似文献   

8.
正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达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一)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均匀行种植技术模式。前茬玉米收后秸秆全量均匀覆盖地表,当年春季均匀行免耕播种,下年保持原行距,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在前茬的行间进行播种,这样年际轮换。技术流程:机收+秸秆全部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机的快速发展是保护性耕作得到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莱西市于2007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截至2018年,莱西市已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30余万亩。但是由于莱西市地属黄淮海麦玉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量大,使得现有免耕播种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易出现秸秆堵塞的情况,导致漏播  相似文献   

10.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抗旱节水、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覆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大面积实施。我国山西、内蒙、河北、北京等10多个省市都先后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示范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两年吉林省主要采取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玉米大垄双行(宽窄行倒茬平作)保护性耕作和玉米垄侧播种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主要有四项内容,即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机械高茬收割、秸秆残茬覆盖及表土处理技术,深松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它是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受到普遍重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麦积区农机管理站在花牛镇、甘泉镇、马跑泉镇、中滩镇、新阳镇等5个乡镇33个村农户地块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完成小麦保护性耕作少免耕施肥播种4.33万亩(对比试验田45亩),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9台,其中免耕播种机84台,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177台。  相似文献   

14.
双轴秸秆粉碎还田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主要配套机械设备,该机能在次年播种前将地表玉米秸秆粉碎至8 cm以下并均匀抛撒在田间,以保证后期免耕播种作业顺利完成.确保在尽量少动土的前提下,利用秸秆覆盖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保墒抗旱,达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此项技术的4个农艺要求关键点:一是免耕播种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此项技术的4个农艺要求关键点:一是免耕播种施肥技术;二  相似文献   

17.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搞好项目示范区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中所指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秸秆、残茬覆盖技术;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财政项目支出的保护性耕作项目。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保留高根茬秸秆30%以上和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机科技推广》2003,(3):13-14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搞好项目示范区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中所指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秸秆、残茬覆盖技术;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财政项目支出的保护性耕作项目。 二 立项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