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鑫  刘勤  张刚 《江苏农业学报》2021,37(4):874-883
为研究太湖流域长期不同轮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肥力指标、水稻产量的影响,设置了轮作方式(休闲-水稻、小麦-水稻、紫云英-水稻、蚕豆-水稻)和施氮水平(0 kg/hm2、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2因素.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模式相比,绿肥作物轮作模式稳定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水稳性微团聚体含量,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同时,施肥水平影响了土壤肥力水平,与绿肥作物轮作不施氮相比,适量施氮(120~240 kg/hm2)优化了土壤物理结构,促使养分含量提升,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进行周年绿肥作物轮作后水稻产量获得一定提升,且在施氮量为120~180 kg/hm2时水稻产量较高.综上所述,绿肥作物轮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最佳施氮量,并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为兼顾养分利用水平、土壤肥力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推荐将绿肥作物-水稻轮作模式下稻季施氮量降低至12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2007-2008年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提升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土壤质量由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安全状况直接构成,并且通过产出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间接反映。通州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区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和北京市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2007-2008年采用取样、实地调查和化验、统计的方法得出:2007年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资源总面积为35800hm2,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类型为潮土,全区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64g/kg、1.07g/kg、46.15mg/kg和139.32mg/kg,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目前耕地质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升耕地质量,保证通州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通过不同时间耕翻还田处理和常规播种及未种植紫云英空白对比试验,在沿太湖地区机插秧的前提下探讨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的技术及其对翌年和第3年紫云英产量、氮素积累、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翻还田处理对紫云英自繁利用效果及产量、氮素积累、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从耕翻腐烂、下茬水稻机插秧的种植、养分提供和积累的综合平衡,认为5月10-20日之间耕翻还田对紫云英翌年及第3年的产量、氮素积累和耕地土壤质量的效果比较好,并对下茬水稻有较好的增产和增效作用.紫云英平均产量2008年为26 895 kg/hm2,2009年为25 260 kg/hm2,氮素积累量折纯氮平均为91.635 kg/hm2和92.715 kg/hm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0.05 mg/kg和0.06 mg/kg,增长幅度分别为2.39%和2.65%,使下茬水稻产量增产7%以上,紫云英种子及人工播种费用降低66.7%,效益增加450~750元/hm2.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郊区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桂林市雁山区进行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水稻最高产量7245.15kg/hm2的施肥量为:N203.7kg/hm2、P2O566.6kg/hm2、K2O 167.85kg/hm2;水稻最佳产量7006.2kg/hm2的施肥量为:N138.15kg/hm2、P2O544.85kg/hm2、K2O 99.15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菏泽市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对2015—2019年全市206个土壤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菏泽市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点有机质平均为15.42g/kg,碱解氮为101.99mg/kg,有效磷为23.97mg/kg,速效钾为162.22mg/kg,土壤肥力中等略高;近年来,菏泽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逐年上升,其它土壤养分趋势平稳,耕地质量总体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7~2008年在宁南山区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5W0812平均产量最高为5 363.3kg/hm2,较中引6号增产14.19%,丰产适应性较好,可继续试验观察;ST99-111平均产量5 105.0kg/hm2,其抗性差;静冬9718平均产量4 975.0kg/hm2,抗性稍强;LD99-67产量最低,为4 303.3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减少8.38%。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施磷量对枸杞产量、磷素吸收量及土壤磷盈亏状况等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青海诺木洪农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施磷(P2O5)0 kg/hm2(P0)、133 kg/hm2(P133)、267 kg/hm2(P267)、400 kg/hm2(P400)、534 kg/hm2(P534)和农民习惯施磷量667 kg...  相似文献   

8.
2019年在崆峒区旱塬地对胡麻进行了宽幅匀播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宽幅匀播的小区平均产量为1.03kg,折合650.7kg/hm2,常规条播(对照)的小区平均产量为0.87kg,折合606.3kg/hm2。宽幅匀播较常规条播(对照)增产44.4kg/hm2。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连续4a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2500 kg/hm2;秸秆不还田常规种植处理产量最低,折合产量为8506 kg/hm2。秸秆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10763 kg/hm2,秸秆不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9918 kg/hm2,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产量增加845 kg/hm2,增产率8.5%。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11916 kg/hm2,常规种植(露地)处理平均产量为8766 kg/hm2,地膜覆盖处理较常规种植(露地)处理产量增加3150 kg/hm2,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0.
研究麦套春棉不同带宽的麦、棉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125kg/hm2以上,以180cm的带宽为好;皮棉产量在1125kg/hm2以下,以160~170cm的带宽为宜。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年施纯N、P2O5、K2O分别为375、210、150kg/hm2时,可产皮棉1125kg/hm2、小麦4500kg/hm2,并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该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麦套春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麦套春棉不同带宽的麦、棉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上,以180 cm的带宽为好;皮棉产量在1 125 kg/hm2以下,以160~170 cm的带宽为宜.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年施纯N、P2O5、K2O分别为375、210、150 kg/hm2时,可产皮棉1 125 kg/hm2、小麦4 500 kg/hm2,并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该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麦套春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10个水稻品种2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19年不同品种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2020年,产量也显著高于2020年,其中津原89和津育粳22的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产量表现最好.2019年和2020年津原89的产量分别为10789.5kg/hm2、10057.4kg/hm2,津育粳22的产量分别为10583.4kg/hm2、10225.7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7~2008年两年试验,对云南省新育成的一批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病)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为油菜新品种审定、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净面积13.5m2,基本苗15.0万株/hm2,试验结果,测定了优质油菜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病)性和品质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KT0601(2007年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产量5187.8kg/hm2,较对照增产663kg/hm2,增幅14.7%)、20-5-26(2年均居参试品种首位,2007年度产量5337.8kg/hm2,较对照增产813kg/hm2,增幅18.0%;2008年度产量4862.3kg/hm2,较对照增产849.8kg/hm2,增幅21.2%),适合在云南保山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5-14表现较好,下年可进行示范种植;KT0607、KT0610可续试1年;KT0604各方面表现均较差,抗逆性较弱,可淘汰。  相似文献   

14.
韩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15-7516
[目的]为了研究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在青海省河湟温暖灌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商品有机肥处理与氮磷肥配施对春油菜产量、非经济部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氮磷肥处理相比,增施商品有机肥油菜籽产量可提高5.4%~19.4%,增产184~665 kg/hm2;角壳产量增幅为7.2%~19.2%,增产168~449 kg/hm2;茎秆产量增幅为4.3%~22.1%,增产176~914 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年增量为0.8~1.3 g/kg,部分土壤速效和全量养分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结论]施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30000kg/hm2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产量达到较高水平(9250kg/hm2),在此基础上增施75kg/hm2尿素作分蘖肥效果更好,均与单施化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施用沼肥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于2016-2019年小麦生长季进行小麦品种泰科麦33的田间播种量试验,2016-2017年播种量为75 kg/hm2(SA1)、150 kg/hm2(SA2)、225 kg/hm2(SA3)、300 kg/hm2(SA4)、375 kg/hm2(SA5)5个水平,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小麦生长季调...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东部连续两年进行燕麦种植试验,研究行距与播量对休眠燕麦物候期、地上、地下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7年各处理中,行距为1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为1520.1kg/hm2、、688.9 kg/hm2,具有较大优势。2008年,各处理中,行距为2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地下生物产量分别为3200.2kg/hm2、、2773.6kg /hm2,籽粒产量为1400.0 kg/hm2,具有较大优势。收获后,2007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21.7%-68.1%,其中A1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高;2008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39.6%-79.9%,A2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大,为79.9%。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燕麦产量及植被覆盖度均有影响,根据降水情况,A1B2,A2B2处理在产量和防风蚀方面具较大优势。初步表明燕麦在当地条件下可正常生长,其根茬可以起到防风蚀、改善当地生态条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小麦氮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氮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氮肥价格,科学制订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为178.5~189.9 kg/hm2,最佳产量为6 900~7 350 kg/hm2;氮肥最大用量为208.5~228 kg/hm2,小麦最大产量为7 050~7 500 kg/hm2。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1∶0.4∶0.4的比例,制订了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施用氮肥(以纯N计)180 kg/hm2、磷肥(以纯P2O5计)72 kg/hm2、钾肥(以纯K2O计)72 kg/hm2,目标产量7 12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2009年农六师一〇三团种植冬小麦1316.67hm2,平均产量6600kg/hm2,最高产量7330kg/hm2,现以奎屯5号为例,将冬小麦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土地准备1.1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上等,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质地中等,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杂草少的土壤最佳。有机质含量12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6mg/kg,灌溉良好,前茬以不安排重茬为宜,重茬不宜超过2-3年。  相似文献   

20.
上林县超级稻“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上林县超级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方.2008年在上林县三里镇双吴村进行了超级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氮、磷、钾配施,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大施肥量为N215.9kg/hm2,P2O5 99.3kg/hm2,K2O 235.1kg/hm2,超级稻最高产量为8 990.9kg/h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76.4kg/hm2,P2O568.1kg/hm2,K2O 132.3kg/hm2.水稻最佳产量为8 715.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