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黔江区甘薯生产水平,满足甘薯加工企业对高淀粉甘薯原材料的需求,本文就黔江区优质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作简略介绍,旨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导读:紫甘薯是一款时下流行的保健食品,备受大众青睐,市场开发前景良好。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种植甘薯的模式还比较粗放,单位面积甘薯产量不高。为了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经过2年的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天津地区的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整地作垄、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水果型甘薯‘苏薯13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3号’是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文章主要阐述‘苏薯13号’在南京市六合区的种植表现,并总结出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地瓜,属甘薯属甘薯种的蔓生草本植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市场对红薯的需求逐步增加。红薯块根富含淀粉13%~33%、糖分2%~4%、蛋白质2%和多种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硫胺素和抗坏血酸等),是粮食、果蔬兼用的营养食品。本文阐述了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立足西北半干旱山区光热自然资源优势,在甘肃省武山县半干旱山地(1500~1800m)进行全膜双垄沟覆膜,通过前期架豆垄沟点播种植,后期甘薯垄面定植栽培技术实践,总结了架豆套种甘薯高效栽培模式.结果 表明:该模式每667m2实现架豆平均产量达2500 kg,每667m2甘薯平均产量达1800 kg,商品薯率在84%以上,丰富了高原夏菜供应类型,该模式实现了高产、稳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6.
红薯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本文从选地、耕作与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薯栽培技术,以期为红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北省甘薯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造成的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和效益降低等现象,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甘薯种质资源,坚持数年开展田间种植观察、鉴定及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工作,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且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品种——石甘薯1号。植株呈匍匐状,生长势中等,抗蔓割病、根腐病、黑斑病,薯块下膨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白色,平均667 m2产量2 239.4 kg。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定植方法、草害防治、肥水管理、控旺促根、病虫害防治、科学收获等7项措施,有力保障了石甘薯1号的高产、优质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享誉全国的“八大名椒”之一——宁化牛角椒的品牌优势,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朝天椒干品的旺盛需求,同时提高山区土地的利用效率,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宁化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闽西山区独特地质环境的朝天椒套种甘薯栽培技术。通过利用打顶矮化、双株密植、套种甘薯等技术,对朝天椒的栽培方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朝天椒的优质、高产,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贵州鲜食甘薯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云  黄团  宋吉轩 《北方园艺》2010,(19):28-30
为探索贵州省生产上鲜食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不同品种、不同的施肥比例、不同栽培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凯里红苕的产量排第二,但是中薯比例最大,其鲜食价值更高;采用N 4 kg、P 2 kg、K 4 kg、Ca 1 kg的配比产量较高,适当增施钾肥可提高块根产量,适当施用钙肥可以增强甘薯植株对逆境的抵抗力;在肥力中等的田块,栽培凯里红苕以4 000株/667 m2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石家庄地区春甘薯—秋白菜生产中品种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充分发挥甘薯节水抗旱、营养均衡、祛病保健,白菜营养丰富、品质柔嫩、口味颇佳的独特优势,特编写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的基础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以及春甘薯栽培、秋白菜复种的技术要点。确保了每667 m^2春甘薯产量在2000 kg以上,大白菜产量在4000 kg以上,每667 m^2种植效益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元。为种植春甘薯、秋白菜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红安苕”种薯资源评价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安苕"种薯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安苕"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摘要:甘薯的食用口感主要分为质地和香甜程度两大方面,为明确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因子,对近10 年国内有关甘薯食用品质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探究营养成分及含量、贮藏环境、生物酶、栽培 技术等因素与甘薯食用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淀粉含量、种类、颗粒、可溶性糖含量、烹饪温度等 要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佳琳  宋聚红  王海山 《蔬菜》2023,(11):76-78
为进一步提升北方甘薯栽培种植效益,结合菜用甘薯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总结了适宜北方地区的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露地种植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效益在10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4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清洁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茎尖采摘批次、茎尖产量、市场认可度、食用口感、清洁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两个菜用甘薯品种BC04,BC03可作为郧县城区乃至十堰地区新兴蔬菜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以丰富市民“菜篮子”,满足市民对蔬菜食品安全和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早收栽培情况下,心香甘薯延后收获的薯块膨大增重动态,开展了早收栽培下,心香甘薯延后收获的分期掘薯观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心香甘薯不但结薯早、前期薯块膨大快,而且后期薯块膨大增重比例也相当高,心香在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王一鸣  缪鑫  陈娟  宋锐  付伟  林熊  唐建 《蔬菜》2023,(1):10-12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薯“内17-71”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扦插方式及栽培密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扦插方式(正插3、5、7节和倒插3、5、7节)及不同株距(17、20、25、33、50 cm)对“内17-71”藤叶和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正插或倒插处理,藤叶667m2产量均随扦插节位的增多而增加,其中正插5节、正插7节处理较高,分别为1 840.03、2 539.05 kg;且其薯块667 m2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 840.92、1 987.66 kg。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藤叶和薯块667 m2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大中薯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株距25、20、17cm处理的薯块667m2产量分别为1 967.65、2 164.97、2 045.47 kg,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种植成本及市场对大中薯的需求变化等因素,紫薯“内17-71”的栽培方式以株距20~25 cm、行距100 cm,正插5~7节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浙薯132甘薯早收栽培时的生长动态,并为其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开展了早收栽培下浙薯132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薯132结薯早,单株结薯数5.2~6.0个,前期薯块膨大快,食味好,适宜作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河北省甜樱桃产业的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介绍了昌黎果树研究所在甜樱桃领域开展的新品种培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