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记述了腾岛螨科新腾岛螨属一新种--云南新腾岛螨(Neoteneriffiola yunnanensis sp.nov).编制了新腾岛螨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腾岛螨科新腾岛螨属一新种——云南新腾岛螨(Neoteneriffiolayunnanensissp.nov).编制了新腾岛螨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羟甲香豆素微乳的杀螨活性和临床应用效果,以自然感染痒螨的家兔为试验动物,通过离体、在体杀螨试验,观察不同时间螨虫的死亡数、死亡率和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离体试验结果表明, 9.00 g/L 羟甲香豆素微乳在7.50 min开始出现螨虫死亡,在45.00 min内杀死所有螨;4.50、2.30、1.10和 0.60 g/L 羟甲香豆素微乳杀螨时间分别为85、90、110、130 min,4.50、2.30 g/L羟甲香豆素微乳比5 g/L阿维菌素杀螨时间短(P<0.05);1.10、0.60 g/L羟甲香豆素微乳与阿维菌素杀螨时间基本一致(P>0.05);羟甲香豆素微乳各剂量组杀螨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其LC50为77.08 g/L,LC50的95%可信限为67.59~87.03 g/L,毒力回归曲线为y= 115.56x +0.13;螨虫的死亡率与羟甲香豆素微乳的质量浓度有显著相关性(r=0.933 7,P<0.01),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螨毒性较强、作用较快。在体试验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家兔螨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农螨种类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2~1995 年对云南省32个地州(市)县海拔从320~3250m地区进行了农螨种类调查研究,共采集螨类标本453份。经鉴定共有15个科,35属,7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一个,新种3个,云南新记录33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农业大学昆虫系和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是油蒿根部钻蛀性害虫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和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解决其人工繁殖、贮存和运输问题,对麦蒲螨在不同寄主上的发育情况、低温条件下贮存的可行性以及在不同时间被剥离寄主后的产出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麦蒲螨膨腹体显示出前期快速膨大,后期基本不变的增长规律;确定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幼虫和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经-20 ℃冷冻24 h后,适宜作为麦蒲螨繁殖的替代寄主;初步明确在(26±1) ℃、RH为40%条件下,麦蒲螨发育5 d后的膨腹体在经过10 ℃低温长时间贮存和被剥离寄主后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获得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亚致死浓度LC10、LC30后分别处理二斑叶螨,分析60 h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乙唑螨腈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体内CarE、GSTs和MFO的活性均产生诱导,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诱导增强。其中CarE的LC10、LC30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24 h,分别是对照的1.46、1.85倍,GSTs与MFO经LC30处理后于12 h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24、1.51倍,经LC10处理后最大值出现于24 h、36 h,分别是对照的1.26、1.61倍,3种解毒酶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动力学参数方面,CarE的KM值显著减小,Vmax值显著增大,而GSTs和MFOs的KM值均增大,Vmax均减小,说明三者皆参与了代谢乙唑螨腈,但CarE起主导作用。因此,药剂使用时建议加入抑制CarE活性的助剂,或与抑制CarE活性的药剂混用,以提高乙唑螨腈的使用寿命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7 羟基 4 甲基香豆素(羟甲香豆素)的杀螨活性,以羟甲香豆素为原料,设计合成8种羟甲香豆素衍生物,通过H NMR和13C NMR数据分析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体外杀螨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 g/L的3,6,8 三溴 7 羟基 4 甲基香豆素、8 乙酰基 7 羟基 4 甲基香豆素、7 (4 氯苄氧基) 4 甲基香豆素和7 乙酰氧基 4 甲基香豆素在24 h的致螨死亡率分别为100%、73.0%、68.3%和66.2%,与羟甲香豆素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质量浓度为0.5 g/L的7 苯乙氧基 4 甲基香豆素和7 苄氧基 4 甲基香豆素在24 h的致螨死亡率分别为35.5%和34.7%,与羟甲香豆素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结构修饰是研发高活性羟甲香豆素类杀螨药物的可行途径,这对杀螨新药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释放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2年在福建省南平、永安2个受螨害严重的毛竹产区,通过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调节毛竹林益、害螨比例,显著地控制了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Yuan)、竹裂爪螨(S.bambusae Reck)、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竹刺瘿螨(Aculus bambusae Kuang)等毛竹害螨的种群增长,控制效果分别达84.00%、99.37%、100.00%、100.00%;与对照区比较,以螨治螨生防区的捕食螨总量增加了73.45%(释放后1个月)和12.18%(释放后2个月);毛竹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植绥螨属一新种——云南植绥螨Phytoseius yunnanensis sp.nov.进行详细描记,并附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雌成螨应对热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截形叶螨雌成螨热胁迫后共检测到17 577个差异基因,其中12 831个上调,4 746个下调。GO功能富集发现,雌成螨热胁迫后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过程、催化活性和细胞,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和溶酶体等。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筛选出与高温存在关联的抗氧化酶和热激蛋白等基因。采用RT-qPCR技术检测这些基因在截形叶螨雌成螨上的表达特征,发现17条基因的上下调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为后续深入研究截形叶螨与热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采自云南省富宁县的苹果属一新种—富宁林檎(Malus funingensis sp.nov)进行详细描记,并附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我国葡萄孢属(Botrvtis)的三个国内新记录种,即大蒜盲种葡萄孢B.Porri,葱鳞葡萄B.squamosa和球精葡萄孢B.sphaerosperma,每种均有描述和附图,标本及菌株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室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梨孢属(Pyricularia)在莎草科(Cyperaceae)上的一个新记录种希氏梨孢(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和新记录变种希氏梨孢浦那变种(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var,ponsnsis Thirum,Kulkarai&Patel),以及姜科上的二个已知种闭鞘姜梨孢(Pyriculariacosti(Sawada)Ito)和姜梨孢(Pyricularia zingiberi Nishikado)的新分布和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林木真菌病害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云南林木真菌病害23种,其中:国内新记录4种,云南省内新记录11种,云南省内已知种新分布8种.前者有描述,其余以名录列后,拟供植保和植检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蚕豆枯萎病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1999年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蚕豆枯萎病从秋苗即开始发病,有苗期和成株期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曲线呈双峰型曲线。第1个发病高峰期,从10月5日~12月5日,持续约55~60 d,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逻辑斯蒂增长期和衰退期。第2个发病高峰期,从2月5日~15日开始,到蚕豆收获,持续约45~55 d,该期没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和衰退期。影响流行时间动态的主要因素有:蚕豆遭受冻害的时间与程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平面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平面分为7个区,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为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6种丝孢菌,其中云南假绒落菌Pseudospiropes yunnanensis为新种;拟树生霉属Dendryphiopsis, 小鼻枝霉属Rhinocladiella为中国新记录属;扫状瓶霉Phialophora fastigiata, 杆状钉孢霉Passalora bacilligera, 刺绒落菌Spiropes echidnois为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提供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研究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8.
大孢指疫霉三个新变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可区分为3个变种,即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S.macrospora var.oryzae var.nov.,大孢指疫霉小麦变种S.macrospora var.triticina var.nov.和大孢指疫霉玉蜀黍变种S.macrospora var.maydis var.nov.,新变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及形态图,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