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研究了稻草、食用菌下脚料、鲜鸡粪等有机物料堆肥对温室土壤环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堆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温室内CO2浓度,促进土壤微生物增殖和土壤养分的增加,从而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但对果实品质的改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为原料,经高温发酵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AMCC100001)制剂,制成有机肥施入土壤中,同时以纯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对油菜生长状况以及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中等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渣有机肥有效促进了油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显著改善了油菜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二氧化碳(CO2)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冬春大棚蔬菜生产需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致使棚内CO2匮乏,既影响产量,又降低了产品质量。因此,抓好冬春棚室蔬菜CO2气肥的调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实用新技术。1施放CO2气肥的作用1.1增产大棚蔬菜生长期所需CO2浓度一般为1000mg/kg,而在日出后闭棚条件下CO2浓度则为85~200mg/kg。在此浓度下作物每天忍受1小时,7天后则表现根弱、苗瘦、花芽分化减弱。此时追施CO2气  相似文献   

4.
以双孢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发酵菌、蔗糖和尿素的添加量,测定分析不同处理菌渣发酵后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EC)值及pH;不同处理发酵菌渣按照2∶1的体积比与蛭石混配后栽培黄瓜,以草炭和蛭石2∶1的体积比为对照,测量分析黄瓜的株高、糖含量和产量,以期探索菌渣发酵添加物的合理配比.结果 表明:1000 kg菌渣加入8 kg麦麸发酵菌、6 kg蔗糖、6 kg尿素,经过20~25 d后能够充分发酵,发酵后的菌渣基质理化性质符合作物栽培的要求,用于黄瓜栽培,其生长速度、糖度和产量最高,且显著超过了对照.  相似文献   

5.
棚室栽培中CO2施肥技术及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对密闭的棚室栽培中,作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棚室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下降,常常造成CO2不足,限制光合作用,制约作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已成为提高棚室蔬菜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日光温室等棚室蔬菜生产中,利用田间试验进行沼气资源立体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沼气资源立体施肥后,温室内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温室,增幅为68%~88%,土壤的孔隙度、容重等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提高蔬菜产量23.6%,降低蔬菜中的各种残留,蔬菜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许申平  曾兰婷  叶庆生 《园艺学报》2015,42(8):1599-1605
研究了长期(240 d)增施CO2(800 ± 50)μmol ? mol-1和大气CO2浓度约400 μmol ? mol-1(对照)对蝴蝶兰‘内山姑娘’净CO2吸收速率、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属CAM植物类型,叶片净CO2吸收速率在22:00左右达到最大值,可滴定酸的积累在6:00左右达到顶峰。增施CO2显著提高蝴蝶兰夜间的净CO2吸收速率,并达到对照的两倍,可滴定酸的积累比对照增加44%。蝴蝶兰生物量的积累在增施CO2条件下也显著增加,植株干样和鲜样质量分别增加31%和28%。此外,增施CO2使蝴蝶兰的花期提前了5.4 d,提高了蝴蝶兰的产量和花部品质,其中花朵数比对照增加了66%。  相似文献   

8.
沼渣培育蘑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利用沼渣和稻草培育蘑菇同普通的牛粪、稻草培育蘑菇进行试验对比 ,探讨实施“猪—沼—菇”高效农业模式 ,为赣南可持续农业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于都县贡江镇的生态农业示范园长岭村 ,有 1 0户参与试验 ,试验时间为1 999年 8月~ 2 0 0 1年底。1 .1供试材料 菌种为赣州市食用菌推广中心培育的Agi2 76 9菌株 ,充分发酵后的沼渣、优质晚稻稻草、牛粪及石膏粉、饼肥、石灰。1 .2试验处理 A .4 6 .5%人畜粪秸秆沼渣、50 %稻草、0 .5%饼肥、2 %石膏粉、1 %石灰 ;B .4 6 .5%纯畜粪沼渣、50 %稻草、0 .5%饼肥…  相似文献   

9.
开展基于金针菇菌渣的不同双孢蘑菇培养料配方及发酵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和稻草的混合配方的产量均高于常规稻草和纯菌渣配方,其中以金针菇菌渣和稻草比为1︰1的配方产量最高,比常规稻草配方增产19.7%。金针菇菌渣在经过二次发酵后能直接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由于菌渣持水能力弱、易失水,需注意调节和保持合适的基料含水量,以获得稳定、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设施蔬菜生产是相对密闭栽培场所,早晨日出半小时后CO2浓度约为100×10,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浓度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设施蔬菜作物生长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行CO2施肥后大幅度提高了设施蔬菜产量,改善了蔬菜品质,增加了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也常出现增产幅度小,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为此,我们总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研究出设施蔬菜CO2配套施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荆门地区秋季推广种植的甘蓝新品种,对中国农科院新选育的23个结球甘蓝品种(系)进行了观察试种。结果表明:圆球形甘蓝23-4和23-22产量较对照高出20%以上;扁圆形甘蓝23-15和23-8产量较对照高出40%以上;这4个甘蓝品种(系),生长势旺盛、产量高、抗逆性强、78~86 d成熟、采收期长,适宜进一步扩大栽培,可优先推广使用。其他参试甘蓝品种(系)有待进一步观察试种。  相似文献   

12.
菌渣和牛粪发酵转化基质对茄子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渣和牛粪为主要原料,采用专用发酵菌剂无害化处理木腐菌菌渣和牛粪,制备成发酵菌渣和母肥,再用母肥、发酵菌渣、草炭制成不同质量配比的育苗基质,以草炭为对照,通过对出芽率、苗高、幼苗鲜质量、根冠比等指标测定分析,得出母肥+草炭+发酵菌渣的配方育苗效果均优于纯草炭基质,其中20%母肥+50%发酵菌渣+30%草炭土的配方育苗效果最好,茄子出芽率达100%,播种后20 d调查,茄子平均株高4.02 cm,平均叶面积1.78 cm2,平均单株鲜质量0.28 g,平均叶茎鲜质量0.26 g,平均根部鲜质量0.02 g,在出芽率、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平均苗鲜质量、平均根鲜质量等指标上匀优于其他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该配方70%替代草炭是可行的,且育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以香菇、平菇、双孢菇和金针菇4种菌渣为试材,对菌渣进行发酵并测定其发酵后理化性质;将4种发酵菌渣分别与蛭石按2∶1的体积比混配,以草炭为对照,进行黄瓜栽培,测定了黄瓜定植后20 d的株高、产品糖度和产量,以期降低蔬菜无土栽培成本,找到适宜的草炭替代品,提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副产品菌渣的有效利用率。结果表明:4种发酵菌渣的物理性质符合无土栽培基质的要求,pH呈微碱性,EC值稍高,均在无土栽培基质要求的范围内。4种发酵菌渣基质栽培黄瓜效果较好,株高、糖度和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平菇发酵菌渣栽培效果最好,株高、糖度和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平菇发酵料达标的基础上,应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拌料,并在幼菇期喷施,鲜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1.6%和12.75%,而且菇体品质得到改善。为解决长期以来发酵料栽培平菇存在的原料干物质消耗导致的产量低、菇体品质变差等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考察层架空间位置、菌渣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草菇生产的影响,还研究了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pH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菌阶段,不同层架上草菇培养料的温度相近;出菇阶段,层架自下而上料温升高;草菇产量也随层架自下而上逐渐提高。利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草菇,以含水量68.5%的未发酵菌渣产量最高。刺芹侧耳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在前3 d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pH在前3 d变化幅度较大,先降后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但明显低于未发酵菌渣。  相似文献   

16.
氨气和硫化氢的挥发是堆肥发酵过程中,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鸡粪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通过添加填充料,调节堆料C/N值,有效控制堆肥发酵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结果表明:堆肥中添加填充料能缩短发酵脱臭的时间,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损失,与对照处理相比,糠醛渣可减少氮素损失达18.3%以上;同时添加填充料能有效降低硫化氢的释放浓度,菌渣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冷藏苗为试材,研究了草莓设施大棚栽培中单纯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对照)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不同种类有机肥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发现,施用虾肽肥可显著影响草莓的生长和单产;施用菌渣肥可明显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1)
以棉子壳、杂木屑、稻草粉、甘蔗渣为主要原料组成7组配方,以常用配方①为对照开展栽培秀珍菇试验。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棉子壳和稻草粉组成的配方④,菌丝生长最快达6.53 mm/d,50 kg培养料的平均产量最高为35.23 kg。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业有机废料发酵基质栽培番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有效地克服土壤连作障碍,以宁夏地区主要的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牛粪、鸡粪、沼渣、菇渣为主要原料进行番茄无土栽培基质发酵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发酵基质pH、EC表现为收获后较栽培前有上升的趋势;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表现为收获后较栽培前有显著下降的趋势。黄牛粪:玉米秸:鸡粪=2:2:1、黄牛粪:苜蓿=2:1、玉米秸:鸡粪=2:1、菇渣:黄牛粪:鸡粪=1:2:1进行无土栽培番茄生长较为健壮,综合品质较优,产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以秸秆为基料,利用秸秆分解产生的CO2作气肥来养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池藕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解决了荒岭薄地种植作物困难的问题。作物秸秆养藕的关键技术为秸秆发酵处理、藕池底部处理、CO2发生池的建造以及作物秸秆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