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林业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太原市的民营林业开始发展起来。据统计,造林在34hm2以上的大户近100户,经营面积近1万hm2。民营林业经过20年的发展由弱变强,形成了国有林业、集体林业、民营林业三大体系。民营林业在林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在造林完成中民营林业所占的比例上世纪80年代为2%,现在达到90%以上。民营林业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到2002年已达到5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民营林业的发展,已成为太原林业中一支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真正开…  相似文献   

2.
民营林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动力机制,是推动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柱性力量,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如何才能加快民营林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急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笔者深入长治市各县对民营林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1民营林业发展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户包经营成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林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相继出现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家庭托管等…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省民营林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十五”期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民营林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造林新机制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泽州县为了深化林业改革。活化林业机制,消灭“无主山”,不造“无主林”,通过政策优惠、舆论引导、多方扶持等多种办法,积极鼓励支持发展民营林业,如今方兴未艾的民营林业充满了勃勃生机,呈现出多形式、多元化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阳城县民营林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理性思考了其发展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营林业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有利于今后民营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点治理区域,改革“一大二公”的营林体制,放手发展民营林业,是新形势下实现全社会办林业、解放林业生产力、加快全省造林绿化步伐、完成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民营林业顺应潮流,雏形凸现,意义深远山西省民营林业主要是私有林,其中包括个人所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和租赁等形式。据初步调查,全省私有林面积40.17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2.2%。其中,生态林17.2万公顷,占42.9%;经济林22.93万公顷,占57.1%。总结全省民营林业建设经验,重新确定山…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认真总结我省民营林业发展的经验,省林业局组织实施了“行万里燕赵山路,访百家民营林人”专题调研活动。在对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地民营林大户的走访中发现,民营林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全省林业发展最具活力和最有潜力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王文德 《山西林业》2001,(6):1-4,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在林业生态建设领域 ,一场新的、影响更为深刻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农村开始出现 ,这就是以私有林为主的民营林业。去年以来 ,我们对全省 30多个民营林业发展较快的县进行了实地调查 ,走访了部分民营林业主。总的印象是 ,民营林业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已经在当地引起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这一新生事物正在迅猛发展 ,成为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匹快马。1 雏形凸现、影响深远的民营林业山西的民营林业主要包括个人所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民营林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山区群众和造林大户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因观念陈旧、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和配套政策不落实等因素,全省民营林业仍存在着规模小、所占比重低、运作不规范、税费负担重和再生产资金缺乏等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林业的长足发展。民营林业是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重要内容。要使民营林业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应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丽君 《河南林业科技》2003,23(4):27-27,29
民营林业近年来在我省广大农村迅猛发展,成为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何继续从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体制与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林业的扶持力度,是我们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我省鲁山县民营林业迅速发展情况提出了客观的背景、数据、建议等。  相似文献   

11.
安远民营林场建设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民营林业成为推动绿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江西省安远县紧紧抓住林权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以林改惠民政策为驱动,大力兴办民营林场,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打造生态安远。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营林业关键在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营林业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民营林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当前关于民营林业的制度创新重点在于: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尊重经营者的自主权,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税费负担,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和生态效益补偿。  相似文献   

13.
民营林业是林业体制创新的新生事物,近年来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的强劲态势,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民营林业机制日趋完善,队伍日益壮大。农村改革孕育了民营林业,也为绿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广大农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农民和有远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调动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开发林业的积极性,促使民营资本向林业领域有序集聚,催生并扶持非公有制林业大户的良性发展,泾县日前出台了《关于规范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山西的林业生态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寻求有效的组织形式,培育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柱性力量,解决林业生态建设过程的动力机制问题。从现阶段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把民营林业作为推动生态建设的支柱性力量加以重视和发展是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把发展民营林业与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目前,全省民营林业大户发展到60多万户,在各项重点林业工程中,由民营林业大户承包完成的占到总任务的48%,全部植树造林面积中民营成分占到近一半,民营林业成为山西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山西省是生态环境形势相对严峻的省份,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的危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增加覆被,大力发展林业,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划分了责任山、自留山,拍卖四荒使用权…  相似文献   

17.
民营林业近年来在山西省广大农村迅猛发展,成为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匹快马。如何继续从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林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山西林业二次创业,使民营林业这匹快马跑得更快,是山西及全国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请看一线传真: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绛县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组织形式,把退耕还林建设与民营林业大户结合起来,实行退耕户委托、民营户承包、专业队治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加快了全县的退耕还林步伐。1998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规模开展了以“四荒”拍卖为主的第二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6万亩宜林“四荒”地被581户农民购买、承包。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有关鼓励民营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费减免、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物质援助等方面予以倾斜,民营林业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县出现了千亩、万亩林业大户50多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民营林业的发…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私有林管理及其对广东民营林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私有林的发展,通过立法明确私有林产权、规范私有林主行为,实行积极的经济和科技扶持政策,使私有林业成为美国的重要产业之一。美国私有林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广东省民营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林业经济》将从 2 0 0 1年起改为月刊 ,这期刊物是本刊最后的一期双月刊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一期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民营经济不断成长 ,其地位从“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领域 ,民营经济正成为地方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期“热点问题”栏目聚焦于“民营林业” ,三篇文章分别追踪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民营林业的发展进程 ,对其发展特点、内外部环境、潜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如作者所言 :“民营林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蕴含着富有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