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远 《福建茶叶》2016,(11):308-309
我国茶叶历经千年还能经久不衰,甚至在时局动乱的明代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茶画作品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各种题材的茶画作品层出不穷,流传下来的名作更是数不胜数。而明代绘画作品又包含着哪些艺术元素呢?本文以明代茶事的概略为出发点,分别从明初期与明中后期的茶事这两点进行简要概述;而后,从明初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明中后期的绘画作品的解析以及茶画中折射的饮茶艺术内涵三个角度对明代绘画作品中蕴含的饮茶观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茶境的选择、煮茶法的变化、茶具以紫砂壶为主,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四个方面论述明代饮茶观景对明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智行 《福建茶叶》2024,(4):187-189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明代文人对饮茶空间的营造和日本室町时代茶室的发展变革。旨在从饮茶环境、空间结构、美学思想三个方面比较中日饮茶空间的营设与审美,从而为中日饮茶空间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史景宵 《福建茶叶》2016,(12):326-32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茶艺文化是传统文化里的一块瑰宝;与茶艺文化一同发展的绘画艺术,反映出我国的茶文化在各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的绘画作品里,有很多都是以茶为题材,在博物馆珍藏的绘画作品中都生动地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饮茶时刻。茶艺文化中我们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也在绘画作品中体会茶艺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从茶艺文化中细细品位绘画艺术带来的视觉之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茶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其意境深远的寓意和丰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无数的人。而随着大家对于饮茶的热爱,关于茶的周边产业也跟着繁盛起来。茶具作为饮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好的茶具不仅能够将茶叶的颜色衬托得更加明亮,也能给整个茶艺活动增加美的享受。众所周知,美术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渲染价值,如果能够将之很好地运用到茶具的工艺之中,无疑会给茶具带来更多的美感。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首先对于茶具的艺术价值做了详细的描述,对美术绘画的作用进行了大体的介绍,最后对美术绘画作品在茶具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希望能够给我国的茶具设计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武立功  王丽 《福建茶叶》2016,(4):355-356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以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即茶画。茶画多以茶事活动为场景进行描绘,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繁荣的茶文化。明代的茶画作品也较丰富,其中吴门茶画极具代表性,吴门地区以茶事活动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较多,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不断碰撞与融合,不仅表现在景观、建筑等物质方面,而且还在绘画、诗歌、书法等精神层面有所呈现。翻阅我国古代传统的绘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反映与茶文化相关的优秀绘画作品不在少数,且以唐宋时期的古画居多。这些作品运用精湛高超的工笔重彩画艺,其工整细密、敷设重色的绘画特色,让广大观者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古代文人雅士、达官贵族等的饮茶文化与习俗。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那些描绘古代茶事活动的古画,不仅蕴含着非凡的艺术价值与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独一无二的宝贵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叶制作工艺和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迎来了茶器变革创新的重要阶段。《遵生八笺》这本书虽为养生巨著,书中却系统记载了明代文人阶层所使用的茶器种类,本文通过整理书中关于茶器的文献内容,探析每件茶具的用途与存在价值,并建立起茶器的空间布局与瀹饮程序。明代文人阶层对茶器的选择既生动反映着当时的饮茶习俗,也引领着明代饮茶审美的时代潮流,这些丰富多彩的茶器展现了文人们“以茶为本,实用为佳”、“雅玩清赏,追求意趣”、“以具传情,以器鸣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家具发展史上,明式家具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时期的家具不仅具备高度艺术美感,而且具备独特精神气韵,从而被奉为家具美学典范。即便是在今天,这种美感仍然不失魅力所在,其背后包含了我国悠久的文化观念,以及深邃的哲学美学思想。明代时期,饮茶同样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和上流社会的雅事之一,明代饮茶环境和饮茶文化,在明式家具的样式呈现上也得以体现。时至今日,茶室设计者依然可以在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上寻找灵感,以提高现代茶馆的环境品味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征明作为我国明代著名画家与书法家,其作品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征明的绘画风格,需要注意其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征明非常注重茶文化细节,在其绘画风格当中突出地表现为一种精细化的特点,而且也将茶文化中自然和风雅特色展现出来,具有深刻的多元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姚晓燕 《茶叶》2005,31(4):259-261
我国的壁画艺术,源远流长,作品众多,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而中国的茶化同样积淀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的内涵,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修养的一面镜子。两都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许多地方都曾发现与饮茶有关的壁画,从中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饮茶风貌,以及它所反映出的茶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蔡定益 《中国茶叶》2019,(8):62-65,68
明代“开千古茗饮之宗”,在我国饮茶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新的茶文、茶诗层出不穷。明代小说中有大量涉及茶盏的内容,这些茶盏的主流为瓷器,且以白瓷茶盏居多。此外,还有漆器、玉器、玻璃、翡翠、金器、珐琅和竹器等茶盏。本文总结了出现在明代各小说中的茶盏的种类和特征,进而管窥明代特征鲜明的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武立功  丛颖 《福建茶叶》2016,(3):368-369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史。在唐宋时期,茶文化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饮茶成为文人雅士最钟爱的活动。画家们以茶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茶画不仅充分地再现了当时丰富的茶文化活动,也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也享有盛誉。茶文化不仅仅在于饮茶、赏茶,更重要是品味和学习茶文化中的茶精神,茶文化讲求的是"清新静雅"这与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不谋而合。文章介绍了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绘画艺术的特点,并分析了茶文化与绘画意识的关联之处,最后对茶文化与绘画艺术交汇形成的美进行了深入的赏析,以期能对茶文化和绘画艺术更好的交融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人们越发重视饮茶和品茶,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但研究中发现,我国茶文化与古代绘画艺术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茶元素与绘画元素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验到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绘画艺术和茶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对于促使我们更深程度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闫小荣 《福建茶叶》2016,(9):369-370
中国茶文化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碰撞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景观等物质方面,更呈现在书法、绘画、诗歌等精神层面。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茶事活动,用精湛高超的画技,让我们可以从直观上看到古人的饮茶习俗和文化。可以说,那些描绘古代茶事题材的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更有着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爱饮茶,也好饮茶。自古以来,中国人饮茶并非单纯的饮茶,而是追求一种可以得到身心享受的饮茶氛围和饮茶环境。中国茶人对饮茶环境的要求是较为严格的,不仅需要有视觉上的享受,如明月清风、竹林小溪等自然元素,还需要有味觉上的享受,也就是说对茶类的选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另外更是对听觉享受有较高的要求,如背景音乐的选择。在品茶环境中,听觉、视觉与味觉是要统一而融合的,是要协调而一致的,能够互相烘托,相得益彰。其中,对于音乐的选择是显得十分重要,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品茶环境的质量高低。本文就从听觉、视觉以及味觉的统一融合方面,对品茶环境的音乐选择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大众饮茶诉求不断理性、完善,如今茶馆被赋予了更多功能价值,除了基础的饮茶诉求外,同时也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茶馆来说,选择合适的钢琴作品,充分发挥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思维,从而实现茶馆氛围的合理营造。本文拟从茶馆的功能价值与文化特色分析入手,通过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钢琴作品在茶馆背景音乐艺术中具体应用的可行性理解,从而探究茶馆背景音乐艺术中钢琴作品的具体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赵芬 《福建茶叶》2009,31(2):48-49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我国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古朴、华丽和淡雅的历史演变,明代中叶以后尤其是清代,逐渐形成了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为一体的紫砂陶土艺术品,成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而载人史册.……  相似文献   

19.
线条是绘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传统绘画的发展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就包括对绘画线条的认识、构思与造型。在如今这个中西合并的时代,绘画也有融合的趋向,画家应当从中西传统绘画线条的运用中找寻其间的差异,进行对比、思考、去粗取精已达到更高的绘画造诣。中国茶叶从17世纪传入英国以来,迅速在欧洲掀起了一片饮茶风潮,并产生了独特的茶文化,这些茶文化也被许多的画家通过传统绘画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分析中西传统绘画中茶元素的线条运用,能够从同一文化基点上研究不同传统文化的附庸形式的变化,更能增强对中西传统绘画中线条区别与差异的说服性。  相似文献   

20.
唐宋之前,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饮茶都是作为贵族士大夫以礼待客或自身修养心性的文化之事。至宋代,品茶作为四大雅事之一已然成为文人士大夫小众群体的文化活动。明代中后期,饮茶在贵族生活之奢与市井百姓的生活习惯中所承担的角色定位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分层。无论是朝代败亡,抑或是饮茶欲简实奢的现实悖谬,皆可从诸多表象中管窥哲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