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喷灌麦田越冬水热状况及旱冻灾害防御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96 ̄1997年小麦越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喷灌麦田越冬期间0 ̄60cm土壤水分及小麦分蘖节深度处(2cm)土温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土壤冻深的因素。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灌补水时期的确定原则,并首次提出补水量的估算公式。试验证明,早春适时适量喷灌补水是防御旱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永昌县春小麦喷灌节水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昌县独特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采用喷灌和地面常规灌溉对比的方法,对喷灌的节水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了适宜该区的喷灌制度,结果表明:喷灌比地面灌节水1 161.5 m3/hm2,节水率达37.7 %,比地面灌每公顷增产小麦1 095 kg,单方水效益增加了1.39 kg,水产值增加1.81元/m3。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南皮县小麦种植中的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灌溉水用量和肥料施用量,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大田水肥管理试验,在等施肥量下设置常规施肥、喷灌施肥和浇灌施肥3种灌溉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喷灌施肥和浇灌施肥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其中喷灌施肥株高和穗鲜重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1.39%和23.91%。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喷灌和浇灌施肥千粒重提高3.50%~4.70%,产量提高40.82%~43.3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2.22%~91.85%,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常年降水量在500mn左右,多数年份都存在一个40d左右的春旱或秋旱时期,几乎没有降雨。这种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或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持续干旱对作物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需水量较多的西兰花、西芹、圆葱等蔬菜作物,如不及时给水,将减产50%以上,且品质差,达不到等级规格。发展节水喷灌是解除旱灾威胁的有效途径,经过两年蔬菜节水喷灌实践,可以从根本上免除旱灾损失,效果良好,为丰产奠定局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1996~1997小麦越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喷灌麦田越冬期间0~60cm土壤水分及小麦分蘖节(2cm)深度处上温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土壤冻深的因素。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灌补水时期的确定原则,并首次提出补水量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喷灌水量与产量的关系。[方法]在冬小麦不同时期喷灌,探讨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分蘖动态及日耗水量、水分生产率的变化。[结果]各处理返青期到收割期的土壤水分变化最大,各处理拔节期后的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各处理冬小麦的日耗水量在拔节期到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为4.25mm。各处理的冬小麦分蘖大体上都呈"几"字形变化,并验证了小麦分蘖动态与产量的关系。拔节-抽穗和抽穗-扬花期为冬小麦的需水关键期,此时多灌10mm水可提高产量400kg/hm2。产量最高处理的水分生产率为1.98kg/m3,不是最高但最经济。[结论]喷灌条件下需水关键期灌水和灌水量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灌水量相同时拔节-抽穗期灌水更能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甘肃省干旱区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从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根据小麦各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建立了喷灌条件下春小麦田间水分运动模型,并对模型方程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演化,对喷灌条件下水分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得到了适合甘肃自然条件的节水喷灌制度。  相似文献   

8.
申伟 《农村科技》2004,(11):43-43
目前小型喷灌机已在农村广泛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喷灌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系列为主,占70%~80%。近期卷盘式喷灌设施的推广也较快。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喷灌、微喷设备市场潜力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廊坊市为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阐述了小麦喷灌水肥一体化设备建设及其应用、保养措施,并提出品种选择、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灌溉管理、杂草防除、越冬后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等种植要点,以期给小麦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廊坊市为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阐述了小麦喷灌水肥一体化设备建设及其应用、保养措施,并提出品种选择、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灌溉管理、杂草防除、越冬后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等种植要点,以期给小麦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塑料大棚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最佳的灌水方法是膜下多孔管喷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喷灌次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大豆蒙豆12号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的不同生育期进行喷灌处理,研究不同喷灌次数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喷灌次数对大豆生育期、生长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喷灌2~3次可以使成熟期提前4d,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喷灌3次对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增产率达到了89.6%,其余农艺性状也都明显好于其他处理;2次喷灌的影响虽不如3次喷灌,可相对于对照和1次喷灌的农艺性状的影响还是显著的,增产率39.8%;1次喷灌除了产量与对照有差异外,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结果可见大豆喷灌1次对大豆各项指标无较大影响,在整个生育期至少应喷灌2次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喷灌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喷灌均匀度作为衡量喷灌质量的指标,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喷灌均匀度的不可控和可控条件,并考虑不同算法对计算喷灌均匀度的影响,为研究喷灌均匀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园林绿地喷灌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当前绿地喷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及建议,旨在提高园林绿地喷灌系统施工质量,推广绿地喷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垦区(下称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受干旱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需要灌溉;垦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水灌溉;垦区耕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适宜喷灌。垦区,1978年开始引进大型喷灌机进行喷灌,现已发展到拥有大型喷灌机599台,有效灌溉面积8万hm^2。到1996年底,垦区累计喷灌面积30多万hm^2,共增产粮豆15.8万t,经济效益达1.1亿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目前大面积喷灌系统流量计算中遇到的喷灌灌溉制度资料缺乏及在工程运行期间作物种植比例随机变化的问题,提出一套解决办法,使喷灌系统流量计算方法得到很大改善,对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喷灌水分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下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同地面灌相比,喷灌条件下作物根系相对集中于表层,有上移现象,喷灌更适合作物生长需要,可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根长密度不论是在拔节期还是在收获时其最大值总是在20cm深度,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不同灌水处理下根系的衰亡速率出现差异,灌水量大根系的衰亡速率较小,在灌水总量相近的情况下,表层能较长时间保持湿润的处理,其根系衰亡速率要小。总体根系的衰亡主要表现为表层根系的衰亡;在该试验的3个灌溉水平下,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时各处理不同层次的根干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喷灌是先进的灌溉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地、增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丰富的国家,按人口平均占有径流量仅2700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许多城市供水不足,工农业争水矛盾日益尖锐,且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为此,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节能的各种灌水技术势在必行.笔者从1991~1999年推广喷灌面积达2000亩,取得了一定经验.本文提出限额喷灌的概念,介绍限额喷灌系统的节水原理、设计原则及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金东明 《农家致富》2006,(20):22-22
江苏省泗阳县王学军读者来信:我承包了几十亩农田,急需大型的能自走的喷灌设备,请问该类机械哪里有卖?答:江苏省镇江农机公司销售的8YX一4型行走式多功能喷灌机,集行走式近程喷(滴)灌和定位式中远程喷灌的优势于一体,适用于农、林、牧、园艺  相似文献   

20.
ZY-2型喷头水力性能及喷头组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大试区,对ZY-2型喷头组成的半固定式喷灌系统进行了实喷测试。结果表明:在喷头工作压力为298m,喷水量为279m3/h的条件下,组合喷灌强度为0167mm/min,距喷头165m处(最大喷水区)的打击强度为28mm,组合均匀性系数为0858,均符合喷灌技术要求,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喷灌强度及打击强度对不同作物种类、不同生长期的影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研究喷头的组合形式和移动轨迹作先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