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TM影像分析巢湖悬沙分布及其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水体透明度、浑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质及水生生态条件,其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对该区的水下地貌的发展及冲淤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巢湖为例,利用TM影像分析了巢湖泥沙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巢湖泥沙的来源主要是各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并结合流域环境背景分析其原因,为巢湖的航道治理、湖区清淤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巢湖水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谈2000年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中国北方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暴天气 ,其成因主要有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气象因素包括长期干旱、气温高、风速大和不利的天气系统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口剧增、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滥垦滥伐滥牧及开发建设等 ,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 ,导致土地大面积沙化。防治对策是 ,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坚决制止人为破坏 ,大力建设和恢复林草植被等  相似文献   

3.
四川黄河流域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年、2006年现场考察和2005年1:25万TM图像处理、判读研究获得的信息,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论述了四川黄河流域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中,地质因素和气候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导致草地沙化的主要内动力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则是其主要的外动力影响因素。人为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草地超载放牧,其次开垦、樵采中药、开矿等。人为因素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加速了该地区草地退化和沙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6种影响因子在土地盐渍化过程的相对影响力大小。结果表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过程。土壤含盐量与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排序0—10cm层为:地下水埋深最近排水渠距离高程最近灌溉水渠距离最近湖岸距离地下水矿化度;10—30cm层为:地下水埋深最近湖岸距离最近排水渠距离高程最近灌溉水渠距离地下水矿化度;30—50cm层:最近灌水渠距离地下水埋深最近排水渠距离地下水矿化度最近湖岸距离高程。在3个不同土层深度上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的影响力不同,土壤盐渍化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耕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人类的生存,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使用于田县1979-200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气象资料,选取15个人为和自然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于田县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总人口变化贡献率最大,而自然因素影响不大.虽然气候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不大,但耕地面积变化对气候有一定影响.随着于田耕地面积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于田县年蒸发量和年均风速减小,进而改善于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实验数据,用数理统计法对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研究区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黄土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力学性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灾害以中、小型为主,崩落范围为5~15 m;黄土崩塌的坡高集中在15~40m,坡度集中在58°~906;潜在黄土崩塌的坡高集中在10~38m,坡度集中在48°~90°.结果认为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的促发因素为降水、泉水、地震和人类活动,提出了黄土崩塌灾害的防治原则及其适宜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治理该区黄土崩塌灾害提供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随着流域内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点源污染改善的同时,来自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的非点源污染成为巢湖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当前控制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史德明  韦启璠  梁音 《土壤》1996,28(3):140-144,164
本文首先对土壤退化的涵义作了概要介绍,并根据土壤退化不同成因,将之区分为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和受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双重影响的两种土壤退化类型;文中就土体构型变化、养分循环失衡、理化性质劣化和逆向发育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侵蚀土壤退化的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细沟形态特殊变化的原因,解释土体构型影响细沟形态发育的机理。设计单一红土层(H)、单一砂土层(S)、上红下砂层状土层(HS)3种土体构型、不同径流量(低径流量3 L/min、高径流量6 L/min)和不同坡度(中坡20°、陡坡40°)的室内模拟细沟冲刷试验。结果表明:H处理下,细沟形态更多向“V”形和“U”形发育;S处理下,细沟沟道发育过程中短暂形成上窄下宽的深宽梯形断面后,完全崩塌;HS处理下,细沟形态能发育为梯形断面,且能继续扩大发育。与H和S相比,HS陡坡(40°)处理下沟岸崩塌更加频繁且单次大质量崩塌更多。HS陡坡(40°)处理下沟岸崩塌发生21次,其中,单次崩塌量>1 kg的占比为63%。HS与H和S相比,雷诺数(Re)和弗罗德数(Fr)的波动更剧烈,更有利于梯形断面形成。与H、S相比,HS沟壁崩塌发生时,上层红土层含水量最低为0.31 cm3/cm3,抗剪强度最高为178 kPa;而下层砂土层含水量较高(0.33 cm3/cm3),抗剪强度最小为54 kPa。上红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高水位运行期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8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有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工程实施所引起局地温度、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水库高水位运行对库周的影响:①年均气温略升高,其中冬、夏季升高,秋季降低,春季变化不大;②年最高气温降1.0℃,最低气温升1.4℃左右;③湿度明显增大。(2)世行项目实施的影响:①夏半年气温降低、冬半年升高、年较差减小;②极端最高气温降低、出现时间延后;③湿度增大。(3)简述了评价气候效应的3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