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飞播牧草的基本情况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从1980年开展飞播牧草以来,全省飞播牧草累计实播面积188047亩,有苗面积158954亩,有苗面积率为 84.52%。飞播牧草分布在我省6个地(州、市)的9个县。即毕节地区两个县128030亩,六盘水市两个县22000亩,黔南州一个县8000亩,黔东南州两个县13217亩,铜仁地区一个县4800亩,遵义地区一个县12000亩。飞播牧草分布  相似文献   

2.
贵州威宁县是我国南方飞播牧草最早的县之一,自1980年以来,累计飞播面积达85000亩,在飞播改良南方草山草坡中先行了一步。本文就该县飞播成功的基本条件作了介绍,现予发表,以供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牧草飞播的地区和人员参考,并垦切希望读者针对这方面的情况广泛展开讨论,献计献策,以使牧草飞播不断合理化、完善化。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一九九三年飞播牧草技术工作总结邹华,王湘国,石凡涛(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1)1982年以来,我省在农牧渔业部及西北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飞播牧草工作。飞播工作由点到面,规模逐渐扩大,累计飞播牧草面积51.5万余亩,占全省人工草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4.
辛有俊 《青海草业》2001,10(4):12-15
"九五"飞播牧草联查表明,飞播牧草工作已成为西北五省(区)人工种草、退化草地改良及生态环境治理中最为迅速有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作者建议将飞播牧草工作列入国家计划,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5.
飞播牧草是一项大面积,高速度、高效益治理退化草场,建立半人工草地的实用技术,翁牛特旗从1984年至1996年,累计飞播牧草7.2万公顷,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飞播半人工草地,飞播草地植被盖度由播前的10-30%提高到60-85%,牧草产量由播前的450公斤/公顷提高到25625公斤/公顷。十年来累计开放利用飞播草地17.36万公顷,增产优质牧草3.78亿公斤。第一性生产效益达3780万元,投入产出比计较1:5.25。该旗通过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飞播牧草专项基金。加快了飞播草地建设速度,最好年份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322%;同时,通过飞播草地有偿承包、配套建设、建设家庭牧场,使飞播草地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飞播草地建设高速度,利用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多年来沙地飞播牧草的实践,总结出了适宜科尔沁沙地飞播牧草的具体技术措施。通过典型例证,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沙地飞播种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飞播牧草工作的省区。从1979年开始飞播试验到1986年底,有一半以上的旗县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牧草的面积累计已达35.42万公顷,并  相似文献   

8.
飞播牧草是一项大面积、高速度、高效益治理退化草场,建立半人工草地的实用技术。翁牛特旗从1984年至1996年,累计飞播牧草7.2万公顷,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飞播半人工草地,飞播草地植被盖度由播前的10—30%提高到60—85%,牧草产量由播前的450公斤/公顷提高到2625公斤/公顷。十年来累计开放利用飞播草地17.36万公顷,增产优质牧草3.78亿公斤,第一性生产效益达378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5.25。该旗通过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飞播牧草专项基金,加快了飞播草地建设速度,最好年份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322%;同时,通过飞播草地有偿承包、配套建设、建设家庭牧场,使飞播草地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飞播草地建设高速度,利用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国家农牧渔业部主持的全国飞播牧草现场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10月28—11月3日在海南岛通什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60多人,这次会议由农牧渔业部畜牧局草原处长李毓堂同志主持,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许士鉴同志、广东省畜牧局局长李学德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从事飞播牧草工作的专家和科技人员27人在会上介绍了飞播牧草的典型经验,会上还交流了95份典型材料,放映了10多部有关飞播牧草的电视录像片。  相似文献   

10.
共和、刚察两县飞播牧草工作总结石凡涛(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8)飞播牧草是治理大面积沙化、退化草地、_改良天然草地和建立人工草地的重要手段之一。1982年以来,在农牧渔业部及西北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截止199。年,全省飞播牧草面积已达57.59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定点取样调查方法,对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技术应用之后,一些已经消失的优良牧草重新生长,毒草、杂草大幅下降,退化草场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风沙地区飞播沙打旺草地密度与产草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省飞机播种牧草始于1981年,十年来飞播沙打旺牧草44.7万亩,累计成草面积38.9万亩,成苗面积率87%,保存面积42.1万亩,占总飞播面积98%。飞播牧草的成功,建立起大面积的高产优质飞播草场,不仅取得了大面积治理“三化”草场的显著效果,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草地生产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开辟了种草养畜的致富门路。同时在绿化国土,保持水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自1982年飞播牧草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杜会效益。本文就飞播牧草的关键做法诸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及掌握技术规范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4.
飞播牧草是模拟牧草天然生长、发育、繁衍、更新的特性,稍加农艺措施(地面处理),利用飞机进行大面积播种牧草的一种方法。飞播牧草利用降雨季节大面积播种,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落种均匀、效果好等优点,是加快草场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若尔盖沙化草地飞播牧草的实践,对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在播前准备、飞播的安全管理、飞播作业以及现场质量检查等飞播种草治沙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便为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据1990年8月在青海召开的全国飞播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现场经验交流会统计:我国飞播牧草事业从1979年起步,已发展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多个县旗,到1989年全国飞播牧草总面积为1 905.32万亩,其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若尔盖沙化草地飞播牧草的实践,对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在播前准备、飞播的安全管理、飞播作业以及现场质量检查等飞播种草治沙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便为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豆科牧草根瘤菌大面积应用13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以来,筛选出了几十种豆科牧草根瘤菌菌种,并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建立了根瘤 菌剂生产基地,在全国飞播牧草区大面积推广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1993年累计接种面积为70万公顷。接种根瘤菌提高了飞播牧草的成苗率,促进了共生固氮,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为我国豆科牧草人工草地的建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15年飞播牧草效益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拉善左旗15年飞播牧草累计面积为6.862万hm^2,实播面积为6.529万hm^2,1995年10月调查,保存面积为4.819万hm^2,保存面积率为73.81%。15年来飞播区植被盖度提高了16.32倍,有苗面积率提高了24.47倍,牧草产量提高了28.07倍。第一性生产产值和第二性生产产值分别是飞播总投资的5.45倍和5.5倍,飞播牧草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新疆于1984年夏初、冬初,先后用七架飞机在伊宁、霍城、特克斯、尼勒克、新源、巩留、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富蕴、木垒哈萨克、奇台、阜康、呼图壁、乌鲁木齐等共计四个地州中的十六个县、市进行了牧草飞播,总面积达24.6万亩。新疆是1980年开始飞播牧草工作的,至目前在半荒漠区及中山草甸区的飞播牧草中已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1984年在播前做了充分的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