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引言新疆居于欧亚大陆的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地貌区,总的特点是,高耸宽大的山脉与广阔的盆地相间排列,由南至北为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横亘中部,将新疆分为两部分(即南疆和北疆)。山地的地势相差悬殊,昆仑山乔戈里峰海拔8611m,为世界第二高峰,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为-154m,是中国大陆最低点,高差达8765m。由于新疆的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它独特而复杂的基本气候特征为寒冷而干燥。因降水少,除山区有少数针叶林外,大部为干旱、半干旱草原或荒漠。在植物地理上,新疆位于欧亚森林亚区、欧亚草原亚区、中亚荒漠亚区、亚洲中部荒漠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亚干旱区,发育着大量的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其中中国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是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典型区,山地系统是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区,也是重要的矿质营养库和生物种质资源库,绿洲系统是生产力相对较高的区域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心,而荒漠系统则是干旱区面积广阔和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基础和框架,水文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空间格局,植被类型反应耦合类型的外貌,本文对新疆北部和东哈萨克斯坦山地、绿洲、荒漠三个子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典型区近40年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来探讨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疆植被区划的新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近年来获得的新资料、新观点,依据标准地境上的植被类型以及地带性原则,对新疆的植被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草原区中,新疆北部草原的范围有所扩大;而在南部,经比较研究认为:这里不存在水平地带性的荒漠带,而发育着地带性的高寒草原,并为欧亚草原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荒漠区中,把准噶尔盆地和苏联的哈萨克斯坦联合成一个独立的荒漠亚区。新疆荒漠的其它部分则仍属于亚洲中部荒漠亚区。从而将亚非荒漠区划分为四个亚区  相似文献   

4.
托木尔大峡谷位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暖温带灌木荒漠和温带荒漠草原带。共分布野生种子植物35科102属131种(变种)。植物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单种科位居其二;超过10种的较大科仅有4科,占总科数的11.43%,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本区总属、种数的50.00%和53.43%;科的地理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为主(18科,51.43%)。植物属均为单种属或寡种属,其中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在属的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为主,其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地中海、西至中亚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位居第三,热带成分极其微弱。特有种、珍稀种以及重点保护植物共20种,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荒漠一年生植物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具有重要的饲用、药用和生态价值.通过文献资料与标本采集信息的考证和野外调查,明确了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的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及资源类型.结果 表明: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共有236种,隶属于20科109属,其中藜科为优势科,猪毛菜属为优势属.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科为主,占总科...  相似文献   

6.
野外调查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18科20属38种。其中,中国植物红色名录收录1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区内分布新疆特有植物15科37属51种,占新疆特有种总数的19.03%,是新疆特有种的重要分布中心;研究区珍稀濒危及特有种水平分布以塔什库尔干县为中心,自南向北渐少。垂直分布集中于山前带与亚高山草甸草原带,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兼具灌木和乔木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文献资料,对中国滨藜亚科(Atriplicioides)植物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中国滨藜亚科植物有28种,隶属7个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20个省、自治区的干旱草原、荒漠、盐碱地带,尤以新疆最为丰富,分布有23个种,占全国的82.14%。在垂直分布上,从低于海平面80 m的吐鲁番盆地至海拔4 000 m以上的帕米尔高山地带都有其分布。中国滨藜亚科植物区系的特点:①特有现象明显;②具有典型的温带干旱荒漠分布性质;③与中亚成分关系密切;④区系成分古老与年轻并存。对滨藜亚科植物的特点,以及地理分布的研究,可为干旱区植被重建、植物的引种以及饲用植物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乌恰县不同分布地点的新疆沙冬青群落中随机设置10个样方,对新疆沙冬青群落种子植物的科、属、种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群落由22科39属62种种子植物组成,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属的区系以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古老而复杂.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部分植物以丛生形式在群落中聚集分布,少数植物散生于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按生长型可分为2层(灌木层、草本层)和6个层片,构成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植物,其中草本和半灌木种类较多,所占的比例较大.群落中草本层片占植被总覆盖度的15%~31%,新疆沙冬青群落属于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东部荒漠植物群落的结构及数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区植物地理成分以中亚荒漠成分为主。物种多样性指数约1.5,群落均匀度0.6左右,生态优势度值为0.3左右,反映了调查区植物群落为由少数种组成,群落优势种相对突出,群落层片结构较为简单的荒漠植物群落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10.
1974-1976年和2000年先后调查了新疆36个县、市和地区,采集了一批陆生贝类标本,经鉴定,共计有9科22属和亚属,52种和亚种。其中,粉上华蜗牛、滑槲果螺、双线中亚桥齿蜗牛、黑带巴蜗牛、同型巴蜗牛、野缨蛞蝓6种为牛、羊、骆驼等家畜双腔科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粉上华蜗牛、双线中亚桥齿蜗牛为本地区优势种。从种类区系组成分析,新疆陆生贝类主要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仅有少数东洋界的种类渗入,南北疆虽有差异,但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新疆霜霉菌     
杨海 《干旱区研究》1997,14(1):37-42
对新疆的霜霉菌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鉴定,根据收集的标本和有关资料、新疆在霜霉菌6属33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一个,新疆新记录19个。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最多的省份,有19种,约占了82.6%,其中新疆特有种有5个,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分布种类最多;从沙拐枣的形态、遗传、物候、抗逆性以及分布格局五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深入开展沙拐枣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自然植被的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马先蒿属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蒿属[WTBX](Pedicularis)[WTBZ]植物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根据钟补求提出的马先蒿属新系统,新疆马先蒿属植物共有29种,分属6群,14系。新疆分布的马先蒿属植物的特征:① 种类少,占国产马先蒿属植物的8.24%,且特有现象不明显;② 集中分布于少数群,之形花群(Sigmantha)、直管群(Orthosiphonia)和无枝群(Apocladus)共有25种,占新疆马先蒿属种类的86.21%。拥有最多种的系是无枝群的多毛系,共10种;③ 该属在新疆的水平分布与新疆境内主要山系相吻合,垂直分布海拔跨度较大,在900~5 180 m;④ 新疆马先蒿属植物区系与国内邻近省区联系不是很紧密,但与国外某些邻近地区联系紧密,特别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有种分别占新疆马先蒿属植物总数的58.62%和51.72%。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棘豆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棘豆属植物有98种2变种,占中国棘豆属总种数的67.1%,其中新疆特有种7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58种,特有种与新疆仅分布种共占65%,所占比例较高.棘豆属在新疆的11个植被区域中均有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为准噶尔和天山地区,尤以天山山系种类最多,它们是棘豆属现代分布与起源分化中心之一;绝大部分种类(约99%)集中分布在海拔1 001~5 000 m的山区,尤其在1 001~4 000 m最丰富,在2 001~3 000 m分布最多;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96%,地上芽植物仅占4%.植物区系与其邻近的青海省和西藏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系数分别为28.8%和28.6%,与内蒙古和甘肃联系相对较弱;与邻国哈萨克斯坦关系最密切,相似性系数高达65.2%,其次是西西伯利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似性系数分别为41.8%和41.0%,与蒙古、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相似性系数较低,分别为29.2%,22.8%和11.6%,联系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新疆濒危珍稀野生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同时还公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根据《名录》,新疆可记载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共118种,隶属4纲,17目,30科,其中类33种,鸟83种,爬行类1种,鱼类1种,受Ⅰ级保护的31种,Ⅱ级保护的87种。本文对新疆野生动物现状和现状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作一简要描述和列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新疆蕨类植物1新记录种,为1新记录科和1新记录属,即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 Linn.,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inn.,并分析了其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千里光族在新疆有4属28种,即橐吾属11种、千里光属13种,多榔菊属3种和款冬属1种。该族植物区系的各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疆植物区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北塔山为中蒙边境的界山,地处新疆境内,属典型干旱山区,植物种类贫乏,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1种,隶属16科16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中亚分布类型有微弱渗入;珍稀濒危种水平分布西多东少,集中分布于海拔900~2 000 m,且以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仅有少量中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19.
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生态地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色反应(CT)、微量结晶 (MCT)和薄层色谱 (TLC)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生态地理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资源较为丰富,共有7目、23科、51属、114种、9变型、9变种。含5种以上的大科共有7个,占总科数的30.43%,分别包括本地区50.98%的属和68.42%的种。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 包括欧亚-北美成分(39.47%) 、北半球广布成分(13.16%) 、中国特有成分(12.28%)和世界广布成分(10.53%)。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北美、欧洲等地在地衣区系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种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5 - 3)的研究中 ,为了探索绿洲环境的特征 ,对新疆北部进行了植被生态学考察 ,比较分析了北疆的绿洲与荒漠、山地生物多样性之中的优势植物和特征植物。在考察中 ,采集植物标本 1 5 4种 ,隶属 34科 ,1 0 0属 ,其中发现1个新种 ,有中国新分布 3种 ,有 1 0 2种增添了在新疆的新分布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