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小蜂螨繁殖习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魏华珍小蜂满的雌螨和雄螨在蜜蜂的封盖巢房内交尾产卵。雌螨在巢房封盖后48~52小时开始产卵,而产卵高峰期是在巢房封盖后100~110小时,一头雌螨可产1~6粒卵,通常产1~3粒卵,卵产在巢房壁上端或巢房盖  相似文献   

2.
黄坚 《蜜蜂杂志》2009,(11):15-15
蜂螨在蜂幼虫5~6日龄时潜入巢房,待幼虫封盖后,蜂螨在巢房内产卵发育成长危害,此时蜂螨在封盖巢房内像在碉堡内一样,而蜜蜂义像人质一样和蜂螨共居,蜂螨受到双重保护,养蜂人很难杀灭它,也不敢贸然行动。可是蜂螨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可被利用,就是它只潜入5~6日龄的幼虫巢房,蜜蜂有一个从卵到成蜂的21日生育周期,  相似文献   

3.
蜂螨在蜂幼虫5~6日龄时潜入巢房,待幼虫封盖后,蜂螨在巢房内产卵发育成长危害,此时蜂螨在封盖巢房内像在碉堡内一样,而蜜蜂又像人质一样和蜂螨共居,蜂螨受到双重保护,养蜂人很难杀灭它,也不敢贸然行动.  相似文献   

4.
大蜂螨的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0,51(2):30-31
大蜂螨,又称雅氏瓦螨,其整个繁殖过程发生在蜜蜂封盖幼虫房内。为了繁殖,1只或几只雌螨在巢房封盖前进入幼虫巢房,潜伏在幼虫下面。一旦巢房封盖,螨就开始繁殖。每只雌螨可产5~6粒卵,其中只有第一只卵是雄性的,以后所产的卵都是雌性的。幼螨发育成熟后,它们在粪堆附近交配。蜜蜂羽化出房时,只有成年雌螨生存,雄螨死在巢房里。观察封盖巢房里大蜂螨的繁殖十分困难,因此有关其繁殖行为的了解是不完整的。瑞士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瓦螨的繁殖行为,用聚苯乙烯制作透明的巢房(工蜂房和雄蜂房),镶在子脾上。将这个巢脾放入有螨群…  相似文献   

5.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9,(11):19-20
2.5蜂螨蜂螨有大蜂螨、小蜂螨2种,都是蜜蜂体外的寄生虫。中蜂少见蜂螨危害,而外来蜂种,如意大利蜂,蜂螨危害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养蜂场,对蜂群造成的损失很大。蜂螨在蜜蜂幼虫即将封盖的时候潜入巢房,封盖后1~2天便开始在巢房中产卵。螨卵孵化成若虫后,吸食蜜蜂幼虫、蛹的体液。蜂螨在蜜蜂的雄蜂房内产卵特别多,一个房孔可达10多粒。当蜜蜂的蛹羽化出房时,若螨已发育为成螨随幼蜂出房。成螨寄生在工蜂翅的基部和腹部环节间,初出房的幼蜂体上螨较多。蜂群受蜂螨危害时,幼虫缺乏营养、发育不良;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  相似文献   

6.
大蜂螨在不同巢脾上侵害蜂子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门设计的观察箱里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到:雌螨何时潜入蜜蜂幼虫房内。用此法得知:在质地不同的巢脾上,蜂螨侵害工蜂和雄蜂幼虫的时间和特性不同。在塑料巢脾上,大蜂螨是在封盖前6小时这段时间里潜入工蜂幼虫房内;而在蜡质巢脾上,侵害时间是封盖前14小时。在塑料和蜡质巢脾上,潜入雄蜂房的时间分别是封盖前27和36小时。研究表明:蜜蜂的行为、以及幼虫与幼虫巢房的条件,与侵害模式直接有关。封盖行为和幼虫房尺寸,是引起侵害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陈德霞 《蜜蜂杂志》2020,40(2):26-27
1巢虫巢虫是严重危害养蜂业的害虫之一,尤其对中蜂影响大,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2种。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北方地区小蜡螟发病较多,小蜡螟雌螟长9~11 mm,寿命可达25~30 d。白天隐藏于蜂箱、巢脾缝隙或箱外隐蔽处,夜间在巢内活动,常在箱底蜡屑中产卵。1只雌螟每分钟可产卵60~80粒,一生总产卵量200~1600粒。卵于1周后孵化成幼虫(巢虫),1~3 d爬上巢脾后,食量猛增,蛀食巢脾、蜜粉,钻隧道毁坏巢脾,咬伤、咬死幼虫,致使蛹不能封盖,造成所谓的"白头蛹"。  相似文献   

8.
大蜂螨在西蜂中普遍寄生,危害严重。但是中蜂大蜂螨的寄生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但尚未直接造成严重的损失。一、中蜂大蜂螨的寄生与危害情况大蜂螨的生活史,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成蜂体上的寄生期和蜂蛹房内的繁殖期。雌螨在中蜂幼虫即将封盖前潜入蜂房内产卵,卵孵化成若虫,若虫吸食中蜂幼虫发育为成螨,再随幼蜂一起出房,重新寄生在成蜂体上。大蜂螨的繁殖和发育必须在蜂的封盖蛹房里完成,因此决定了它与蜂群的绝对依赖性和密切的联系。蜂的繁殖达到高潮时,螨的繁殖也会出现高潮。有寄生螨的成蜂发育不良,身体变小,体重减轻,寿命缩短,采  相似文献   

9.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由于秋末断子期彻底治螨 ,夏季挂螨扑 ,目前相对来说大蜂螨的危害要轻于小蜂螨。蜂群一旦被小蜂螨感染 ,因其繁殖迅速 ,危害相当严重。注意观测小蜂螨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防治 ,避免滥用药。小蜂螨个体小 ,主要寄生在封盖蛹房内产卵繁殖 ,很少寄生在蜂体上。只有在转房繁殖 ,寻找新的即将封盖的幼虫巢房过程中 ,才暴露出来 ,在巢脾上迅速爬行 ,带蜂时很难发现 ,常被疏忽。根据小蜂螨生活史 ,可通过平时观测和集中观测两种方法进行。后者更可靠 ,对一个蜂场具有代表性。虽然麻烦一些 ,却能在感染初期发现小蜂螨 ,比造成严重危害再处理轻…  相似文献   

10.
蜂螨在蜜蜂体外寄生,一生在巢房内繁殖,在未封盖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幼蜂房,寄生于幼虫、蛹及蜂体,吸取蜜蜂血淋巴,造成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严重影响蜂产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蜂螨是蜂群百病之源,有效控制蜂螨的常规方法是蜂群断子。在黑龙江地区养蜂,蜂群断子期通常在9月底或10月初,选择断子期治螨是因蜂群断子后所有蜂螨都附着在蜜蜂身体上,而非断子期60~80%的雌螨会潜入巢房,并在巢房内繁殖,被蜂螨附着的蜜蜂与杀螨药物接触,蜂螨被杀死,而在封盖巢房内的蜂螨会生存下来,尤其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殖,蜂  相似文献   

12.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10,30(3):29-29
<正>1蜂螨的繁殖特点1.1繁殖速度快当蜂群内子脾出现大幼虫时,雌螨侵入幼虫房内产卵,24小时内卵发育成若螨。幼螨靠蜜蜂幼虫、蛹体的营养发育成长。生命周期雄螨为6.5天,雌螨为7天。当蜂群大量繁育雄蜂时,雌螨喜欢在营养丰富的雄蜂幼虫房内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9,(9):34-35
<正>一、大蜂螨的分布与危害"大蜂螨"学名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2000)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属寄生螨目,瓦螨科(以下统称"大蜂螨")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在未封盖的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  相似文献   

14.
大蜂螨是一种体形为1.0×1.5毫米的红棕色螨。在成蜂上已发现了成熟的雌性。雌螨刚好在蜂房封盖前将卵产幼虫房里;孵化后的若螨吸食幼虫和蛹的体液,会杀死蜜蜂幼虫或使幼蜂变形。大蜂螨被看成是一种比包括美洲幼虫病在内的任何一种蜜蜂病都更为严重的蜂病。最近,德琼(De Jonf)在1979年12月的美国《养蜂集锦》杂志中描述了大蜂螨的野外鉴别。据报道:1979年11月16日在马里兰州的一只雄蜂身体上发现的两只蜂螨,被美国农业部昆虫鉴定和益虫利用研究所的贝克·E(Ed·Baker)鉴定为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这就是在北美第一次发现大蜂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饲养的蜜蜂有很多种蜂病,其中蜂螨对蜂群危害最大。危害蜂群的蜂螨主要有大蜂螨和小蜂螨,从春季开始寄生在蜂体吸食蜜蜂体液生存,蜂王产卵后潜入巢房,在封盖巢房内繁殖。由于是春季外界气温低,蜂群发展受到限制,蜂螨数量不多,增长也不明显,这时从表面看不出危害,但随着气温升高,季节的变化,蜂螨也随着蜂群发展不断增加,8月达到高峰,我们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0月《美国蜜蜂》杂志首次刊登了ANP人工合成巢脾的文章。文章说这种巢脾能有效地防治大蜂螨。 1986年几位养蜂者在螨害严重的地区,把原型塑料巢脾和蜡质巢脾进行了比较。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打开封盖房和化学处理后统计蜂螨数时,蜡质巢脾工蜂幼虫上的蜂螨数是人造ANP巢脾的10倍。  相似文献   

17.
蜂螨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螨有大、小蜂螨两种,主要寄生在幼虫和蛹上.大蜂螨还寄生在蜂体上,小蜂螨则是典型的巢房内寄生虫,蜜蜂的幼虫和蛹受害严重.我国是发生大蜂螨比较早的国家之一,1956年在浙江杭州郊区的意大利蜜蜂最早发现这种螨害,以后逐渐向南北方向传播,到1964年以后,全国普遍发生;小蜂螨则在1960年前后首先在广东省发现,以后逐渐向北蔓延,目前这种螨类已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各省区普遍发生.螨害严重的蜂群巢房内随处可见死虫、死蛹,成蜂畸形,四处乱爬,足翅残缺,群势迅速下降,甚至全群覆没.  相似文献   

18.
蜂螨是蜜蜂的大敌,它直接影响着蜜蜂的寿命、蜂群的发展和产蜂量。要将螨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治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选择好时机目前使用的杀螨药剂,只能杀死暴露在蜂体和巢脾上的大、小螨,对封盖房内的螨和卵以及小螨却无能为力,因此必须抓住早春和入冬群内无封盖子脾或封盖子脾尚少时,间日施药,连治二、三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流蜜期往往限制蜂王产卵,流蜜期结束采集群内一般无封盖子脾。这时,如群内有螨也应抓住良机,施药一至二次,效果也很好。炎热的盛夏,如果蜜粉源充足,蜂王产卵正旺,这时就要着手打好一年中治螨的最  相似文献   

19.
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对蜜蜂的影响极大。作者对大蜂螨寄生率不同的蜂群进行了近似于室外自然状态的室内试验。本试验于1985年4—9月进行.用肉眼选定大蜂螨寄生率不同的3个欧洲蜂蜂群.从蜂群中取出巢脾后,在4小时内,将巢脾中的封盖巢房切下,作为供试用。然后把它放入灭菌的小试管中,管口用线轻轻栓住。  相似文献   

20.
驼背蝇是蜜蜂的一种寄生虫 ,它对蜂群特别是中蜂危害很大 ,应加强防治。驼背蝇成虫体长 3~ 4mm ,一眼看去 ,很像会飞的小蚂蚁。仔细看或在放大镜下看背部驼起 ,腹长呈黑灰色 ,腿长而发达 ,跑得快。驼背蝇潜入蜂箱内 ,趁机混在蜂脾上 ,在蜜蜂未封盖的幼虫房里产卵 ,经过短短 3h (小时 )后 ,卵孵化成幼虫 ,吸食蜜蜂幼虫的体液 ,再过 6~ 7天 ,驼背蝇的幼虫就离开已被吸食而死的蜜蜂幼虫 ,咬开巢房的房盖 ,脱离蜂房 ,潜入箱底蜡渣脏物中成蛹。再经过 12日 ,由蛹变为成虫 ,循环反复。蜜蜂的大面积封盖幼虫和初期蛹的房盖被咬破 ,巢房内的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