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体质除了促进其体格健壮、体能发达、健康水平提高外,还要注意调整学生的精神情绪,培养他们有良好的情操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学生的情绪变化,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课时,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的体贴、爱护都能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时解决和防止不利于教学的各种心理因素,使体育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课武术套路节奏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武术套路练习时节奏的表现形式的论述,分析了节奏在武术练习中的要素以及重要作用,使学生加深对武术套路运动中节奏的认识,增强武术套路的观赏性,提高武术专项课的教学质量,促进武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和知识。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现象,且损伤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出现慢性损伤的情况亦很多。  相似文献   

4.
1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这样的内容便于教师教给学生成套的数学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学生的参与只能是被动的,学生只注重教科书中提供的数学题目的计算和解答,只知道机械式地反复练习、反复模仿,在大量的解题过程中获得解题方法、获取解题经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久而久之就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情绪。  相似文献   

5.
徐长启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117-117,132
对任何事情的兴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的。着重从体育场地的美化、引人入胜的讲解、正确的示范、多样的练习方法、让学生看到成绩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指导学生技能练习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技能练习成绩提高的快慢也是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好坏的反映。然而,不喜欢技能练习的学生为数不少。"技能练习难,技能练习愁,技能练习把我愁白了头"的顺口溜则反映了学生对技能练习的惧怕心理。职中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由服从到独立的人生过渡阶段。他们存在着个性压抑,也有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技能练习往往最能表达他们的情绪与思想个性。怎样让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等任务。体育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所授水平;又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程度。对于大学女生体育课,只有抓住她们自身的特点,联系心理、天气等方面的因素,教学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高。一、女生体育课分析:(一)女生身体结构特点: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周岁,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和青年期,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使男女在身体…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数高校一年级都开设了基础体育课(也称普通体育课),并对病弱残学生开设了保健体育课。一般基础体育课的各单项考试,基本都安排在各个单项教学结束时进行。而一旦某单项一结束(考完),除不及格的学生继续练习外,其他学生又都“欣喜”“过关”,不再去炼。这样既没有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督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难以使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还不利于调动教师、学生双方在教和学中的积极性。本文旨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影响体育课教学情绪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体育教学应注意其科学性、趣味性和应用性,并创造良好的情绪氛围,引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心情舒畅,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在此阶段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的教育才能避免学生走弯路,下坡路。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承载着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情感意识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任务。初中体育课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处在初中阶段的女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很差,上课参与度较低、害怕大运动负荷的项目、怕脏怕累等等。笔者在一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已有几年的时间,在体育课实践教学和实地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初中女生在体育课中学习兴趣低下,运动参与程度严重不足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待为同仁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情感与兴趣蒋美茹,兰淑琴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练习,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就小学作文而言,虽然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练习形式,增加练习次数.但结果常常见效甚微,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情感和兴趣是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  相似文献   

12.
龙巍荣 《新农村(黑龙江)》2011,(12):120-120,135
本文介绍了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基本训练和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懂得礼仪的好习惯;在身体练习和跑步训练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在按规矩严要求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健身目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学生滥评、弃评和恶评教师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疏解,会亵渎学生的评教权利,遮蔽学生的评教能力,降低学生的评教效力,甚至会强化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抵制情绪。学生责任意识缺失、评教指标设计不科学、评教时间安排不适当以及评教结果不向教师与学生公布是导致学生评教倦怠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评教前的组织动员、指标设计和时间安排,评教时的组织实施以及评教后的结果反馈、结果分析与适当培训3个方面疏解学生评教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韵律操自身的特点迎合了现在学生想通过锻炼塑造优美体态的美好愿望。开展韵律操的教学,可以让韵律操的练习作为体育课,舞蹈课的热身准备活动,可以作为课问操的锻炼内容,在中职校园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走入校园的表现之一就是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初中学生刚入学时,往往对《信息技术课程》怀有一种好奇感、神秘感,.但是随着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最初的好奇心就会消失,尤其是当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是中考时的必考课时,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时的枯燥无味,对于那些需要记忆和难度较大的内容开始产生排斥心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体育课教学不注意因材施教,而是一个模式教育学生,不管你身体状况如何?兴趣爱好怎样?也不管各个学生过去的运动基础,两年“一贯制”的不分年级,不论层次,教啥学啥,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在体育课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有基础者不愿学、无基础者学不了,都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经大家充分讨论,决定在一年级开综合普通体育课,各类运动项目都有,人人都学;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学习项目。这样,既有统一的要求,又依各人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便于各人施展体育才华。同时,也发挥了各位教师的专长。  相似文献   

17.
浅谈校长上好示范课的作用单玉贤新年伊始,每位校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当教师提出教学要求时,教师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校长会讲课吗?能讲好课吗?能上一节示范课吗?校长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上好一节示范课,无论是对学生,对教师,还是对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基本训练和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懂得礼仪的好习惯;在身体练习和跑步训练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好习惯;在按规矩严要求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健身目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爱表现,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多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愉悦学习。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总感到学习非常的吃力,特别是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知识,在学习时要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来说他们的这种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的学习稳定性不够,或者持久力不够,在学习遇到一些困难后,就表现出烦躁不安,不愿意深入的、刻苦的学习,这种情绪的变化是学习数学最大的敌人。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因此,一定要针对自己班上的落后生,制定一定的、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合理的学习引导,让其坚定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