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Ⅱ优00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强优恢复系2M00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倒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0021).总结了该组合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两优6919系安徽省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宣69S与恢复系m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合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C两优33是安徽省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特性,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相似文献   

5.
Ⅱ优131系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不育系与恢131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9,(6):87-89
18优28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三系不育系18A和恢复系Q恢28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协优3026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3M02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 07010623.  相似文献   

8.
65优0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65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种植,2012年6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2018。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5,(4):15-17
两优新90系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与自育的优质多抗中籼父本XB9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广适性等特点,适合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Ⅱ优60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6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优中籼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总结了Ⅱ优6019在南平市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Ⅱ优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品审07010621).  相似文献   

12.
eⅡ优315(Ⅱ-32eA1/FR315)是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eⅡ优315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建宁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总结了eⅡ优315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Ⅱ优264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水稻油菜研究所用自育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恩恢264与不育系Ⅱ-32A配组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中抗稻瘟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Ⅱ优26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两优116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籼型两系不育系皖2311S和恢复系ω20460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和抗性强等优点,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协优9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9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耐旱性强、氮肥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皖稻107号,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9,(3):36-38
徽两优898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恢复系YR0822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1892S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徽两优898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烟后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Ⅱ优58是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恢复系恩恢58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的迟熟中籼新组合。1996年3月通过恩施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定名为Ⅱ优58。1996~1997年2a在恩...  相似文献   

18.
中9优恩66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的早熟籼型恢复系恩恢66为父本,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中9A为母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早中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3013)。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6,(1):15-17
两优70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株选63-8S与优质两系恢复系中籼7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 a区试平均产量9.208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63%;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3级食用稻品种标准;全生育期135 d左右,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32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3216系安徽省黄山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 -32A与恢复系321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