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指出今后的发展应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以贵州省为分析对象,定量分析"四化"对同步小康的影响机制,为同步"四化"发展、促进同步小康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与"四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提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业化驱动、信息化引领、城镇化拉动、农业现代化支撑4种发展模式,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同步",根本问题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同步"的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四化同步"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四化同步"中存在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带动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缺乏联系;信息化尚没有装备农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的"不同步"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强化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拓展多功能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与组织方式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训现代农民,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进"四化同步"。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毕节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协调发展,对毕节市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现状进行调研,并运用熵值法对毕节市"新四化"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毕节市"新四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毕节市"新四化"协调发展措施主要包括:牢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强市之路;以"双百"为契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加快"数字毕节"建设;构建龙头带动、体系完善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体现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开展"四化"同步研究对于经济统筹发展、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及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四化"发展进程,揭示其区域内部差异,评价了"四化"协调发展,以期为后续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均稳步推进,工业化步入实现阶段的后期,城镇化与信息化双双进入平稳发展的后期阶段,农业现代化则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四化"发展步调不一,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关联松散;与此同时,"四化"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省内差异,浙西南城市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于浙东北。因此,今后浙江省应注重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增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并逐渐消弭省内"四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72-174
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广西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广西"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广西"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广西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对促进广西"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路燕  张伟 《农业科技管理》2014,(1):58-60,63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地区。文章以鹤壁市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论述其在促进地区"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实践及成效,包括构建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促进工业化发展;集成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粮食主产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化同步"是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福娃模式是福娃集团以产业发展带动新沟镇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模式。总结了福娃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在龙头企业引领四化同步发展中,新型工业化是突破口,农业现代化是切入点,新型城镇化是枢纽站,信息化是助推器等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文章阐述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并对"四化"之间的相关系系做了论证,在对我国"四化"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法、HR评价模型,对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四化"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判别,并利用障碍度评价模型分析制约长江经济带"四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在考察期内的"四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为递减态势;"四化"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不佳,呈现下降趋势和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仅包括不协调、协调且无效2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类型,且制约各省市"四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四化同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未来5~10年中国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源。而土地流转是深入推进"四化同步"的内在需求,加快土地流转,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有利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有利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由形向质深化。为深入了解土地流转在"四化同步"中的具体作用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对山东枣庄,重庆,四川成都,湖北黄冈、孝感、鄂州、潜江、宜昌、恩施、随州、襄樊、十堰等地展开了广泛的实地调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土地流转机制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动力机制来看,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从价格机制来看,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多方利益博弈并存;从保障机制来看,权益保障不足与社会保障缺乏并存;从调控机制来看,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土地流转的效率,并进而影响"四化"的彻底性与同步性。对此,应该从多层面入手,多管齐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发挥其在"四化同步"的作用:第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坚持土地流转多元化方针,切实保障土地流转交易顺畅;第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基本发展权益;第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切实保障土地流转高效有序;第五,规范政府职能定位,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2,(18):3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概念,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从十八大各界代表们的发言中,我们更能加深对"四化"同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四化”同步推进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三峡库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库区"四化"同步发展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和工业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理念加快推进库区城镇化,以特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新型工业实现库区工业生态化,并同步推进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途径。从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科学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给安徽省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参考,针对安徽省四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工业带动力不强,农业优势特色不明显,城镇化水平偏低,四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不够等制约因素;并依据安徽的发展特色和相关政策,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深化信息化与其余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和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等促进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实现具有安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谭旭  李江风  卢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6,(22):5976-5981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模型以揭示湖北省各县市"四化"水平的发展状况,采用地理—经济空间权重,运用ESDA方法,分析其发展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湖北省各县市"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不一致,中心城市及平原地区水平较高,鄂东及鄂西山区水平较低,边缘化现象突出,且呈现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其发展水平在全局上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形成以武汉和宜昌双中心带动的格局,其发展空间差异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符,也与湖北省城镇发展战略一致。根据这些差异,结合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和城镇发展战略,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全面推进型、统筹发展型、生态优先型三种不同的"四化同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武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四化同步"的提出、目前农业与"四化同步"不适应性因素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胡锦涛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四化目标,和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新四化:"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新四化"的新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困难的又是重要的,必须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因地制宜地有选择地分阶段地推进。因此,一项重要的"新四化"的基础性任务是加强为新四化直接服务的"农业区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75-177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有"绿洲灌溉农业"特色的南疆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兴起并没有给南北疆之间及"三农"问题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良好的解决办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有效推进"四化"协调发展将对新时期兵团向南发展和农牧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指明方向。因此,对南疆兵团"四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评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替代指标,选取1980—2012年湖北省"新四化"指标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新四化"变量发展水平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2年湖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变量对数一阶差分是平稳的,且在两个阶段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随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关系,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建设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区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地区。文章论述了"四化"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联系,剖析了社旗县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及成效,提出了辩证看待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促进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