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援非高级农业专家派遣项目作为中国援助非洲农业的新形式,近年来在传递中国先进技术和推动非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回顾中国援非农业专家派遣项目的历史及对非洲A国农业专家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研究了专家参加项目的动机和工作现状,并发现当前农业专家派遣项目存在以下问题:人员派遣缺乏连续性,受援国对接专家具有不确定性,评价与奖惩机制不健全,工作条件存在局限,专家待遇低和社会网络封闭等。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增强中国援非农业专家派遣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连续派遣4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赴布隆迪开展对外援助,专家组开展的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深度调研、为受援国农业领域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技术咨询等工作,对于提升布隆迪农业领域人员技术水平、促进布隆迪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概述了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概况、项目取得的成效、项目实施的意义及项目管理经验,分析了制约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布隆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布隆迪农业生产条件差、援外农业专家待遇管理办法亟待完善等,并从推动援外农业专家组的示范成果在受援国产业化、积极探索示范及推广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及完善农业援外专家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国农业援非大军中,有一位专家援非3年撰写了20篇农业论文,写了3本厚厚的援非日记,拍了40个有价值的视频,荣获津巴布韦农业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及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的书信表扬。他就是浏阳市集里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办的高级工程师苏正明,中国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第三期技术援助项目中唯一的湖南专家。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湖南农业》2011,(2):8-9
湖南7名援非高级农业专家载誉而归中国农业部、商务部于2008年~2010年先后向非洲33个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专家。湖南有彭伟正、戴振炎、王晓青、何望、徐大建、陈向阳、肖秀娥7名高级农业专家分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2008年以来的援非农业专家派遣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开展援非农业专家派遣工作的必要性、取得的积极效果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援非农业专家派遣工作的有关建议,希望能够为完善援外专家派遣工作保障体系建设、整体规划设计及管理机制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处于农业转型期埃塞俄比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特点,提高中国对埃塞俄比亚相关农业技术援助的效率和农业国际合作的影响力,本研究以中国派出的南南合作项目、援非高级农业专家组等多个项目的农业专家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埃塞俄比亚对农业技术需求的特点。同时借鉴中国农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应结合埃塞俄比亚政府、技术转移方、小农户等自身特点,借助多方力量,从政策、供给侧、产业化等方面促进向埃塞俄比亚进行农业技术转移的发展建议。该研究也将对全球更大范围的农业技术转移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业援外历来是中国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认的优质外交资源,但当前面临专家持续参与意愿整体不高这一瓶颈问题,影响了中国农业援外持续顺畅发展。基于全国援外专家一手调研数据,本文利用Probit等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专家持续援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援助意愿呈倒U形显著受国内工资变化影响,与在外津贴发放标准显著呈正向关系。(2)援外意愿受国内绩效评价影响程度较高,受国外绩效评价程度较低。综合来看,专家是否持续愿意援外是一种对国内外绩效评价结果的博弈决策。(3)援外意愿与专家职称、年龄、周期、援助国别数量显著呈正向关系。鉴于此,建议从制度上明确保障援外专家工资与津贴待遇内容,在职称评定上适当向援外专家倾斜,在项目设立上强化科研与援助相结合,在实施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已向非洲国家援建了220多个农业项目。这些项目对于提升非洲国家农业发展能力、粮食安全水平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政府对境外农业援助项目的监管和量化评估有关工作并未完全开展。本文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政府支持数量较多的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根据对境外农业援助项目开展的监测评价工作,以监测评价所了解到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依据监测评价的情况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以来,中国已向非洲37个国家和地区共派出485人次高级农业专家。通过开展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农业教学人员项目、高级农业专家项目,为受援国家和地区推广了多项实用有效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有效改善了受援国家和地区农业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外经中心)自成立以来,农业援外工作以优良的传统和突出的实力获得了很好的业绩。1973—2019年,外经中心先后承建了各类项目,援助非洲29个国家、26个农业项目,派出农业技术人员723人,提供物资设备2.1万吨,为受援国家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万多人次,提供各类农作物良种2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60多项。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传授中国农业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陆续完成技术合作阶段,并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期。顺利完成这个过渡期,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中心选址、项目内容确定、专家遴选、项目设计及认真的实施过程等。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是农业援外大省、强省,2000年至今,湖南省累计派出311名农业援外专家。其中,派出了16名专家和技术员赴萨摩亚执行中萨农业技术合作一、二、三期项目;派出了126名专家和技术员赴孟加拉、利比里亚、太平洋岛国等13个国家执行南南合作项目;派出了9名农业专家赴马里、赞比亚、津巴布韦等8个国家执行援非项目;派出了农业专家165人次赴埃塞俄比亚执行埃塞农业职教项目。这些项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影响非洲小农收入的主要因素,非洲粮食作物种植状况,非洲农用土地状况及非洲农业政策状况,指出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援非农业示范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自2011年以来承办的援非法/英语国家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管理研修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6期共120名受训学员中,喀麦隆共派出12名学员参加了全部6次培训;男学员的比例占到了78.3%;专业技术学员共28人,行政官员92名。在总结了研修班基本情况后,提出了在课程设计、师资力量、模式创新以及后续管理方面进行改进的措施,为援非农业示范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迅速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的长期发展合作已经在双边政府层面达成共识。技术援助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途径,配套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对非洲进行技术援助的重点项目,然而,该项目的具体运行尚无可借鉴的成熟模式。本文通过对中国首个在非洲建成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以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对非洲农业技术援助项目运行的现状,指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行存在政府层面的后续跟进支持不足、运营过程物资进口效率低下、硬件设施规划不完善、中方人员物资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与当地部门或研究机构实质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援非是我国的既定方针,省农业产业协会在这一重要方针的指引下,近几年,在援非工作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2007年组织召开了全省援非工作经验交流会,传播了援非的信息、知识和经验;二是2008年组织和带领12家各类企业赴非洲一些国家寻找援非项目,河北省的杂交谷子走出国门就是从此开始的,现在这一星星之火已燎原非洲数国,并已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肯定和推广;三是2011年组织和带领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援助国家,对非洲开展农业援助是其对外援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就美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对非农业援助的形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经验。中国作为国际农业援助体系的新兴力量,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建构法制化、透明度、公开化及多变化的农业援非机制,提升农业援助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工程项目相继竣工。国家将对示范中心提供建成后头3年的运行经费,之后将以企业运行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引入精耕细作种植模式、解决非洲粮食危机、关注小农利益、授人以渔及加强交流等是未来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科技》2006,(3):40-40
为帮助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了解农业科技专家,发挥专家作用。帮助农业专家加强同行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中国农学会决定建立《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申请入库的专家须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对入选《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丛书的专家中国农学会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20.
正值此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农业职教项目20周年之际,我们总结了河北省多年来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工作。刘建军、吴永刚、李国峰、吴志刚,郭海谦……一个个援外专家的名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这些曾经或仍然奋战在非洲的援外专家是我国选派到埃塞俄比亚执行农业职教项目的具体实施者,是河北省选拔的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农业专家。再一次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