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红树林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重要害虫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鉴别方法。结果表明:第5腹节背面有气泡突的幼虫为雄幼虫;无气泡突的为雌幼虫。蛹为被蛹,雌蛹腹部末端分节较明显,第8腹节腹面有一纵裂,两侧边缘平坦,无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有一短纵裂缝,两侧各有一半球形瘤状突起。雌成虫腹部末端呈圆筒状,较粗壮,可见产卵瓣,个体较雄成虫大;雄性成虫腹部末端呈短钳状,较瘦小。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种快速、简单鉴定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eri Butler蛹和成虫雌雄性别的方法。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有生殖孔和产卵孔连接形成的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较为明显,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各有一个瘤状半圆突起。根据羽化后成虫性别鉴定结果,该方法的准确率达100%。羽化后雌成虫腹部末端粗壮,呈圆筒状,并有一明显纵向裂缝,雄虫腹部末端狭长,呈鱼尾状。  相似文献   

3.
柚木野螟雌雄蛹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一种准确快速鉴定柚木野螟(Pyrausta machaeralis)雌雄蛹的方法。观察285头柚木野螟蛹的形态特征发现: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在第八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连接第七腹节与第九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蛹;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八腹节无裂缝,第九腹节有一黑色裂缝,连接第十腹节。  相似文献   

4.
描述一种准确快速鉴定柚木野螟(Pyrausta machaeralis)雌雄蛹的方法。观察285头柚木野螟蛹的形态特征发现: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在第八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连接第七腹节与第九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蛹;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八腹节无裂缝,第九腹节有一黑色裂缝,连接第十腹节。  相似文献   

5.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主要为害榕树Ficus microcarpa。为了迅速准确鉴别蛹和成虫性别,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蛹第8腹节有1纵裂缝,两侧平坦,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9腹节有1明显生殖孔裂缝,略微突起,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明显。雄虫体型较雌虫略小,雌虫触角鞭节白色,雄虫黑色;雌虫腹面体毛黑色,雄虫腹面体毛灰白色。雌虫腹部末端有明显的产卵器,轻挤腹部末端,伸出1黄色囊状腺体;雄成虫腹部末端有1对黑色尾须,轻挤腹部末端,抱握器分开,阳具外突。朱红毛斑蛾雌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卵巢管、1根中输卵管、2根侧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阴道支囊、导精管、交尾囊、1对附腺、产卵器;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个睾丸、1对输精管、1对附腺、双精管、单精管、阳茎和抱握器。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幼虫、蛹和成虫雌雄形态识别方法。3~5龄雄性幼虫第5腹节背面紫褐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雌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不明显,第8,9腹节的生殖孔连接成长条裂缝状,裂缝两侧微凹或平坦。雄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较明显,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近后缘,纵裂状。生殖孔两侧各有一半球形瘤状。雌成虫触角丝状,密被短绒毛,腹部末端粗壮,圆筒形。雄成虫触角锯齿状,锯齿上密被长毛,腹部末端尖削,呈长钳状。  相似文献   

7.
一种分辨重阳木锦斑蛾雌雄蛹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发现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 Cramer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一长纵裂缝,裂缝两侧光滑;而雄蛹第8腹节腹面的纵裂缝周围有一沟缝包围.因此,可根据蛹的外部形态特征,准确、迅速分辨雌雄个体.  相似文献   

8.
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是一种严重危害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樟C. canphora的害虫。本研究在樟树梢上采集肉桂双瓣卷蛾幼虫,将其室内饲养至化蛹和成虫羽化,观察肉桂双瓣卷蛾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雌蛹末端分节不明显,无瘤状突起,生殖孔和排泄孔距离较远;雄蛹在第9腹节有纵裂缝,裂缝较雌蛹长,且两边均呈半球形瘤状突起,生殖孔和排泄孔距离较近;雌蛾腹部末端饱满浑圆,腹部末端有对称黄色长毛簇;雄蛾腹部细长,尾部有整齐棕色短毛簇。以此为标准建立肉桂双瓣卷蛾蛹和成虫雌、雄形态鉴定方法,可准确辨别性比,可以为肉桂双瓣卷蛾种群动态预测和化学生态学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1种依据外观形态特征,迅速准确鉴别迟眼蕈蚊Bradysia sp.蛹和成虫雌雄性别的方法。雌蛹的第8腹节末端中央有2个大小相同并列排布的圆形突起;雄蛹第8腹节末端有呈三角形排布的3个圆形突起,其中中间的圆形突起较两边的圆形突起略小,区分较为明显。成虫雌性体积明显比雄性大,雄虫腹部末端宽大,有2个呈对称排布的抱握足,向内弯曲;雌虫腹部中部粗大,向端部渐细而尖,腹端具一阴道叉。准确区分雌雄性别对于了解迟眼蕈蚊田间性比,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开展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天杜蛾一般取食叶肉,残留叶脉,使叶枯干脱落,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是我国十二大森林害虫之一。杨天杜蛾成虫为淡灰褐色蛾子,前翅灰白色,横生四条白纹,后翅灰白色,中央有一条色泽较深的横线。幼虫淡棕褐色,头黑褐色,体上有淡黄色细毛,背面灰黄绿色有一条棕黄色背线,两侧有灰褐宽带和一条黑色的气门上线,腹面灰绿色,每节有环状排列的橙黄色肉瘤八枚,瘤上生有长毛,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各有一红褐色瘤状突起。杨天杜蛾在我区一般每年三代,10月中旬第三代老熟幼虫在落叶、树基、墙角下结茧化蛹越  相似文献   

11.
栗实蛾属夜蛾科,幼虫蛀害嫩梢、果实,江苏南部板栗产区均有发生。1979年溧阳县因此虫为害,减产25%。寄主除板栗外,还有野生栗。 形态 幼虫:老熟幼虫体氏14~18毫米,体淡红色,腹面淡绿色。头和前胸硬皮板褐色,后者色略浅,前胸及第8腹节气门显较其余各节为大。前胸:前胸盾上有四根毛,α位于β的前下方,δ位置较β略前,γ在α的前下方。ρ及ε在气门上方,ε较做弱。Κ群二毛,在一毛片上,π及γ在同一毛片上。中胸和后胸:α、β、ρ及ε排列成行。Κ群3毛,Κ及η位于同一毛片上,л一毛。第三腹节:α及ρ在一直线上,β在α的后下方,ε较短,Κ在气门后下方,η位于气门前下方。腹部第3~6节各有足一对,臀足一对。趾钩为单序纵带,呈半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白杨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白杨透翅蛾在北京地区为害杨树目前所有栽培树种,每年发生一代,偶有二代,以幼虫在树干遂道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2.白杨透翅蛾主要营两性生殖,偶有孤雌生殖现象,雌虫羽化后性器官已经成熟,当天就可以交配产卵,成虫借助雌虫腹部末端8-9节节间膜背面伸出的乳头状性信息素分泌腺分泌的气味招引雄虫来交配,每只成虫一生只交配一次,未发现重复交配现象。3.用0.5%的Thio-TEPA丙酮溶液浸蛹,有50%左右的蛹不能羽化,羽化的雌虫不产卵,通过生殖系统的解剖发现,雄虫睾丸比正常的小,雌虫卵巢管发育不全,甚至有些半边卵巢完全不发育,卵巢管内卵细胞稀少,半数以上不能成熟,4.天敌:幼虫阶段有啄木鸟和寄生蜂,蛹期有镰刀菌属真菌,螨类和蚤蝇科寄蝇。  相似文献   

13.
1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 5 .0~ 5 .9mm,体呈长圆柱形 ,老熟成虫黑褐色 ,有光泽。额上被有粗的颗粒和长绒毛。前胸背板前部被有鱼鳞状的小齿 ,后半部散布刻点。前翅上的刻点沟清晰 ,由大而圆的刻点所组成 ,末端形成一完整的凹面 ,在凹面两侧各有 4个齿 ,其中第3齿最大。凹面边缘和身体的周缘被有较长的绒毛 ,微透明 ,有光泽。卵 椭圆形 ,长 1.0 mm,宽 0 .7mm,乳白色 ,微透明 ,有光泽。幼虫 体长 4 .2~ 6 .5 mm,体弯曲 ,多皱褶 ,被有刚毛 ,乳白色。头壳灰黄至黄褐色 ;额三角形 ,下缘着生 1对触角。前胸和第 1~ 8腹节各有气孔 1对。蛹 体…  相似文献   

14.
1、形态特征茶翅蝽成虫体长12毫米~16毫米,宽6.5毫米~9.0毫米。体色淡黄色至灰褐色,具黑刻点,背面金绿色。触角黄褐色,喙伸达第1腹节中部。头部侧缘有明显的弯曲。前胸背板有5个隐约的小黄点。翅褐色。腹面淡红褐色。卵长约1毫米,短圆筒形,灰白色,卵块最少为28粒,卵排列呈六边形。若虫似成虫,体小无翅,腹部背面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18毫米~23毫米,宽10毫米。黑色,密布刻点,并具黄斑。触角黑色。喙细长伸至第3腹节中部。腹部腹面中央有凹下的纵沟。卵长圆形,光亮,卵块通常12粒,排成四行。卵产在叶背,初产的卵淡绿色,近孵化时呈深黄色。…  相似文献   

15.
周强 《安徽林业》2004,(1):26-26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主要以幼虫危害园林观赏树种的韧皮部及木质部,在阜阳地区主要危害国槐,虫株率平均为60%,单株虫口密度平均为10头,最高可达20头。近年来,该虫有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势头。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28~33毫米,体宽9~11毫米,雌成虫体长33~39毫米,体宽11~13毫米,长方形,黑褐色,全体密被锈色短绒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暗。头部额高大,两侧弧形向内凹入,中沟直达后头后缘;复眼下叶很大,近方形;触角10节,第四节中部以上黑褐色,柄节粗短;第一节至第五节下侧有稀疏的细短毛;雌虫触角较身体稍短,雄虫触角较身体略长。前胸背板宽大,有不规则的粗皱突起,前后端两条横沟明显,两侧刺突发达,尖端尖税;鞘翅基部色较深暗,肩角向前微突,翅基1/5部分密布黑色光滑小刻点,第一至第四腹节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细毛斑;翅面平切,缝角及缘角均具有小刺,缘角小刺短而较钝,缝角小刺长而较尖。卵长椭圆形,长径2.0~2.2毫米,短径0.5~0.6毫米,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76毫米,前胸背板宽13毫米,体圆筒形略扁;头盖除口器框及上额深棕褐色外,其余部分均为谈黄色;前胸背板骨化区近方形,前...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74年开始对竹小蜂进行观察,经过三年多时间,初步摸清了竹枝小蜂发生发展的规律。竹枝小蜂成虫分为两种,以蛹越冬的成虫为黑黄色。体长雌虫8—9毫米,雄虫4—5毫米。触角肘状,三节构成,有细毛,足6只,每足3节,均有细毛。翅展7—9毫米,灰褐色,头部有明显皱纹,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18.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北方,以北京、济南、兰州、唐山、南京等城市发生严重。幼虫蛀食为害侧柏属、圆柏属及柏木、罗汉松、杉木等。双条杉天牛是国家确定的35种检疫对象之一,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形态特征:1.成虫扁圆筒形,鞘翅黑褐色,有两条棕黄色横带。头部黑色,向体前方伸出。口器朝向前下方。触角黑褐色、较短。前胸黑色,中、后胸腹面均有黄色绒毛。足黑褐色。腹部棕色,腹部末端微露于鞘翅外。2.卵椭圆形似稻米粒,长约2毫米,白色。3.幼虫体圆形略扁,初龄淡红色,老熟幼虫体长22毫米,乳白色无足,头颅黄褐色,无侧单眼。触角3节。4.蛹长20毫米-25毫米,淡黄色,触角自胸背迂回到腹面第2节,末端达中足腿节中部。二、生物学特征:该天牛在我国1年1代,少数2年1代,8月下旬在木质部化蛹,9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在被害树干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成虫多在羽化后14小时-22小时交尾、产卵。卵期7天-14天,自然孵化率很高。幼虫孵化1天-2天后蛀入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形成一条条弯曲不规划的扁平蛀道,蛀道内充满黄白色粪屑。受害树皮容易剥落,为害枝干一圈后,上部枝干即行枯死。三、防治...  相似文献   

19.
林间调查发现,高山榕盲蝽若虫及成虫以刺吸式口器群集于叶片取食,叶片被害处形成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受害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形成花斑,甚至全叶失绿变白。珠三角地区高山榕盲蝽发生普遍,该虫对高山榕株危害率达100%,叶片危害率高达80%以上。高山榕盲蝽自然种群性别比例为1∶0.33(237∶78)。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解剖榕盲蝽雌雄成虫发现:雌虫腹部较粗壮,腹部末端椭圆形,有少量刚毛分布。腹部末端有一细长"羊角状"黑褐色斑纹。雄虫腹部狭长,末端呈锤状。雄成虫腹部末端两侧对称黑斑间有一大一小倒三角形浅褐色斑。雄虫阳基侧突尖锥状。  相似文献   

20.
红椿尼小叶蝉(Nikkotettixsp.)是主要危害广东地区红椿幼树的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密集在叶片背面以及嫩芽、嫩梢吸食寄主汁液,为害严重时,可导致幼芽难以抽梢,嫩梢生长不良以及叶片提前脱落,严重影响红椿正常生长。据调查,红椿尼小叶蝉绿色,后翅白色透明,成虫尾节腹面末端两侧各有一簇白色的毛。在广东增城和佛冈红椿幼林中,幼树被害率高达100%,叶片被害率高达70%。红椿尼小叶蝉雌雄成虫主要鉴别特征是雌虫有明显产卵器,红椿尼小叶蝉自然种群成虫雌雄性比为1∶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