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盒种产茧量平均提高8.4%以上,盒种产值平均提高9.8%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蚕用工近50%,中秋、晚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同时,秋蚕合理间伐收获条桑,可有效控制桑芽萌发,基本上不影响次年春叶产量。  相似文献   

2.
春季株内间伐后 ,夏蚕期对春条留 60 cm施行剪条收获 ,对夏条施行疏条。中秋蚕期对夏伐条留取 60 cm剪条收获 ,对春伐条上部新芽进行疏剪。晚秋蚕期从第一次剪伐部位进行剪条收获。虽然夏秋条桑收获比片叶收获对产叶量稍有影响 ,但是收获用工却节省了三分之二。桑树株内均衡轮剪条桑收获与通常片叶收获产叶量相仿 ,但每公顷可节约收获用工 1 1 3个  相似文献   

3.
徐成美 《江苏蚕业》2009,31(3):24-2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收获技术和省力化养蚕操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各地蚕桑省力化的重要推广项目。据我们试验调查和各地应用表明,中晚秋条桑收获和传统的摘叶收获相比较,不仅桑叶收获工效提高2倍,节省喂蚕用工40%,而且第二年春期能增产桑叶5~20%。  相似文献   

4.
春季株内间伐后,夏蚕期对春条留60cm施行剪条收获,对夏条施行疏条。中秋蚕期对夏伐条贸取60cm剪条收获,对春伐条上部新芽进行疏剪。晚秋蚕期从每次剪伐部位进行剪条收获。虽然睡秋条桑收获比片叶收获对产叶量稍有影响,但是收获用工却节省了三分之二。桑树株内均衡轮剪条桑收获与通常片叶收获与通常片叶收获产叶量相仿,但每公顷可节约收获用工113个。  相似文献   

5.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用多层片叶平面育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费工费力,不能适应规模养蚕发展的需要.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是养蚕技术的一次革新,是省力化养蚕的核心内容.五龄蚕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省工省力节本,好养优质高效"的目的,每个劳力一般可养3~4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6~8张种,养蚕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的成本.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至今在各地推广应用面很低.笔者根据近几年来该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总结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晚秋蚕条桑收获技术和条桑养蚕技术两个方面阐述了晚秋蚕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并简要阐述了晚秋省力化养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姜德义 《蚕桑通报》2009,40(1):36-38
5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多层片叶平面育,5龄蚕期间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还得起早带晚,费工费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蚕生理发育特点,海安县在改进提高春蚕5龄期新梢斜面育的基础上,着力试验研究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技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操作技术规范,实现了秋蚕5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简称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劳动力发生转移,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工本,提高经济效益己成必然趋势。传统的养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一些新的养蚕技术便应运而生,全年条桑育取代传统的片叶养蚕、自动上蔟取代拾蚕上蔟等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近年来泾县桃花潭镇晚秋蚕饲养大力推广条桑育、蚕台育等饲养方式取得成功。1晚秋大蚕条桑育、蚕台育的意义1.1有利于提高养蚕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1)湖桑中晚秋水平剪条收获与片叶收获相比,工效提高2.2倍;条桑育给桑用工比片叶育节省40%以上;条桑收获后翌春产叶量此片叶收获增产6—26%。(2)中晚秋水平剪条收获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较好,翌春增产桑叶显著。剪条程度以剪除枝条总长度4/10左右为度(代替冬季剪梢)。(3)长势中等(每亩年产叶量1250公斤左右)和较好(每亩年产叶量2500公斤左右)的桑园虽中晚秋条桑收获均有上述效果,但长势好的桑园在9月下旬收获,枝条顶端留叶6片时,翌春增产26%,效果显著。长势中等的桑园收获后枝条顶端留叶4片效果较好。但无论哪类桑园,剪伐收获时枝条不留叶的翌春产量比对照区(常规片叶收获)下降11~14%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市二秋饲养量逐年增加,约占春蚕发种量的140%左右,饲养量多的农户普遍感到劳力紧张,大蚕期尤为突出。为了节省劳力,我们于1990年开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的中晚秋蚕期剪梢收获技术。1992年江安区的两个蚕桑重点乡的推广面达16个村、1500户农户、167公顷(2500亩)桑园面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掌握好剪梢收获技术要领1、剪梢时间要适宜考虑翌春增产效果,结合我市的养蚕布局(二秋发种都在9月10日前)、大量用叶时期,一般掌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翌春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养蚕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紧缺已成为江苏省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解决养蚕中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大蚕期采桑问题,对现有嫁接桑不同夏伐形式、不同收获方式的桑叶产量及养蚕工效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大蚕用叶条桑收获模式比片叶收获模式每667 m2桑园桑叶增产414.6 kg,增加了16.5%,条桑收获模式比片叶收获模式养蚕工效提升1.0倍以上,提出了嫁接桑的全年大蚕用叶春、夏、秋3季条桑收获模式。嫁接桑的全年大蚕用叶春、夏、秋3季条桑收获模式具有操作易、投入少、省力多、工效高、效益好的特点,为新时代稳定蚕桑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的蚕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降低养蚕生产劳动强度,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养蚕成本,就成了蚕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养蚕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的就是5龄阶段.不但天天采叶喂蚕,而且要天天除沙,上蔟时熟蚕要一条一条地捉.由于劳力紧缺,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日渐严重.为了稳定蚕业生产,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试探,采用固定蚕台育,5龄期不除沙,上蔟不捉熟蚕,让其自行结茧获得成功,受到了养蚕大户的欢迎.为了让这一成果得到健康有序的推广,笔者就相关技术谈谈初见.  相似文献   

13.
秋蚕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技术措施之一,具有节省时间、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该项技术于1997年秋季在我镇爱国村二组王其明家进行秋蚕条桑收获、条桑养蚕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200多户开始使用,并在全镇逐步推开。1条桑收获技术与要求1.1剪伐时间 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宜在9月25日后剪伐。因而收蚁时间不宜过早,掌握在9月7日以后,5龄大批用叶时间要计划好。1.2留叶数量 如东台只养一期秋蚕,收获时枝条上叶子多,剪伐时可只剪条,暂不去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养蚕的省力化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对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全年条桑育而迅速地普及了的多次养蚕,因桑叶的多次收获技术,桑园管理的省力化,机械化等引起了枝枯,株枯,病虫害株和其他病株在各地发生.在条桑育这一养蚕方式中,晚秋蚕期条桑的中间采伐是不可缺少的,使枝枯性病害尤其是本病的发生变得更加容易.另外,与夏蚕和初秋蚕  相似文献   

15.
《广西蚕业》2000,37(3):54-54
1 划片采叶 计划中秋或晚秋蚕五龄采用条桑饲育的蚕户,要划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桑地作为小蚕期用叶 ,其余部分桑地小蚕期不采叶,使枝条中、上部留有叶片,以便剪取桑条时留叶位次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随着中秋蚕饲养量的减少,晚秋蚕饲养量的大量增加,十分有利于晚秋蚕大蚕条桑育的推广。于是,我们先后选择了蚕桑重点地区的王店镇裘亚琴和新塍镇的诸万祥户开展试验,2015年裘亚琴一个人养了7张晚秋蚕,张产达到42.5 kg,诸万祥在外面打工,还养了3张晚秋蚕,张产达到44.5 kg。经过近5年试验认为,晚秋蚕大蚕条桑育主要好处:一是采叶快,给桑省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二是桑叶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7.
室外大棚斜面条桑育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实 《江苏蚕业》2002,24(1):31-32
1 优点 (1)省工省时:节省摘叶劳力和时间50%;节约桑叶5%;节省养蚕设备80%。(2)操作简便:新桑条梢叶直接放在蚕座上喂蚕,重点是5龄期每天不用除沙。(3)桑叶新鲜:新梢条带叶养份不易流失,桑叶失水率低,壮蚕提高食下率。(4)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新鲜,残桑、蚕沙的不良气体易挥发,蚕座环境卫生;(5)病蚕传染少:5龄期易发蚕病,因是条桑育,病蚕爬持力下降,病蚕、蚕粪从条与条之间下跌,很少通过病蚕、蚕粪、桑叶传染给健康蚕。(6)养蚕张数:壮蚕期一个劳力可负担2-3张蚕种。(7)蚕茧量高:张单产茧…  相似文献   

18.
桑园省力化管理对桑叶产量及工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省力化的桑园管理方法对供试的8个参试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劳动工效。结果采用省力化收获法—全年条桑收获法和省力化施肥法—全年两回施肥法有粤桑1号、粤桑10号产量比全年叶桑收获法提高2.9%和7.1%,有69×伦 109、60×851两种收获法产量相仿,塘10×伦109、桑抗7号、抗青10号则全年条桑收获法的产量比全年叶桑收获法的低,在三种收获法中以上三造采叶下三选收条桑产量最低;工效方面,全年条桑收获法比全年叶桑收获法节省用工83.5%,比上三造采叶下三造收条桑节省用工63.4%,全年两回施肥法比造桑造肥法节省用工32.9%。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栽植的桑树大都是从江、浙引进的湖桑品种(湖桑32号),翌春桑树"抽干"严重,干枯率达60%以上,甚至地上部分干枯而不能养成丰产性树型.桑树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667m2产茧仅20kg,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所以春季桑树"抽干"成为桑园栽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年饲养春蚕、早秋蚕与晚秋蚕,而晚秋蚕的饲养量约占总量的2/3,养蚕仍片叶育,费工,劳动强度大.春季农忙劳力紧张,桑树的春伐受到影响.本试验采用桑树秋季剪伐,使秋伐后桑芽不再萌发,并结合条桑收获养蚕--条桑斜面一日二回育试验,旨在减轻或防御春季桑树"抽干",达到养蚕省力化,为宁夏蚕桑生产高效益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为发展蚕业生产,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是革新技术的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花劳力较多的环节,致使成本提高,影响蚕丝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我省蚕区,上簇技术处理多采用蜕皮激素作催熟剂,使老熟蚕一致,可节省一些捉熟蚕的用工。但节省劳力还不够显著。因此,一些劳力不足的蚕户,由于劳动强度繁重,常常因捉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窝边茧”增加,影响了蚕茧的质量。为改良当前的上簇技术,达到省力化养蚕的目的,我们进行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生产中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