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棉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条件适宜时常大面积暴发,使棉花、玉米、花生、豆类、蔬菜、花卉等生产损失严重。由于长期采用化学防治,已使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尽管转基因棉的大面积种植暂时缓解了棉铃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发展,但在棉花生长后期,由于Bt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常造成3、4代棉铃虫发生严重,仍需进行药剂防治。基于目前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禁用政策,急需筛选出一些适合目前种植背景,对棉铃虫高效、低毒并对天敌安全的农药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棉铃虫防治药剂品种单一、多次重复使用,造成棉铃虫对某些常用药剂产生抗药性,以及假冒生物农药充斥市场的问题,维护棉田生物多样性和天敌种群数量,我们在农一师十二团开展了棉铃虫防治新型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我们选用新疆棉田常用杀虫剂及一些新型生物药剂共13种,对其防治棉铃虫的效果及对天敌(七星瓢虫)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防虫效果好,又对棉田天敌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药剂品种,为生产中防治棉铃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药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经济实惠且对棉铃虫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笔者对常用的几种防治棉铃虫药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通过毒性测定,各药剂对棉铃虫天敌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棉铃虫是本地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尽管近年来棉花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种植棉花仍是广大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抓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对提高棉花产量,保护广大棉农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气象、种植业结构变化等因素对棉铃虫的重发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以期为有效遏制棉铃虫的重发态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新疆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为害棉花的叶、花、蕾、铃等部位,严重时造成棉花减产超过60%以上.化学农药是防治棉铃虫的有效方法,如有机磷类杀虫剂一直是防治棉铃虫的主要品种,但是这类杀虫剂多数具有较高的残留,对人类健康有影响,同时对环境污染也很大.调查发现长期使用棉铃虫易对其产生抗性.为了寻找高效环保型的新药剂,我们选择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棉铃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从而探索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光耀 《种子》2005,24(2):78-79,90
聊城地处鲁西北,是山东省重点棉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气候、品种等的变化,棉花病虫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棉铃虫、棉蚜等病虫害的发生减轻,而棉象甲、棉盲蝽、棉花生理性早衰等逐渐加重.防治棉花病虫害主要有农业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诱杀成虫、人工捕杀、科学用药等措施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丙溴磷杀虫剂中等毒性,被列入无公害农产品推荐使用品种。主要登记防治棉花棉铃虫。瑞士诺华有限公司在我国登记同类产品商品名称库龙原药、库龙50%乳油,用于防治棉铃虫用量(有效成分)562.5~937.5克/公顷;赛立克50%乳油登记防治甘蓝菜青虫,用量(有效成分)375~750克/公顷;多虫清44%乳油(库龙+氯氟菊酯复配)登记防治棉花棉铃虫、红铃虫、棉蚜。国内企业于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螨克乳油1000倍、1.8%害极灭乳油4000倍、15%哒螨灵乳油3000倍、25%托克尔可湿性粉剂1000倍的防治效果在77.38%~84.18%之间;杀螨剂单用及与杀菌剂混用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一次施药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并提出在水稻圆杆期至破口期喷施2~3次杀螨剂,以种植抗螨品种和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棉花棉铃虫危害呈加重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棉铃虫危害加重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为害 ,对消菌灵、甲霜灵锰锌等 9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 2 0 0 2年 7月 13日 - 8月 6日在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脱毒中心制种基地进行 ,该区为重要马铃薯产区 ,也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严重的地区。1.2 供试品种中甸红 ,为感病品种。1.3 供试药剂及用药量代号  供试药剂        小区用药量S0    清水对照        ———S1    15 %消菌灵 5 0 0倍     5 .1gS2     5 8%甲霜灵锰锌 4 0 0倍   6 .4gS3     72 %霜霉疫净 80…  相似文献   

12.
采用0.5g/kg山梨酸钾、1mL/kg乙醇和10%大蒜提取液分别对"合作88"、"云薯401"和"紫云1号"三个马铃薯品种的种薯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低温(5℃)和常温(冬季室温10~20℃)下贮藏90d,研究三种药剂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贮藏期间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品种的耐贮藏性与品种特性有直接关系,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三个马铃薯品种之间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合作88"耐贮性最好,发病最轻,"云薯401"次之,"紫云1号"发病最重;乙醇和山梨酸钾处理对三个品种马铃薯的贮藏病害均没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大蒜提取液对"云薯401"的常温贮藏期间大种薯的病害防治有一定的效果,而对"合作88"和"紫云1号"马铃薯的贮藏病害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六师共青团农场以棉花种植为主,由于种植作物单一,6~8月份气候极适宜棉铃虫的繁殖,造成棉铃虫危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共青团农场棉铃虫的爆发原因,并简要概括了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抗虫棉花品种(系)的鉴定,选育,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的暴发危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生产上急需在综合防治中利用棉花自身的部分抗虫性抵御害虫的侵害,提高植棉的综合效益。本文从棉花种质(材料)的外部形态抗虫性,生理生化抗虫性,外源性抗虫基因导入等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棉花品种(系)的抗虫性鉴定,选育及其研究进展和生产应用现状。还针对抗虫棉研究与利用中存在若干问题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 转Bt基因抗虫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而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自身能产生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抗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了植棉成本,减少了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受到了普遍欢迎。但是,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繁多,不同品种之间抗虫性差异较大,加之宣传误导,棉农认为"抗虫棉"就是"无虫棉",不需要用药防治,结果导致部分抗虫棉抗性差、棉铃虫发生较重、非靶标害虫严重发生的现象。针对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蔬菜线虫病已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对于蔬菜线虫病的防治,除了轮作换茬、合理施肥、高温闷棚、日光曝晒、培育无病种苗或选用抗耐病品种等一些常规农业防治措施外,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仍是不可或缺的防治方法。据了解,目前各地不仅有不少蔬菜生产者在蔬菜线虫病防治药剂的选择使用上存在盲目性,往往只看重防治效果,而不管药剂的毒性高低和是否进行了登记等情况,甚至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在指导生产时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一下关于蔬菜线虫病防治药剂使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霜霉病和疫病发生为害上升。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是控制霜霉病和疫病流行最重要的方法,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用药防治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生产上仍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应切实抓好以下措施,控制病害发生。 1.合理轮换用药。当前防治霜霉病、疫病的常用药剂有甲霜灵、乙磷铝、杀毒矾,由于使用多年,病原菌已对上述药剂产生抗药性,从而造成防效下降,要提高防病效果,就应做到药剂轮换使用,避免连续使用单剂,提倡使用复配剂,如甲霜灵锰锌、霜脲锰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为了探讨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对不同供试药剂进行试验。二、供试品种及药剂1.棉花品种:中棉352.药剂品名:A、辉煌菌诺(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9.
<正>棉铃虫是多食性害虫,不仅为害棉花,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番茄、辣椒、芋头等作物和牵牛花、葎草等杂草(柏立新等,1997)。近年来虽然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但由于玉米面积稳中有升,玉米上棉铃虫发生普遍,导致棉田3、4代棉铃虫发生数量明显上升。笔者通过对东台市玉米上棉铃虫多年的调查,掌握了其发生现状,并与棉田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探析其对棉田棉铃虫测报与防治的影响。一、玉米田棉铃虫发生现状1.为害周期较长多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棉铃虫常  相似文献   

20.
农一师垦区80年代中后期,棉铃虫发生轻微,进入90年代,尤其是1992年以后,棉铃虫为害逐年加重,近两年回升速度很快。这是因为当前有许多对棉铃虫种群发展的有利因素:棉花品种及生长状况,棉花面积大及棉花茬地冬翻面积小的矛盾,蜜源和棉花生育期,大气候和小气候等。正因为有了上述因素,所以在农一师垦区若遇暖春,越冬代羽化进度快,后期高温配合适合降雨的年份,在当前棉田这种生态状况下,2、3代或者3、4代棉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