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中异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葛根中的异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葛根素为对照品进行了葛根及其木质部、韧皮部、浸膏中内酮的含量测定;以吸附树脂法进行了黄酮的分离。并用主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先以适当溶剂提取总黄酮,残渣再提取淀偻,总黄酮回收率淡75-86%,淀粉得率为13-20%;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的提取物中含75%以上的葛根素;木质部总黄酮含量较高,在提取总黄酮时应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葛根中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UV、LLC对葛根不同部位中总黄酮与葛根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以峨眉葛块根含量最高,达7.23%,野葛叶含量最低,仅为1.00%;葛根素的含量以峨眉葛块根最高,达4.06%,野葛叶最低,仅为0.103%。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静态吸附容量和洗脱效果的选择,从10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确定出最适于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分离的XDA-5树脂。研究了用该树脂吸附分离杜仲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杜仲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最佳分离工艺为:上柱液pH值为2-3,静态吸附时间8h,绿原酸最佳洗脱剂为10%~15%乙醇溶液,黄酮洗脱剂为50%-70%乙醇溶液,流速为每分钟流出液体积相当于吸附剂体积的8%;2)10%~15%乙醇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其固形物得率为4.85%,绿原酸含量为36.65%;3)50%~70%乙醇洗脱液经真空浓缩后,其固形物得率为4.98%,总黄酮含量为28.34%。  相似文献   

4.
以水竹叶为原料,采用水浴和超声波两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竹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50℃,提取时间2.0h,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20(g:mL,下同);总黄酮得率1.6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为:2.0g水竹叶,超声波作用时间30min,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15;总黄酮得率为1.27%。影响得率的因素为:超声波作用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AB-8树脂对总黄酮纯化具有较好效果,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是较好的解吸剂。  相似文献   

5.
荔枝叶黄酮提取及其含量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沸水提取荔枝叶,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然后用80%的乙醇洗脱,对荔树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对提取出的黄酮进行水解,用高压液相色谱进行标准品对照分析,首次发现其黄酮甙元为槲皮索和山奈酚,并利用HPLC检测其含量。试验表明叶中总黄酮含量为0.49%。  相似文献   

6.
亚临界水提取协同大孔树脂纯化杨树芽总黄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临界水提取-大孔树脂纯化联用技术对杨树芽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以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的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水对杨树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从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总黄酮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总黄酮静态和动态吸咐以及解吸效果。结果表明,5 MPa下亚临界水提取杨树芽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80℃、提取时间10 min、液料比30∶1(mL∶g),总黄酮的粗品提取得率为11.83%,纯度为13.16%。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HP-20树脂分离纯化杨树芽总黄酮,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确定应用HP-20树脂吸附分离杨树芽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为4 g/L,流速为60 mL/h,pH值为2~3,此时吸附量为42.69 g/L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解吸率为93.91%,经纯化后总黄酮的纯度为49.28%。  相似文献   

7.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用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浸提获得粗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60%。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  相似文献   

8.
荔枝叶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不同生长周期的荔枝叶,采用沸水提取荔枝叶黄酮,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然后用80%的乙醇洗脱,对荔枝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利用HPLC检测其含量。实验表明荔枝叶总黄酮在发芽阶段含量最高(1.56%),开花至果实采摘期趋于稳定(0.12%~0.18%);槲皮素与山奈酚含量的比值在发芽阶段最大;在开花至果实成熟期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银杏营养器官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银杏营养器官测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依次为:芽〉叶〉根〉枝;吸收根〉根皮部〉根木质部;实生苗顶芽〉侧芽,而嫁接苗则反之;一年生长枝上、中、下枝段黄酮分布呈现出高-低0高的变化规律;各枝段的皮部均大于木质部;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短枝上的叶,一年生枝上、中、下枝段上的叶黄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芽、叶、根和枝黄酮含量依次为:4.75%、4.04%、2.14%和1.94%。研究中还对银杏营养  相似文献   

10.
对配合使用酸法、碱法以及加热法提取刺槐叶蛋白的工艺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叶蛋白的提取条件为:常温下料液比为1∶5,pH值为7;刺槐叶蛋白的分离条件为:温度为60℃时,沉淀分离得到叶绿体蛋白,调节pH值为10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I,调节pH值为2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质I;刺槐叶蛋白产品的干燥条件为:50~70℃条件下真空干燥.采用此工艺提取刺槐叶蛋白得率为4.7%,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为50%~80%,原料总氮提取率为75.9%.  相似文献   

11.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素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葛根中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葛根黄酮的制备、葛根黄酮饮品的稳定性及极端条件的破坏性、葛根黄酮饮品口感及感官指标、葛根黄酮饮品生产工艺等。结果表明:与泰国葛根、粉葛等相比,湘葛一号葛根中葛根素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较高。不同浓度乙醇提取葛根总黄酮,以65%乙醇提取效果最好。湘葛一号天然葛根饮品的制备过程中,低浓度(21.6 mg/500 mL)、中浓度(216 mg/500 mL)饮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葛根黄酮均无明显变化,含量稳定;高浓度(360 mg/500 mL)饮品葛根黄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稳定性稍差;中、高浓度饮品葛根黄酮高温易氧化变色,低温易沉淀析出,故低浓度饮品稳定性最佳。在各浓度葛根饮品中,每500 mL含葛根素100 mg及以下的葛根饮品颜色透明清亮;每500 mL含葛根素2.16 mg等低浓度的饮品与纯净水无明显口感差异,21.6 mg级别的饮品口感微苦,并有一种清凉感,适合饮用。  相似文献   

12.
葛根渣固态发酵产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粉提取工艺中形成的废弃物葛根渣含有一定量的异黄酮。以葛根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黑曲霉菌株的固态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和内切-β-葡聚糖酶(CMC酶)破坏细胞壁的纤维结构,促进异黄酮的溶出。优化后的固态发酵培养基由70%葛根渣和30%麸皮组成,含水量70%。在30℃下发酵120h,总异黄酮提取得率为常规醇提法的1.82倍。HPLC图谱显示:固态发酵后大豆苷元的含量下降,而糖苷型异黄酮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葛根素含量为每克葛根渣含3.97mg,比常规醇提法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银杏营养器官测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依次为:芽>叶>根>枝;吸收根>根皮部>根木质部;实生苗顶芽>侧芽,而嫁接苗则反之;一年生长枝上、中、下枝段黄酮分布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枝段的皮部均大于木质部;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短枝上的叶,一年生枝上、中、下枝段上的叶黄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芽、叶、根和枝黄酮含量依次为:475%、404%、214%和194%。研究中还对银杏营养器官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静泽  王淑萍  白淑芳  陈虹 《沙棘》2009,22(2):32-34
【目的】研究配位吸附树脂在非水体系中对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吸附情况。【方法】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考察树脂的吸附性能,选择对黄酮类成分吸附效果最佳的配位吸附树脂,对沙棘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HPLC法测定沙棘黄酮的含量。【结果】配位吸附树脂在环己烷体系中吸附作用较好,动态吸附饱和吸附量为33.16-g/g;以5%HAc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消耗10BV溶剂洗脱率为93%;经过3次重复实验树脂吸附量及洗脱率基本没有变化。【结论】经配位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后沙棘提取物中黄酮纯度由14.93%提高到55.74%,起到纯化精制的目的。树脂不需要再生,连续使用吸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蜂胶及其产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聚胺柱层析,利用分光光度法,对中国蜂胶及其产品蜂之宝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定波长510nm,测定结果:蜂胶中总黄酮含量为52.47%,回收率为97.55%〈蜂之宝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为44.30,回收率为100.78%。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合成分子印记聚合物以实现葛根素的高效分离。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使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对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构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采用UV、IR、1HNMR一系列光谱学分析了分子印记聚合物形成的机理,通过固相萃取考察了聚合物对葛根素的选择性能。该分子印记聚合物对葛根素具有高度选择性,一次性处理葛根素的回收率达到78.0%,纯度可达到86.5%。为从葛根中高效分离富集异黄酮活性成分葛根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皮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探索桂皮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较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桂皮与乙醇溶液比i:16(g/v),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h,总黄酮得率为1.27%。  相似文献   

18.
竹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丁为对照,竹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破碎提取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超声波脱色,大孔树脂Diaion HP-20吸附分离纯化竹叶总黄酮提取物.结果表明,20 g竹叶粗粉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0%(体积分数)乙醇做溶剂,液固比为10:1(mL:g)提取1次,5 min.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进行分离富集,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5mL/min,收集并减压浓缩各洗脱部分的总黄酮提取物,精制后的总黄酮纯度可达7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率及解吸率的测定,确定最佳型号树脂;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确定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竹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吸附量大,易于洗脱,纯化分离效果好。获得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柱溶液pH为5.0,以1.0mL/min的吸附流速上样,用4倍床体积的60%乙醇以1.5mL/min洗脱速率洗脱。该工艺生产的竹叶黄酮纯度达到54.16%。  相似文献   

20.
林檎叶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时期林檎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各种条件试验,探讨了黄酮粗产品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林檎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在1.5 ̄3.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