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双修"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绿道建设在城市双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城市双修的视角,从生态修复、功能激活以及慢行系统构建方面阐述绿道的作用和意义;列举新加坡绿道建设的成功案例加以借鉴,并以成都为例进一步阐述"城市双修"视角下的绿道建设应该注重增强绿道连通性、城市功能产业带动以及居民的可达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蓄滞洪区生态修复为核心,分析"城市双修"理念,提出"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蓄滞洪区生态修复途径,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和生态体系建设,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城市双修"与河流景观的关联,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如何融入"城市双修"相关概念,如何开展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同时对河流景观规划思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街道景观空间冷漠、缺乏参与性的环境现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探讨了街道空间互动性构建的方法,以此唤起社会提高对人性的关注度,加强大众精神要素与城市设计的紧密联系,打造具有人性关怀的街道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近两年旧城改造过程中轰轰烈烈的街道景观整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市永丰北路-永丰路-望京路-长春路景观整治,解决"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旧城街道景观的整治"这个现阶段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城市双修理念及技术方法,分析燕郊行宫村的历史变迁、地域文化和现状问题,提出在当今环境中,利用城市双修理念对燕郊行宫村的改造策略,并通过此次研究,为与行宫村相类似的"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探讨昆山城市边缘区域滨水闲置用地问题,分析"城市双修"与其关系和意义,提出昆山城市边缘区域滨水闲置用地的景观设计原则;并结合昆山吴淞江滨江绿地生态修复实例,从近期生态修复和远期场地建设的角度,分析昆山城市边缘区域滨水闲置用地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城市建设带来的种种问题已使得许多街道空间变得毫无活力,如何重塑街道空间的活力,从而激发整个城市的活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此为前提,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总结出城市街道空间的几点活力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研究城市街道活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建筑、街道与城市空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发展可持续概念城市时起着重要作用。建筑界定街道,建筑、街道反复组合构建城市肌理,联系人的行为挖掘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修项目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其中一个子项,如何以全方位视角去尽可能多地统盘把控项目。将以"磐安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实践为例,浅谈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景观设计思路,通过景观设计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与植被。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建设中,街道是城市空间感受的第一张名片,其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相似的国内外优秀街道案例,总结归纳街道设计的方法与景观化处理方式以及对街道景观、生态技术应用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查阅、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导街道与空间节点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袁敏 《现代园艺》2021,(2):118-120
街道是串连城市各个节点的载体,是城市中的线性景观。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街道是城市不同基质和斑块之间的廊道,提升街道景观风貌不但有利于优化城市整体视觉效果,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态格局的构建。以街道为基本单元,聚焦于评价城市空间形态质量的关键指标--活力,以聊城市东昌路为例,对其街道活力及可能受到的空间影响因素做出量化评价,分析活力对于街道和城市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基于研究成果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与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黑臭水体、马路拉链、城市内涝问题越发凸显,城市更新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有效缓解城市的无序扩张问题,推动城市向生态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城市双修”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和认可。从“城市双修”概念着手,总结“城市双修”理论的应用原则,分析公园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城市双修模式应用的建议,以期能够为现代城市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行道树与城市街道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街道的环境影响着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性。行道树作为构成城市街道具有生命特征的重要要素,影响街道的环境。本文主要探讨行道树对街道环境的作用以及影响行道树对街道产生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需求。在"城市双修"理论及相关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科学的优化,完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解决城市河道生态问题,对弥补城市生态功能不足有着重要意义。以"城市双修"理论为背景,经实地调研和使用人群需求进行调查,结合ENVI、Arc GIS及e Cognition Develope对现状绿地进行分类分析,归纳白浮泉湿地公园存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景观提升策略,力求恢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满足,居民实际使用需求,弥补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历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种种城市问题,"无为"设计思想为其提供了线索与出路。本文以"无为设计"的思想理念为核心,引出其在"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领域的共通点,以及其在规划设计应用上的可行性,为今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双修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市被列入双修试点名单。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修复以及构建优质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绿地景观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水平和城市双修的结果。文章主要从乐盐组团绿地景观构成着手,通过对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指数等的计算,为乐清市中心区乐盐组团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街道边缘空间的形式以及与人的行为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街道空间的设计要点,将这些要素与人类行为的预见相结合,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海岸线发展和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海岸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我们必须要把海岸线的生态开发和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构建问题重视起来。近几年,我国开创了"城市双修模式",以此来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城市双修是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方法。是构建健康、美丽城市的前提条件,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和修复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海岸线和河岸线以及山体的修复。通过对红岛南岸线生态恢复的研究,以便给相同特征的海岸线恢复项目提供参考数据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小尺度公园是城市中对市民开放的小型绿地空间,服务于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单个小尺度公园建设可改善城市区域内环境,而分布在城市中各个地点的小尺度公园相互交织,从而能提高城市整体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以镇江市京口区为例,分析总结小尺度公园分布、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小尺度公园设计应突出对城市中生态景观的修复和以更新织补的方式完善和修补城市空间,以期能为类似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