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境要求以艺术构图手法与生态学原理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植物景观,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在公园、居住区、休闲广场等绿地中与其它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不同类型的花境植物景观。本文结合华南地区花镜营造以及实践进行分析,为整体设计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植物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根据植物造景的相关理论,对成都翡翠城小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对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各类绿地植物造景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包括中心区域绿地、宅旁区域绿地、组团区域绿地、道路绿地和其他空间绿地等景观空间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及造景模式,并对造景手法从生态效应、美学观赏、构筑空间、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总结出成都市现代居住小区环境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变化最为丰富的要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不同类型的植物,通过丰富的配置形式及不同的季相变化,能够营造出各式各样的景观效果,构造出不同变幻的景观空间。随着季节的不断轮回,季相景观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变化来予以实现。以福建厦门市为例,分析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效用,并细致探讨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塑造多样化的植物季相景观,丰富园林景观内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沿河公园及绿地对附近居民提供休憩、运动、聚会等功能活动,通过对沿河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人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的植物景观是如何通过品种及林缘空间来创造的,以及不同植物景观会给人群带来怎样的行为活动及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而森林公园路侧绿地是其重要的景观节点,本文以景山公园路侧绿地为例,通过对不同类型路侧绿地的植物配置的分析,讨论植物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阐述植物景观空间的内涵、空间类型及影响元素,对新乡牧野公园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指出牧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类型比较丰富,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较为合理,对类似气候城市中其他绿地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方园艺》2021,32(5)
植物景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植物认知和应用经验,是传统村落景观的绿色基地,兼具地域性与民族文化性。研究对桂林灵川19个传统村落进行植物景观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桂林灵川传统村落村域范围内常见植物共81科,202种;植物景观的基本格局从外到内分布为:生态型植物景观--生产型植物景观--生活型植物景观。桂林灵川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加强绿地斑块之间的联系,构建稳定的生态绿地网络格局;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形成地带性村落景观;加强古树资源保护,传承植物文化景观。研究成果对建设美丽乡村景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合肥市35个公园142个样方,从植物种类构成、物种来源、植物丰富度、多样性等方面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公园绿地共有植物84科173属224种,其中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210种。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乔灌草搭配合理,植物层次类型多样,群落较稳定,景观季相变化显著;但不同公园差异较大,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单一;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使用了较多的外来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10.
许凤红  张晓燕 《现代园艺》2013,(18):140-140
植物造景是根据植物本身,通过配置成为画面,供人们欣赏。本文对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的主题、适宜、时效、经济四大基本原则及不同绿地类型植物配置作了阐述,并对易门县城区绿化植物配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妙 《现代园艺》2023,(10):86-87+90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植物种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绿地面积缺乏、绿地功能单一等问题,更担负着建设美丽、生态、文化多样性的新型乡村使命。因此,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在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指导原则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乡村本土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合理营造乡村植物景观,以改善乡村土地及农民居住环境,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通过对衡阳市园林中公众性最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道路绿地的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衡阳道路绿地应用植物品种状况,并运用植物、艺术、生态、地理等学科知识总结各绿地类型植物造景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衡阳道路绿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长沙市具有代表性的桔园立交桥、树木岭立交桥、四方坪立交桥、涧塘立交桥和罗家嘴立交桥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通过不同仪器测定桥面、桥下、立体交叉岛绿地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粉尘含量等指标,深入分析得出适合不同空间的植物类型,为立交桥植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不只满足于景观效果良好的"袖珍绿地",更多地是渴望能够"绿地敞开,进去活动"。所以,绿地建设要从规模效益出发,建设成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交往、健身的活动场所。园林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包括人工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也包括对环境中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本文主要介绍钱资湖景观工程(一期)项目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来营造泛舟湾、乐活园、紫薇洲广场、沁芳园、爱情园5大主题城市公园的景观场景。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园区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配置质量的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上海世博园区景观风貌与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在对上海世博园区的广场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江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上海世博园区气候环境及功能要求的植物配置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世博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新福绿地"广场是宝鸡市为北坡滑坡区移民安居示范新区配套建设的公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采用中外造园手法,充分挖掘宝鸡市地域文化内涵,与植物文化有机融合,突出"新福绿地"的景观文化主题,体现绿地景观、文化展示、居民休闲、防灾避险四大功能,为安置移民营建一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7.
探索乡土植物与新疆兵团城镇绿化的关系,分析乡土植物的特性和配置方式。为突出乡土植物在兵团城镇道路绿地中的营造价值,针对不同道路绿化类型,提出多模式的乡土种植策略,营造具有兵团城镇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介绍道路绿地及其植物选择要求,分析了鹤壁道路绿地的状况和特点,并根据绿化现状,探讨了道路绿化中不同景观层植物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景观效益角度切入研究乡村景观建设的可用性和有益性,避免景观的浪费和无用。在分析河南省域乡村景观类型及地域特色基础上,构建适合各种乡村类型的景观规划建设模式,解决"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难题,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的乡村景观效益模式,带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相似文献   

20.
以柳州市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分析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要素,从交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三个方面,选取了交通服务、适应性、观赏性等11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交通功能B1(0.4577)生态功能B2(0.416)景观功能(B3)0.1263;指标层的前五位分别为植物的交通引导功能C1(0.3051)植物的适应性C4(0.1772)植物的遮阴功能C2(0.1526)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C6(0.094)植物种类多样性C3(0.0866);利用模型对柳州市道路绿地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影响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要素,为今后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