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产后缺乳很常见。症以泌乳期乳房皱缩,泌乳下降或乳房胀大而乳汁不通,排乳甚少或无乳为主要特征。本人近5年来,辩证治疗32例,除3例效果不明显外,29例治愈。现将治疗情况归纳整理如下。1证候分类①气血虚弱型。主证:被毛粗乱无光泽,体瘦小,乳房皱缩,挤压无乳。可视粘膜淡白,四肢凉。病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良,多胎高产,耗伤气血,或慢性疾病,脾胃虚弱,运动无力或产后大出血以致气血亏损。②气血瘀滞型。主症:精神食欲无变化,乳房肥大,触之坚实,无热痛,乳汁少,母仔骚动不安。病因:能量饲料搭配过多,运动不足…  相似文献   

2.
缺乳症在母猪产后或哺乳期常有发生。近年来,笔者用“通乳散”或“下乳涌泉散”加减,结合肌注催产素、安钠咖,治疗母猪缺乳症23例,其中气血虚弱型16例,气血瘀滞型7例,均获满意疗效。(一)辨证与治法1.气血虚弱型:主症为体瘦毛焦,结  相似文献   

3.
哺乳母猪缺乳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形成“奶僵”,甚至死亡。我市农户饲养母猪,由于饲料单调,管理不善,以及大龄母猪偏多,致使产后缺乳者达30~40%。笔者根据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母猪产后缺乳57例,治愈54例,疗效达94.7%。(一)病因分析乳汁乃气血之精微化生而成。而气血的产生又赖于脾胃水谷精微物质的化生。因此,营养不足、气血虚弱或气血瘀滞均可导致缺乳。1.气血虚弱:多因饲养管理不善,营养  相似文献   

4.
缺乳症是母畜在泌乳期因非乳房炎而引起的乳量逐渐减少或完全无乳的病症。各种家畜都有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 ,将对幼畜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缺乳的原因多由气血虚弱、瘀滞所致。笔者根据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预防、治疗牛、驴、猪、羊的缺乳症 186例 ,治愈 182例 ,有效率达 97.8%,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病因病机1.1 气血虚弱型营养不足 ,体质瘦弱 ,劳役过度 ,全身性疾病 ,使脾胃虚弱或分娩失血过多 ,气随血耗 ,导致气血双亏 ,使乳汁生化无源。1.2 气血瘀滞型乳腺发育不全 ,内分泌机能紊乱 ,受到惊吓 ,仔畜死亡 ,变更挤奶时间、场所…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乳汁分泌很少甚至无乳,称为缺乳或无乳综合症。临床上一般分为气血虚弱型,经络瘀滞型,产后并发症引起缺乳。以夏季发病较多,其它季节也有发生。笔者采用辩证施治该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庄浪县畜牧中心猪场饲养基础母猪 2 0 0头 ,年产仔 4 10窝 4 15 0头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先后有 2 4头母猪分娩后缺乳 ,发病率 5 .8%。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母猪产后缺乳 2 4例 ,疗效显著。1 病因乳汁为气血所化 ,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 ,如脾胃虚弱 ,生化之源不足 ;或强弱并圈 ,弱小妊娠母猪采食不足 ,致使营养缺乏 ;或分娩时间过长 ,未采取助产措施 ,耗伤元气 ,致使气血不足 ,影响乳汁形成而致缺乳。2 临床症状母猪分娩后乳汁缺乏 ,拒绝仔猪吮乳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甚或卧而不食 ,触摸乳房柔软而无胀痛 ,不发热 ,口色淡白 ,舌体…  相似文献   

7.
缺乳也称乳汁不行,即母畜在产后或哺乳期间,泌乳很少或完全无乳。依其病因及病理可分为气血虚弱型和气血瘀滞型两种。临床上以初产、营养不良及老龄母畜较为多见。现将几种常见的中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痈即现代医学的乳房炎。其病因多为饲养管理失宜,外感风寒邪热,胃热壅滞,湿热浊气蕴结,气血瘀滞,随经络下注乳房而发生;亦有因乳头损伤,毒邪乘隙内侵;或因乳络不畅,乳头闭塞;或因乳汁分泌过盛,仔猪吸吮不完,以及产后仔猪死亡,乳汁停滞不通等,致使乳房发生红、肿、热、痛的一种产仔母猪的常见病。笔者本着活血散瘀、通经活络、理气散结、消痈止痛的原则,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母猪乳痈,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组方1.1组方1:丝瓜络15~30g,红花3~9g,桔仁6~12g,老鼠屎10~30g,先将丝瓜络、红花、桔仁煎汤候温,老鼠屎烧存性,…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缺乳通常在产后12小时至3天内发病,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仔猪饥饿脱水等一系列症状表现,一般易诊断,关键要及时发现,及时辨证施治。气血虚弱型表现为乳房及乳头小,乳房松弛,乳腺组织松软,用手挤乳汁很少或无乳。治疗则要补气养血和增加营养,佐以通乳。治疗方法如下:增加营养。补充富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牛的乳房炎中兽医称为乳痈。是指母畜乳房发生肿、硬、热、痛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母畜的泌乳期,多因胃热壅盛及气血瘀滞,致使乳汁分泌受阻,气机郁滞而致,在兽医临床上可分为二型:①胃热壅盛型,多因使役过度,负重太过,奔走太急或过食热草热料致使胃热壅盛,气血瘀滞。乳房及胃之经脉所过之处,故胃热过盛,壅滞乳房,脉络受阻而致本病。  相似文献   

11.
母猪缺乳症多系母猪产后因气血不足 ,致使泌乳期乳量减少或完全无乳。常见于老弱或初产母猪。通常以通经活血、补气养血、消除壅滞为治则。药用当归 30 g,川芎 30 g,党参 30 g,通草 30 g,木通 2 5g,黄芩 2 5 g,生地 2 0 g,白芍 2 0 g,白术 2 0 g,萱草根5 0 g,王不留行 4 0 g,甘  相似文献   

12.
耕牛产后泌乳量少或无乳 ,则致使幼犊成活率下降或体弱多病 ,甚或造成母牛乳痈 ,影响母子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西结合的方法 ,经治耕牛产后缺乳 18例 ,全部治愈。1 病因病理1.1 气滞血瘀型缺乳产前活动不足 ,体质过肥 ,产后乳络未通 ,气滞血瘀 ,乳汁瘀滞 ,多见于初产母牛或膘情好而少运动的经产母牛。1.2 气血两虚型缺乳母牛产前饲喂失调 ,营养不足 ,或劳役过度 ,加之产仔耗伤气血而出现气血两虚 ,乳汁无生化 ,而至缺乳或少乳或乳汁稀薄。多见于老龄牛或农忙时产仔母牛。2 症状2 .1 气滞血瘀型乳房肿胀 ,触之较硬 ,用力挤之 ,则…  相似文献   

13.
奶牛重症临床型乳房炎多由于隐性型乳房炎或轻症临床型乳房炎没有得到早期发现与治疗恶化而成,表现重剧的临床症状,较难治愈。我教研室1985年对68例该型自然病例进行辨征分析,认为存在湿热壅盛、气血瘀滞、肉腐痈疡及气血两虚四个证型,并以此为根据用中药治疗,痊愈49例,治愈率为72.1%;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1.2%;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乳房患炎,主要是因为管理失调,邪毒侵入乳房,乳房经络受阻,乳汁蓄结与气血相争,乳汁蓄积不去,变质乳汁与内,从而形成乳痈,致使乳房发生红肿热痛一系列症状。在中草药的应用上,急性乳房炎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以活血化瘀、舒肝解郁为主。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症型的不同表现、体质强弱以及轻重缓急等因素适当调整,灵活运用。中草药为纯天然药物,在治疗乳房炎上,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重症临床型乳房炎多由于隐性型乳房炎或轻症临床型乳房炎没有得到早期发现与治疗恶化而成,临床症状表现严重,较难治愈。笔者对68例该病病例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存在湿热壅盛、气血瘀滞肉腐痈疡及气血两虚四个证型,并以此为根据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痊愈55例,治愈率为80.1%;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4.1%;无效4例,占5.9%。  相似文献   

16.
牛的产后缺乳或无乳,在兽医临床上可分为三型:①气血亏虚型:多因饲养管理失调,致使生化无源,是引起缺乳或无乳之所在;②气血瘀滞型:多由肝气郁结气机不舒,经气阻滞或乳汁闭阻;③胃热壅盛型:多因使役过度,负重太过,奔走太急或过食热草热料致使胃热壅盛,灼伤津液,引起气血瘀滞,津液枯固。引起母牛乳汁分泌不足的病因较多,产后缺乳现象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乳房炎,多因仔猪吮乳时锐齿损伤乳头而感染;或产后子宫内膜炎继发引起。临床上以数个乳区或全部乳房出现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变质,拒绝哺乳,哺后则仔猪多下痢,渐进性消瘦乃至死亡。近年来,笔者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86例,其中热毒壅盛型55例,气血瘀滞型13例,  相似文献   

18.
产后高热不是病名,而是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全身性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中医认为,多由产后阴血大亏,气血瘀滞。舍圈不洁,助产不当等感受外邪致阴虚阳亢所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病原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据资料显示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高达40%左  相似文献   

19.
产前管理 母猪产仔前几天的饲养,主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乳房的发育来决定的。体况和乳房发育较好的母猪。产前3~5d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水平的1/2或1/3,并停止喂给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以防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对比较瘦弱的母猪则不必减料。如果产前几天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富舍蛋白质的催乳饲料。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母猪的常见病 ,多发于产后 5~ 30 d内 ,以每年 6~ 9月为多发季节。乳房炎是由于猪舍潮湿污秽 ,母猪乳头管口与猪舍地面磨擦或被仔猪咬伤及乳房附近的创伤等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病。1 发病症状 母猪分娩后 3~ 4 d开始减食或拒食 ,体温 4 0~ 4 1℃ ,乳房患部灼热、肿胀 ,泌乳减少 ,乳汁变稀 ,内含絮状脓汁 ,凝固成块 ,乳房肿胀处皮肤呈紫黑色 ,大便干燥 ,形成球状 ,病猪烦燥不安。2 治疗方法 隔离仔猪 ,挤去患病乳房的乳汁 ,用高锰酸钾液冲洗乳房 ;冲洗后用 0 .5%盐酸普鲁卡因 1 0 0 ml加青霉素 1 6 0万单位进行局部封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