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永年县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间就有关于永年大蒜的记载,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2万hm2。2004年,本县承担了河北省菜地地力调查项目,为大蒜平衡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2个年度共实施1.87万hm2,每hm2节肥526.5kg,总经济效益99266.9万  相似文献   

2.
彭州市大蒜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大蒜1万hm2以上,蒜苗、蒜薹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其蒜薹年产量5 800万kg,蒜籽年总产量7 700万kg,是华南、华中、西南及东南亚等地大蒜种的重要供应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广饶县2007年蔬菜采收面积2.3万hm2,总产量13亿kg,总收入12亿元。日光温室(冬暖大棚)蔬菜区、大蒜种植区、胡萝卜种植区为广饶县的三大主要蔬菜种植区,种植面积分别为4600hm2、9200hm2、2300hm2,分别占全县蔬菜种植面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全国大蒜(蒜薹)产销行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超 《中国蔬菜》2005,1(4):41-43
1 大蒜生产概况2004年度全国大蒜产销工作已经结束,回顾全国大蒜生产情况,除了生产面积与往年持平外,在产量、销价、贮量上却各有不同。1. 1 面积:持平 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为 46. 07万hm2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2003年我国大蒜面积为 49万hm2 ),同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山东、河南、江苏 3省大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80 %以上。据全国大蒜委员会对 28个大蒜主产区县 (市 )统计,本年度共种植大蒜28. 67万hm2,比上年减少 0. 1万hm2,其中以蒜薹为主或蒜薹蒜头兼用的为 12. 47万hm2,占总面积的 43. 5 %,比上年减少 0. 83万hm2;而…  相似文献   

5.
苍山大蒜为山东省名优蔬菜之一,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当地有许多关于大蒜的传说,至今还有众多群众称之为“神草”。苍山大蒜具有个大、皮薄、色白、粘辣郁香,蒜苔脆嫩、品质好,耐贮藏的特点。苍山素有“蒜都”之称,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蒜”便产于该县,至2002年大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近2万多hm2,蒜苔、蒜头总产3亿kg,总收入达3亿元,占全县蔬菜总收入的25%,大蒜生产已成为本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l、大蒜种植区域化、规模化。近几年来,苍山大蒜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据统计,全县2002年已达2万多hm2,比1996年增加了2倍多,该县神山、卞庄、磨…  相似文献   

6.
大蒜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位。济宁市是我国种植和出口大蒜的主产区,年种植面积7万hm2左右,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是济宁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2005年8月15日,济宁市出口印度的大蒜被查出  相似文献   

7.
大蒜是金乡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年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由于多年重茬种植,病原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致使大蒜根部病害逐渐加重,主要病害有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干腐  相似文献   

8.
大蒜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位.济宁市是我国种植和出口大蒜的主产区,年种植面积7万hm2左右,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是济宁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9.
大蒜是金乡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年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由于多年重茬种植,病原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致使大蒜根部病害逐渐加重,主要病害有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邳州市大蒜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3 333 hm2发展到2004年的3.3万hm2,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蒜产区和全国标准化优质大蒜生产示范县(市).但随着大蒜栽培面积的扩大,连作年限延长,各种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蒜心腐病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大蒜作为邳州的特色蔬菜,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1995年的1.2万hm2扩大到2002年的2.1万hm2,并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667m2纯效益1000~1500元,相当于种植小麦效益的5~8倍。2001年全市种植大蒜1.5万hm2,比上年度增加效益8900万元,占当年种植业增收总量的49.9%。形成了以宿羊山、车夫山、加口、滩上、徐楼、岱山、碾庄、八集等地为主的大蒜种植区域,并在宿羊山、车夫山一线形成了大蒜销售市场,全市年平均大蒜交易量为20万…  相似文献   

12.
彭州市大蒜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大蒜1万hm^2以上,蒜苗、蒜薹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其蒜薹年产量5800万kg,蒜籽年总产量7700万kg,是华南、华中、西南及东南亚等地大蒜种的重要供应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大蒜是郑州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主要集中种植在中牟县。随着大蒜规模种植和产业化的发展,大蒜根蛆发生危害较重,一般田块虫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虫株率在20%  相似文献   

14.
蔬菜生产的现状 浙江省慈溪市每年种植蔬菜13 300hm2以上,多为与棉田间套轮作的季节性蔬菜,近年有常年蔬菜基地200hm2。“四菜一蒜一椒”是慈溪主要大路菜。据调查:1989年种植茎用芥菜3 133hm2,雪里蕻1666hm2,根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megavrh-iza)667hm2,大白菜1333hm2。大蒜800hm2,辣椒2667hm2。面积较大的还有洋葱、豆类、瓜类、番茄、茄子、韭菜、小白菜、芋艿、马铃薯、茭白、竹笋、食用菌等蔬菜。总产2.3亿kg,产值6 595.1万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7.2%。目前不但有众多的中小型蔬菜加工场,而且还有国营速冻厂和脱水厂,内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5.
赵国庆  王峰  宋远爱  刘纪 《蔬菜》2003,(7):26-26
苍山大蒜是山东省名优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3 400 hm2,我县磨山、层山等乡镇推广“三种四收”模式种植大蒜、黄瓜、芸豆,每667m2收获蒜薹750 kg、蒜头650 kg、黄瓜4500 kg、芸豆1500 kg,以2002年市场价计算,每667 m2纯收益在6 000元以上。该模式已经推广到周边乡镇及相邻县市,年推广面积达26 800 hm2,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以下栽培要点。一、茬口安排苍山大蒜于10月1-10日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蒜薹,抽薹后18 d即可收获蒜头。黄瓜套种在大蒜畦间,在大蒜提薹后(次年5月上中旬)施入有机肥,将处理后的黄瓜种点播于畦…  相似文献   

16.
大蒜黄叶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乡县为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年种植大蒜3.2万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但由于土地的限制,连年种植,重茬面积大,一些老蒜区出现大蒜黄叶.1992年只在2个乡镇零星发生,2004年11个乡镇1.8万hm2均有发生.发生黄叶地块一般蒜薹减产40%~50%,蒜头减产30%~40%,成为金乡县大蒜增产的一大障碍.作者从1992年起,对大蒜黄叶进行了细致的田间观察和分析,做了大量试验,初步探索出发生原因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成武、金乡为主的整个鲁西南大蒜区,种植面积达到13.33万hm2,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是全国最大蒜区。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成武"之说,科学栽种大蒜,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1-2009年重庆市已种植柑桔无病毒苗木近4万hm2,按重庆市规划,2017年柑桔容器苗种植将达到10万hm2.每株产量设计目标:定植第二年 2 kg、第三年15 kg、第四年40 kg、第五年80 kg,连续生产20年,每667 m2年产量可达2 500 kg以上.从我市已种植的柑桔容器苗示范园来看,各年均能超额完成设计的产量目标.柑桔容器苗种植,必须抓好以下8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中国大蒜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产业现状1.1规模化大蒜基地基本形成2001年中国大蒜面积约35万hm2,约占世界大蒜总面积的一半,其中山东大蒜种植面积约16万hm2,仅山东金乡县及其周边县市区的栽培面积就达7万hm2,成为大蒜及蒜薹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并形成了山东金乡大蒜、苍山大蒜、河南中牟大蒜、江苏徐州大蒜等各具特色的品牌,年出口各类大蒜产品约25万t,中国大蒜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信誉。1.2产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大蒜商品率高,产后加工增值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比较适合产业化经营。目前中国大蒜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概括起…  相似文献   

20.
大蒜是成都地区冬季重要的经济作物。成都常年种植1.07万hm2,蒜薹和蒜头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和留种外,每年向北方各省、市及港澳地区销售1000万余kg蒜薹,向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销售蒜头约5000万kg。成都大蒜品种多样,叶用、叶头兼用、薹头兼用品种齐全,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方式,蒜薹上市时间从12月持续到翌年4月底,避免了集中上市相对过剩而“烂市”,成为国内大蒜品种布局成功的典范。1主要品种类型及特点按抽薹与否,成都大蒜可分为抽薹蒜和不抽薹蒜,按用途可分为叶用蒜、叶头兼用蒜和薹头兼用蒜,按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