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柏林表示,各方应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确定的基本原则,加速落实已经作出的承诺,决不能倒退。腐植酸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一员,是气候环境控碳因子。因应气候变化,腐植酸华发18年。  相似文献   

2.
张旭芳  杨红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014-2017,2021
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核算是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木质林产品的固碳功能能够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该文结合气候变化下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谈判议题,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国家排放清单的要求,结合木质林产品的分类,比较了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核算方法以及计算模型,并对造成核算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核算结果主要受到核算方法选择、变量差异、消耗快慢和重复计量等4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9月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出席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新版《气候变化战略》首轮成员国磋商会并发言。广德福对FAO积极响应成员国意见,开展包容、透明、充分的新版《气候变化战略》磋商表示赞赏。广德福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关于"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向成员国介绍中国将在2021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相似文献   

4.
12月23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项目《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2011年度总结会议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全球的各国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充分利用广阔的海域面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探索海洋渔业碳汇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利用贝藻类生物的特点,吸收转化海洋中多余的碳,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的压力.首先阐述了"蓝碳计划"的战略作用,并且分析了目前渔业碳汇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提高单位面积养殖量、创新养殖模式、发展"蓝色粮仓"以及合理规划养殖密度等,最终通过合理规划海水养殖,真正发挥"蓝碳计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分析"十五"期间甘肃省油菜生产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是:加快双低油莱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促推广,加大科牧推广度,努力提高单产;抓好油菜制种业和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推行双低油菜专用标识,建立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产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德松 《福建农业》2004,(12):11-11
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基地建设(1)做好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标识认证为基础,积极引进和推行GMP良好操作规范、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要认真落实农业部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五统一”,即“统一认证、统一标志、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现,农业有害生物控制亦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其"日因说"、"自律说"、"碳因说"、"牛因说"等观点。同时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趋利和不利影响,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从长时间尺度的战略角度,应重视探索有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响应、适应机制、扩散机制、致灾预测等基础性科学课题,从短时间尺度上生产实际需要的角度,则应针对具体农业环境、作物对象、有害物种研究防控策略和技术,因时因势而进,因时因势而变。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土壤碳库对缓解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PP)、外源碳投入和有机碳分解速率等因素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外,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等农业措施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会升高3.9-6.0℃,降水有望增加9%-11%。至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造成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80年降低2.3%-10%(小麦、玉米和水稻平均值)。相反,在综合考虑CO2浓度升高的协同作用后,2050年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90年前将会增加13%-22%(平均年增长率0.2%-0.4%)。模型预测显示,至2020、2050和2080年,中国旱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在CO2低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7、6.0和 7.8 tC·hm-2,在CO2高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9、6.8和8.2 tC·hm-2,大概占1980年农田土壤碳的4.5%、10.5%和12.7%。综合碳投入和排放对农田土壤碳库的整体影响来看,21世纪末期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含量较1980年会下降10%左右,但如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农田土壤碳库的降低甚至提高,如农田系统碳投入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时,土壤碳库会在21世纪末增加两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否会强烈影响农田土壤碳库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对固碳效应正面和负面影响相互抵消后成为碳源还是碳汇说法不一。因此,在采取缓解气候变化、增加农田土壤固碳的措施的同时,还需加强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政策框架的决定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有刮开式纸质标识、锁扣标识、捆扎带标识、揭露式纸质标识、揭露式塑质标识5种类型。无公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近日,中国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使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四川美丰等11家企业代表与内燃机协会签署CGT标识标志使用合同"和"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产品制造企业自律公约"。本次会议上,评审工作组对入围的11家尿素企业综合评价报告进行了最终审议,通过审议的企业将允许销售印有CGT标识标志的尿素产品。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也强调,要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等标识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δ13C)整合记录了气候因子和影响植物碳同化以及气孔导度的生理因子的相关信息。应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可以揭示环境变化中的一些相关信息。回顾了不同的环境因子和植物δ13C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这项技术在重建历史气候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一个环境、能源、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问题交织的复杂议题。根据绥阳县的历年气象资料分析绥阳县温度气候变化趋势及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为当地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候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生态脆弱区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上。  相似文献   

16.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品质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西藏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差,受气候影响更大。青稞气候品质认证是对影响青稞品质的气候条件优劣等级进行评定,利用认证结果对青稞及其产地进行标识,提高青稞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阐述了西藏白朗县气候特点,论述了开展青稞气候品质认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以期为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荆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25-11728
分析了REDD机制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指出REDD机制在缓解气候变化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既有效益,又有风险,然后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在UNFCCC和CBD框架下的国际法规制,最后对REDD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规制作了进一步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发展中国家应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国际公约的重叠义务问题,同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努力实现"里约三公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建立创新伙伴关系并开展投资和技术交流,对于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于2019年12月11日在马德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会议(COP25)南南合作高层论坛上传递的信息。"气候变化正在损害农业生产,特别是脆弱地区的脆弱人群的利益,此类人群更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抵御力更弱,应对手段也更为匮乏。"屈冬玉说。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2007,(4):4-5
——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启动实施种子、农药、化肥、农机、饲料、兽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认证试点,逐步扩大认证领域。积极推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吉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创吉林农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广泛开展食品、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跨国认证等。“十一五”末期,认定中国名牌农产品15个,吉林名牌农产品250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50个,对40%的农产品实行地理标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