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雌螨(Neoseiulus cucumer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枇杷上的害螨—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的若螨、雌螨、雄螨的功能反应和胡瓜钝绥螨以比哈小爪螨雌螨为猎物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在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均能捕食比哈小爪螨若螨,日最大捕食量为3~6只;14~26℃随着温度上升,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捕食能力逐渐增强,(25±1)℃达最高值(a'/Th=9.3785),30℃后捕食能力逐渐减弱;(25±1)℃条件下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瞬时猎物发现率(a')>对比哈小爪螨雄螨>对比哈小爪螨若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控制能力依次是对若螨>雄螨>雌螨;干扰反应的研究表明,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呈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下等钳蠊螨(Blattisocius dentriticus Berlese)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的捕食能力差异。【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16、20、24、28、32℃条件下等钳蠊螨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等钳蠊螨联苯肼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捕食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联苯肼酯抗性获得并未影响等钳蠊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因此,等钳蠊螨有发展成为生防天敌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室内测定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Lee的耐饥饿能力,并分析了饥饿程度对两种捕食螨雌成螨捕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若螨的功能反应和捕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捕食螨各螨态的耐饥时间与发育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巴氏新小绥螨的耐饥能力明显强于尼氏真绥螨;不同饥饿程度的两种捕食螨雌成螨捕食朱砂叶螨若螨的功能反应均为霍林-Ⅱ型,饥饿程度虽不能改变它们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但可使功能反应模型的各参数值发生较大改变;饥饿24小时的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在取食朱砂叶螨若螨的24小时内,其捕食作用主要集中在前8小时阶段,未经饥饿处理的两种捕食螨雌成螨捕食速度在24小时内各阶段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获得稳定的抗、感杧果小爪螨(Oligonychus mangiferus)的杧果种质基础上,以害螨和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与评价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的抗、感性。【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评价方法获得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经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杧果小爪螨在抗、感杧果品种上的存活率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抗、感杧果品种叶片组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的差异。【结果】杧果小爪螨只危害杧果的功能叶,不危害嫩叶和老叶;在筛选获得的6个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中,‘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高抗和抗螨,而‘鸡蛋芒’‘秋芒’‘紫花’和‘粤西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感螨;抗性品种‘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较感性品种‘紫花’和‘粤西I号’功能叶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糖、较高的糖/氮比和较多的总酚,2者间差异显著,但抗、感性品种的功能叶、嫩叶和老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及嫩叶、老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存在显著的抗、感性差异,其抗性与杧果功能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相关,为杧果抗螨种质的挖掘与创新利用、抗螨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础信息、参试材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8~1989年应用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联邦德国拜耳公司生产)进行了防治桔全爪螨和桔始叶螨室内及田间试验。 方法与结果 一、室内试验 (一)雌成虫试验 自桔园采回健康的桔全爪螨雌成虫,移至培养皿内干净甜橙叶上,按处理用手持喷雾器喷药,设空白对照。24小时后镜检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防效。桔始叶螨雌成虫试验方法相同。 据试验结果,倍乐霸2000~5000倍液对桔全爪螨防效80.8~100%;3000~5000倍  相似文献   

6.
红蜘蛛、白蜘蛛等害螨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 ,若防治不及时 ,即可迅速为害成灾。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虽然杀死了大部分害螨 ,但同时亦消灭了它的天敌 ,失去了生态平衡。因此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势在必行。害螨的天敌昆虫有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黑顶黄花蝽、六点蓟马等。现将其生活习性及利用途径介绍如下。1 深点食螨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捕食果树上的红蜘蛛 ,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红蜘蛛的成螨 ,若螨和卵 ,为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1 1 生活习性 深点食螨瓢虫 1a(年 )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干…  相似文献   

7.
比哈小爪螨在3种南方果树上的发育与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比哈小爪螨在龙眼、荔枝、杧果上的种群增长情况,采用以上3种果树叶片为寄主材料进行饲养,以观察其发育、存活及繁殖。结果表明,比哈小爪螨取食龙眼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14.57d,取食杧果最长为20.71d;世代存活率龙眼最高为93.8%,荔枝最低为83.8%;产卵量以龙眼最高为46.63粒,杧果最低7.32粒;内禀增长率以龙眼最大为0.1328,杧果最小为0.0467;种群趋势指数的顺序为:龙眼>荔枝>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亚致死效应,为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叶碟喷雾法测定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毒力,选择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10和LC30处理卵和雌成螨后,记录F0、F1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结果】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10和LC30处理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F0代产卵量略有降低;乙唑螨腈LC10和LC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93 1和0.190 4,高于对照0.156 7,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缩短。腈吡螨酯LC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m)为0.162 7,与对照接近,LC10处理后rm为0.179 8,高于对照,平均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低于对照。【结论】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对桔全爪螨的活性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测定了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活性。结果显示,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较高,处理24和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27.47和18.97 mg/L,LC95值分别为96.24和56.88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对桔全爪螨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持效期很长,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0、50和60 mg/L药后10天的防效均在86%以上,30天后防效均保持在97%以上,是目前防治桔全爪螨最好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
塔六点蓟马(Sc0lothrips takahashia)是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之一。它捕食量大,食性专一,是控制桔全爪螨春季为害的重要因素之一。1984年以来,我们对塔六点蓟马发生动态、功能反应、干扰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捕食叶螨的天敌在我区已知有深点颏瓢虫、黑襟毛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类、小花蝽、六点蓟马捕食性螨等。对捕食螨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据日本江原昭三(1974)研究报道,捕食性螨有九科之多,仅捕食力较强的植绥螨科(Phytose iidae)就有800种以上.我国四川、广东、陕西等省及我地区亦在开展对捕食性螨的研究工作。我区捕食性螨据初步调查共有十余种,其中一种专捕食卵的苹果寻螨 Zetzellia mali(Ewing)经两年观察认为对控制叶螨很有希望,现将此螨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方法的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柑桔园的柑桔全爪螨为虫源,测定了乙螨唑等5种杀螨剂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和卵的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乙螨唑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具有很高的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41.3和22.5μg/mL,但不及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9.4和11.3μg/ml);乙螨唑对卵的LC50为23.5μg/mL,毒杀活性是阿维菌素和尼索朗的1.6倍。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叶螨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为害苹果的叶螨主要有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白蜘蛛(二斑叶螨),以刺吸寄主植物嫩芽、叶片汁液为害。山楂叶螨在各果区普遍发生,为害最重。山楂叶螨以成螨在树皮裂缝中越冬,花芽膨大期出蛰,主要在叶背面为害,被害处叶正面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出现拉丝结网、叶片枯焦发红落叶。苹果全爪螨在我市和山楂叶螨混合发生。苹果全爪螨雌成螨主要在叶正面为害,为害的叶片失绿,变成绿灰色;若螨多在叶背  相似文献   

14.
乙唑螨腈对柑桔全爪螨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来自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试验园的柑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在广西灵川通过田间试验检验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柑桔全爪螨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处理后24和48h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399 8和0.1714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3 000~6 000倍液对柑桔全爪螨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亦长,药后1~3d的防治效果达83.42%~96.05%,药后7~28d防治效果在91.0%以上。与110g/L乙螨唑悬浮剂5 000倍液相比,30%乙唑螨腈悬浮剂4个处理浓度持效期有所提升;与240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相比,30%乙唑螨腈悬浮剂4个处理浓度的速效性和持效期均明显提升。该药剂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对柑桔产生药害,对天敌较安全,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15和LC30处理雌成螨和卵,记录生命表相关参数;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变化。【结果】乙唑螨腈LC15处理卵显著提高F0代雌成螨产卵量,达到41.26粒,净增殖率提高为33.647 8,乙唑螨腈LC30处理卵F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延长为15.64 d,腈吡螨酯LC15处理卵F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缩短为13.02 d;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30处理雌成螨后,F0代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和净增殖率显著降低,乙唑螨腈LC15和腈吡螨酯亚LC30世代平均历期分别显著缩短为13.30和11.0...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左旋香芹酮和枯茗醇混合溶液对蠋蝽捕食功能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左旋香芹酮和枯茗醇混合溶液亚致死剂量LC50处理蠋蝽2~5龄幼虫及成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左旋香芹酮和枯茗醇混合溶液能够影响蠋蝽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具体表现为蠋蝽的瞬时攻击率降低,对桃蚜的处理时间延长,最大日捕食量下降,控害能力减弱,搜寻效率受到抑制;其中3龄蠋蝽日捕食率、处理时间、日最大捕食量受到的影响最大,4龄蠋蝽瞬间攻击率、控害能力受到的影响最大,成虫受到的影响最小。3龄蠋蝽的搜寻效率严重受到影响,成虫的搜寻效率几乎不受药剂影响。该试验结论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深点食螨瓢虫生物学特性及捕食功能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点食螨瓢虫 (StethoruspunctillumWeise)近年来在湖北桔园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成为柑桔红蜘蛛 (以下简称叶螨 )的主要天敌之一。由于多年的化学防治 ,红蜘蛛抗药性提高 ,控制其为害成为柑桔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 1996~ 1998年对深点食螨瓢虫 (以下简称瓢虫 )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以期为柑桔红蜘蛛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田间观察每年从 3月下旬开始在桔园观察瓢虫生活习性和捕食行为 ,5~ 10月用 80网目纱笼网罩 2~ 3个枝条 ,调查 10 0片叶种群数量。1 2 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18.
以华灰莉木为试材,采用溶剂冷浸法提取植物成分,溶剂液-液萃取法对植物成分进行初步分离,Potter喷雾法测定杀螨活性,研究华灰莉木提取物和初步分离物对柑橘全爪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灰莉木叶和枝条甲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有较高的触杀毒力,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5334g/L和3.9682g/L。叶的杀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水萃取物中,属于极性强的物质;枝条的杀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属于极性弱的物质。叶提取物的水萃取物和枝条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50分别为3.2970g/L和1.7372g/L。  相似文献   

19.
果树叶螨     
黎彦 《果农之友》2002,(2):34-34
叶螨又名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以成虫、幼虫和若虫刺吸叶片上的汁液,造成叶片失绿、焦枯,甚至脱落。为害落叶果树的叶螨,主要有几下几种。一、种类与为害寄主(一)山楂叶螨: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等果树。(二)苹果全爪螨(苹果叶螨):主要为害苹果,也可为害梨、桃、李、杏等果树。(三)苜蓿苔螨:为害苹果、梨等。(四)二斑叶螨:俗称白蜘蛛,食性较杂,为害苹果、梨、桃等果树,也可为害花卉、蔬菜、作物、杂草等。(五)、葡萄缺须螨:为害葡萄。二、形态特征(一)山楂叶螨成虫雌成虫体长0…  相似文献   

20.
两种捕食螨对紫跳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热带吸螨(Bdella tropica Atyeo)和分吸螨(Bdella distincta Baker and Balogh)对紫跳虫(Hypogastrura communis Folsom)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两种捕食螨均能捕食紫跳虫,且热带吸螨对紫跳虫的瞬时发现率(a=0.7132)高于分吸螨(a=0.5839),但猎物处理时间(Th=0.3269 d)长于分吸螨(Th=0.1938 d),因此理论最大捕食量(Namax.=3.06)也低于分吸螨(N=5.16),参数a/Th说明分吸螨对紫跳虫的捕食功能比热带吸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