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茎段原球茎途径的快繁技术体系,以带腋芽的无菌茎段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质量浓度和添加物对原球茎的诱导、增殖与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4mg·L~(-1)+NAA0.1mg·L~(-1);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蔗糖30g·L~(-1)和1/2MS+蔗糖10g·L~(-1)+马铃薯泥10%;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1mg·L~(-1)+马铃薯泥10%+香蕉泥10%,成功建立了铁皮石斛茎段从原球茎诱导到植株再生的组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08-110
以铁皮石斛抗寒品种茎段为外植体,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铁皮石斛无性快繁体系,筛选出铁皮石斛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显示,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2 mg·L~(-1)+IBA 0.2 mg·L~(-1),诱导率为66.67%。原球茎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 0.2 mg·L~(-1)+IBA 0.1 mg·L~(-1),苗整齐健壮,叶片大而浓绿。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1)+NAA 0.3 mg·L~(-1),生根率为100%。驯化移栽基质为碎砖瓦15%+松树皮50%+刨花25%+羊屎10%。  相似文献   

3.
独角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独角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独角石斛侧芽作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移栽等进行优化。[结果]独角石斛侧芽可诱导出不定芽,以MS+2.0 mg·L~(-1) 6-BA+0.1 mg·L~(-1) NAA+30 g·L~(-1)蔗糖+7.5 g·L~(-1)琼脂为培养基,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丛生芽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5 mg·L~(-1) KT+0.4 mg·L~(-1) NAA+30 g·L~(-1)蔗糖+7.5 g·L~(-1)琼脂,增殖系数达4.78;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4 mg·L~(-1) NAA+0.5 mg·L~(-1) IBA+0.5 g·L~(-1) AC+50 g·L~(-1)土豆+50 g·L~(-1)香蕉泥+20 g·L~(-1)蔗糖+7.0 g·L~(-1)卡拉胶,生根率达100%,苗生长健壮;组培苗经15 d炼苗后移栽到水苔基质中,45 d后成活率达90.5%。[结论]通过侧芽直接诱导不定芽,可以建立独角石斛高效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进行人工种子萌发的研究。方法:以愈伤组织分化30d萌发后的铁皮石斛组织为材料,以海藻酸钠、Ca Cl2、青霉素、链霉素和多菌灵粉剂为材料设计人工种皮基质,研究了人工胚乳组分对人工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以4%海藻酸钠+0.2 mol·L~(-1)Ca Cl2+0.4 mg·L~(-1)青霉素+0.4 mg·L~(-1)链霉素+0.3%多菌灵粉剂为人工种皮基质,12MS+0.5 mg·L~(-1)NAA+1.5 mg·L~(-1)KT+1.5 mg·L~(-1)6-BA作为人工胚乳成分制成的人工种子,其生长速度和萌发率最高。结论:通过研究确立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的基本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最佳萌发基质。  相似文献   

5.
串珠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串珠石斛再生体系及快繁技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成熟度为80%的未开裂串珠石斛蒴果种子为外植体,对诱导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生根壮苗及组培苗移栽等步骤进行优化。[结果]串珠石斛种子萌发及诱导原球茎最适培养基为:1/2MS+6.5 g·L~(-1)琼脂+25 g·L~(-1)蔗糖+1.0 g·L~(-1)活性炭+1.0 g·L~(-1)蛋白胨+1.5 mg·L~(-1) 6-BA+0.5 mg·L~(-1) NAA;接种30~40 d对比发现,对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的继代培养基为:MS+6.5 g·L~(-1)琼脂+25 g·L~(-1)蔗糖+1.0g·L~(-1)活性炭+2.0 mg·L~(-1) 6-BA+40 g·L~(-1)马铃薯;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6.5 g·L~(-1)琼脂+25 g·L~(-1)蔗糖+1.0 g·L~(-1)活性炭+45 g·L~(-1)香蕉,生根率可达93.2%。[结论]以蒴果种子为外植体,可以建立串珠石斛高效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稳定的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培养体系,试验开展了铁皮石斛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类型、诱导培养基配方以及继代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初步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2 mg·L~(-1)KT+2 mg·L~(-1)2,4-D+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能够诱导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结构松散的理想愈伤组织;经过筛选的愈伤组织在MS+0.5 mg·L~(-1) KT+1 mg·L~(-1) 2,4-D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可以长时间保持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秋石斛‘三亚阳光’幼芽茎尖诱导形成的原球茎为增殖培养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式及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噻重氮苯基脲(TDZ)、椰汁和白糖4种因素对秋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各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秋石斛‘三亚阳光’原球茎液体增殖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秋石斛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TDZ白糖椰汁;筛选出秋石斛PLB适宜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HM2+TDZ 0.5mg·L~(-1)+NAA 0.1mg·L~(-1)+椰子汁20.0mL·L~(-1)+白糖30.0g·L~(-1),增殖培养35d平均增殖系数达6.65。  相似文献   

8.
以当年新生、长势饱满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秋石斛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10 min,消毒效果最佳;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1)6-BA+0.1 mg·L~(-1)NAA+80 g·L~(-1)土豆泥+1 g·L~(-1)蛋白胨+1.5 g·L~(-1)活性炭,增殖系数达4.8,无褐化,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0.8 mg·L~(-1)IBA+0.1 mg·L~(-1)NAA+80 g·L~(-1)土豆泥+50 g·L~(-1)活性炭,生根率可达95%,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稀土元素在组培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培技术,以未添加硝酸镧、硝酸铈的石斛组培苗为对照,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mg/L硝酸镧和0.2~0.4mg/L硝酸铈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反之。【结论】稀土硝酸盐对石斛组培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作用,浓度的高低是抑制(促进)生长、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段晓宇  汪维双  杨红  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22-8423,842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和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硝酸镧和硝酸铈添加于细茎石斛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组培苗生长、生根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 mg/L硝酸镧和0.2~0.4 mg/L硝酸铈的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 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 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抑制。[结论]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的生长;高浓度稀土硝酸盐抑制组培苗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1.
以无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甘露醇以调节其渗透压,研究不同甘露醇浓度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的甘露醇可促进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增加多糖含量,添加高浓度的甘露醇能明显抑制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降低多糖含量。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当甘露醇质量浓度为0~20g·L~(-1)时,原球茎活力、生长量、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甘露醇质量浓度超过20g·L~(-1),原球茎活力、生长量、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呈下降趋势。培养后35d,各处理的原球茎干重、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均达最大值,且甘露醇质量浓度为20g·L~(-1)的处理其干重、多糖含量和多糖产量均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分别为17.30g·L~(-1)、361.52mg·g~(-1)和6 255.38mg·L~(-1)。  相似文献   

12.
花椰菜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花椰菜组培苗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从中筛选出理想外植体类型;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移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松散型愈伤组织的诱导,从中筛选出理想的培养基配方;将诱导出的花椰菜松散型愈伤组织转接到不同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找到理想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选用花椰菜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MS+0.5 mg·L~(-1)BA+1.0 mg·L~(-1)2,4-D+3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可以获得松散型愈伤组织;在MS+1 mg·L~(-1)BA+1 mg·L~(-1)2,4-D+3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通过3~4次继代培养,可以诱导出花椰菜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L-1KNO3+100 g·L-1土豆提取液+2.4 g·L-1植物凝胶+30 g·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o6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更适宜的霍山石斛离体培养体系,选取霍山石斛原球茎和试管苗作为材料,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基本培养基、马铃薯粉、活性炭、IBA等因素对试管苗壮苗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6-BA是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1/2MS+0.2mg·L~(-1) 2,4-D+0.2mg·L~(-1)6-BA+0.4mg·L~(-1) KT的培养基中原球茎增殖系数最高;活性炭是影响霍山石斛试管苗壮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在1/2MS+1.25g·L~(-1)马铃薯粉+0.5g·L~(-1)活性炭+0.4mg·L~(-1) IBA的培养基中试管苗壮苗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营建日本茵芋雌雄株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雌株品种‘帕贝拉’和雄株品种‘鲁贝拉’嫩枝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诱导、增殖、生根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日本茵芋雄株的诱导率、增殖倍率及生根率均低于雌株,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较佳诱导培养基3.0 g·L~(-1)花宝1号+1.5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上,雌雄株诱导率分别为75.6%、34.7%;结合切除芽苗顶芽的方法,在培养基3.0 g·L~(-1)花宝1号+2.5 mg·L~(-1)6-BA+4.0 mg·L~(-1)赤霉素(GA3)上,继代培养50 d,雌雄株增殖倍率分别为4.25、3.22倍;在培养基1.5 g·L~(-1)花宝1号+0.5 mg·L~(-1)生根粉1号(ABT 1号)上,雌雄株生根率分别为73%、61%;雌雄株组培苗移栽在黄心土+椰糠(3∶1)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6%、8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春兰组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优良的春兰快繁体系,为春兰大规模生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春兰‘黄梅’ב黄荷’F1无菌播种形成的根状茎为试验材料,通过基本培养基(1/2MS、改良1/2MS、HyponexⅡ)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TDZ、IBA)等因子不同组合,围绕增殖、分化、生根等阶段建立其再生体系,并对培育出的组培苗进行移栽练苗。【结果】增殖最适培养基为3.0 g·L~(-1) HyponexⅡ+0.5 mg·L~(-1)6-BA+3.0 mg·L~(-1) NAA+1.0 g·L~(-1)活性炭(AC)+30.0 g·L~(-1)白砂糖(Su)+7.0 g·L~(-1)琼脂(Ag),生长速度和增殖系数分别为7.31和6.02;分化最适培养基为2.0 mg·L~(-1) 6-BA+0.3 mg·L~(-1) NAA+30.0 g·L~(-1) Su+7.0 g·L~(-1) Ag,分化率、芽诱导个数和株高分别为90.00%、 5.44个和2.53 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5 mg·L~(-1) IBA+2.0 g·L~(-1)蛋白胨+1.0 g·L~(-1) AC+25.0 g·L~(-1) Su+7.0 g·L~(-1) Ag,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00.00%、8.03条和3.00 cm;春兰组培苗练苗移栽60 d后存活率达96.53%。【结论】新型基本培养基HyponexⅡ(3.0 g·L~(-1))对春兰增殖培养有高效促进作用,高水平的IBA(1.5 mg·L~(-1))有利于春兰组培苗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技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宜铁皮石斛繁殖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铁皮石斛成熟蒴果和1年生植株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对铁皮石斛种子和茎段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传统玻璃兰花瓶与聚丙烯透明薄膜袋在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上的成本投入。[结果]适合铁皮石斛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20 g/L香蕉+35 g/L蔗糖+7.0 g/L卡拉胶;适合增殖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120 g/L香蕉+35 g/L蔗糖+7.0 g/L卡拉胶;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80 mg/L NAA+120 g/L香蕉+20 g/L蔗糖+7.0 g/L卡拉胶。对于工厂化生产而言,选用蒴果作为外植体具有利于无菌体系建立、增殖倍数多和苗长势整齐一致等优点,聚丙烯透明薄膜袋可以代替传统的玻璃兰花瓶。[结论]该研究可为减少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获得大量优质组培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sis花粉为材料,通过设置3种储藏温度(25℃,5℃,-20℃)探讨花粉生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硼酸、赤霉素、氯化钙单独或共同作用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花粉储藏0 d时花粉生活力为91.7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3种储藏温度的花粉生活力均下降,下降速率表现为25℃5℃-20℃,说明低温能增加花粉的耐储性。单因子萌发实验显示:蔗糖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0 g·L~(-1),萌发率为82.41%;赤霉素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 mg·L~(-1),萌发率为66.41%;硼酸的最适质量浓度为300 mg·L~(-1),萌发率为18.23%;氯化钙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 mg·L~(-1),萌发率为56.98%。正交实验显示:4种因素的最佳组合为120 g·L~(-1)蔗糖+150 mg·L~(-1)赤霉素+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硼酸,萌发率可达89.74%。  相似文献   

19.
以智能温室人工栽培红杆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无机硒(亚硒酸钠:0,5. 0,7. 5,10. 0,15. 0,30. 0 mg·L~(-1))对铁皮石斛富硒能力、生长状况和鲜条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硒各处理都极显著地提高鲜条硒和多糖的含量。鲜条硒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且各处理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在外源硒较低质量浓度(0~7. 5 mg·L~(-1))范围内,鲜条多糖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各处理植株长势良好;外源硒质量浓度在7. 5 mg·L~(-1)时,鲜条多糖含量达到最高(49. 665 g·kg-1),但个别老叶开始出现黄化;当外源硒质量浓度大于7. 5 mg·L~(-1)时,鲜条多糖含量逐步递减,老叶黄化症状逐步加重;外源硒质量浓度(30. 0 mg·L~(-1))过高时,老叶大量枯黄脱落,新叶退绿,植株衰老。因此,5. 0~7. 5 mg·L~(-1)是铁皮石斛此生长期的外源亚硒酸钠适宜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铁皮石斛快速繁殖体系,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香蕉浓度、活性炭浓度和NAA浓度以及光源、光照时间和温度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幼苗壮苗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或改良MS2)+香蕉70 g·L-1+AC 0.3 g·L-1+NAA 1.5 mg·L-1+蔗糖30 g·L-1,适宜培养条件为红光LED光源,光照时间16 h·d-1,温度(2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