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强大助推和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要唱重头戏,要挑重担.建设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前置条件,只有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提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作目标,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必由之路。要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我国目前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振兴江苏农业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实现农业机械化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如何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快振兴步伐,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苏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及振兴的对策措施,作了一些初步探研。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农业机械化现状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因素。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不可取消也不能逾越的发展阶段。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在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典型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发达地区更是率先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初步规划。新一轮农业现代化浪潮正向我们走来。在当前的农业现代化浪潮中,就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有二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机械化就是农业现代化,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地方,就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另一是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无关,或关系不大。而笔者则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应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6.
赵福 《湖南农机》2011,38(7):23-24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现代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农机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使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就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殿华 《湖南农机》2009,(2):5-6,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显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支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结合山西省洪洞县的实际,阐述了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农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从而论述了农业机械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显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支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文章从农业机械化的涵义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扩思路,从而加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中国实现农业迅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及各地区特点,实事求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10年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1.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按照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到2010年基本达到先进国家90年代初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领域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肩负着繁重的任务,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阐述了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全程、全面发展,但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丘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其农业机械化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系统总结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优先进行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农田宜机化改造,重点研发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探索集成作物生产智慧管控系统,强化主体培育和政策支持.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难题,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骥 《四川农机》2011,(3):8-9,11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在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笔者就加快农业机械化,助推眉山农业现化代跨越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1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助推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1.1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机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在现阶段全省上下正在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群策群力、奋力拼搏的进程中.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并以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分析,指出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结合长治市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推进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手段。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论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阐明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要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对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当前国家的好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