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不同比例尿素与甲醛反应制得的含尿素的脲甲醛混合物与硫酸铵、磷酸一铵、混合腐殖酸、硫酸亚铁、复合生长调节剂混配拌种进行直播水稻拌种肥配方筛选研究,筛选出对直播稻出苗安全、促蘖早发、增产作用显著的拌种肥2号配方.  相似文献   

2.
硼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苏联已经证明用硼素处理种子,可以提高大、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硫酸铵是一种单纯含氮的化学肥料,目前在我国农业上已普遍推广,但在使用方法上多系施於土壤;近来已开始应用硫酸铵进行棉、麦种子拌种和水稻选种。根据硫酸铵对於水稻的生理作用,如用以浸种,可望对培育壮秧起到良好的效果。至於小苏打的作用,苏联生物学家勒拍辛斯卡娅曾经指出,用1%小苏打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在室内采用沙培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其中,用NAA+GA3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8.3个百分点;用SNP拌种,棉花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31.2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以早、中、晚熟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烯效唑干拌种对大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拌种应根据选择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拌种浓度,中、晚熟品种拌种浓度一般50 mL/L,而早熟品种一般不拌种或低浓度拌种(25 mL/L)。烯效唑拌种能够降低大豆的株高,增加茎粗,有效分枝数呈现抛物线状趋势,中、晚熟品种拌种浓度在50mL/L,早熟品种拌种浓度在25 mL/L时,分枝数最多。从大豆的产量性状来看,对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大,对百粒重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5.
五种药剂拌种防治大白菜苗期霜霉病,小区面积2m2,每处理重复三次,随机排列,以不拌种为对照,播后18天实地调查出苗率,出苗后28天调查发病率及秧苗的农艺性状。瑞锰锌拌种的种子出苗率高,叶片浓绿清秀、茎秆粗壮、叶片肥大,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甲霜灵、杀毒矾、福美双和代森锌四个农药品种,防治效果极显著。至成熟测产,瑞锰锌拌种的大白菜单球重比对照增0.5kg,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疮痂病常用防治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为对照,研究了0.3%四霉素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60ml/hm~2、90ml/hm~2、120ml/hm~2三个剂量拌种处理后的防效分别为73.30%、75.71%和76.82%,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后的防效为75.7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各处理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说明0.3%四霉素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旱地小麦抗倒伏能力,在常见生长调节剂中筛选抗倒稳产增产最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和相应处理方法,试验选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采用拌种和喷施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株高、第1—3节及穗下节、产量和产量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和喷施均能起到控制株高和增产的效果,烯效唑拌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麦巨金拌种对小麦株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个处理中,麦巨金拌种对控制株高和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为了减少倒伏对产量的影响,可配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简单的特点,能提高旱地小麦抗倒伏能力,小麦种植中推荐使用烯效唑和麦巨金拌种。  相似文献   

8.
问:我们在小麦拌种工作中,发现几个问题,请答复:1.据邢台群众说;白酒拌种可防黑疸病,并且可以使苗子出的旺,但我不知道酒拌种还可治那些病比赛力散拌种效力如何?2 红矾播种除能防蝼蛄外,是否还可杀菌防病?  相似文献   

9.
不同拌种剂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4个花生主产区,选用4种不同类型的拌种剂适乐时(化学杀菌剂)、丁硫克百威(化学杀虫剂)、甲基硫菌灵(化学杀菌剂)、哈茨木霉(生物抑菌剂)对花生进行拌种试验,测定花生生长发育、病虫害状况、经济产量等因素,以评定不同拌种剂的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有一定的病虫防控、保苗、增产效果,且药剂混配拌种效果大都比单一药剂拌种的好。哈茨木霉和丁硫克百威混合拌种的增产效果最好,达27.7%。  相似文献   

10.
<正> 1984年对大豆进行了钼、硼拌种和喷施多点联合试验。设钼酸铵拌种,硼砂拌种,钼、硼混合拌种,喷钼、喷硼、喷铝+硼混合液等项处理,都比对照<不拌、不喷肥>增产。每亩纯经济效益都在7.1~10.13元之间。尤以喷钼、硼混合液和钼酸铵拌种的处理,增产多,效益大。一、试验处理: 试验设七个处理,以不拌不喷肥的为对照。1、钼酸铵拌种:15克钼酸铵用热水半斤溶解,拌大豆种籽15斤。2、硼砂拌种:15  相似文献   

11.
一、做好种子处理 选定新陆早7号、8号为主栽品种.种子药剂处理,是防病增产的有效措施.2000年用敌克松拌种面积达95%.由于敌克松可溶性粉剂近年来有效成份含量下降和部分农户拌种方法不当,防病效果欠佳,部分面积仍有烂种死苗.2000年引进美国有利米路公司生产的卫福200FF种子处理剂,分别在兴奋、宋圣宫村对棉种进行人工拌种包衣试验示范,以5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拌种为对照,结果表明:卫福拌种包衣处理较敌克松拌种、烂种减轻10.5~39个百分点,根病率减轻35.2~40.5个百分点,是防治棉花烂种烂根病高效、经济、安全的良好种子处理剂.  相似文献   

12.
在极端气候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用新美洲星拌种,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小麦抗旱、抗病、抗冻和耐渍害能力,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且行之有效的高产、稳产栽培措施。为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上增产、增效作用,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水家湖农场旱直播水稻茬田块进行小麦新美洲星拌种应用推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的小麦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小麦植株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病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新美洲星拌种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使小麦抗灾能力大幅提高,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带蘖数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1.6根、0.8个。新美洲星拌种区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了100.5万穗/hm2、1.6粒、3.3 g。  相似文献   

13.
1956年我们在北京国营西郊农场的试验地上,进行了春黄瓜的育苗肥料试验。在200平方尺(40尺×5尺)大小的四个苗床内,各施用不同的育苗肥料数量及种类,作为四个处理,进行比较试验,各处理所用肥料如下:处理一、600斤混合粪、5斤硫酸铵、7斤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棉花苗期以炭疽病为主的根病发生较重,尤以播种较早的地膜棉为突出。一般发病株率40~60%,死苗率7~13%,部分田块造成缺苗断垅。据此,我们于1984年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供试棉种为泗棉2号,杀菌剂有25%多菌灵粉剂,40%拌种灵、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用三种药剂分别拌种,另设对照,共四个处理。每处理小区0.05亩地,三次重复,顺序排列。棉籽用硫酸脱绒,于4月22~23日进  相似文献   

15.
谷粒黑穗病是一个全国性的病害,对谷子生产危害很大。粒黑穗病的发生程度直接与菌源数量、土壤环境以及幼苗出土速度有关。病菌在幼苗一心叶期前均可实现侵染,以种子露白到芽长1厘米阶段内的侵染发病量最高。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禾穗胺可湿性粉剂以及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拌种(剂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可有效地控制粒黑穗病的危害,防治效果达80—100%,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与上述杀菌剂等量拌种,可兼治粒黑穗病与白发病。四种防治粒黑穗病的拌种剂不论是单用,还是与瑞毒霉混用,对谷子的发芽与幼苗生长均无药害。1984—1985年在齐齐哈尔市15个市县示范防治面积172万亩,平均防治效果80%,增收粮食2196.5万公斤,经济效益527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中澳四合一     
<正>说起拌种,不少朋友都很熟悉了,作物经过拌种后再种植,能起到一定防虫、防病的作用。今天要说的不是拌种,而是蘸根。蘸根的方法对一些作物生长也有不少积极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一些蔬菜的蘸根。产品介绍中澳四合一(可杀得叁千、满适金、优拌、康宽)可以减轻腐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细菌性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及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从而有效控制苗期的死苗烂棵现象。中澳四合一还能有效控制蝼蛄、蛴螬、小  相似文献   

17.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麦蚜整个发生期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了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小麦苗期和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分蘖、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2a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1.4~2.0g/kg拌种、噻虫嗪1.0~4.0g/kg拌种对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出穗前、扬花期和灌浆期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02%~100%、93.12%~100%和84.19%~98.31%;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1.0~2.0g/kg拌种对小麦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噻虫嗪4.0g/kg拌种小麦出苗时间推迟0.5~1d,对出苗率无影响;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2.0g/kg拌种,小麦有效分蘖增加最多,分别为55.38%和34.58%;小麦千粒重增加以吡虫啉1.4g/kg拌种最高,显著高于噻虫嗪1.0~4.0g/kg拌种,且吡虫啉1.4g/kg拌种小麦产量增加显著高于噻虫嗪4.0g/kg拌种,稍高于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见,在小麦播种时,用吡虫啉1.4~2.0g/kg、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危害,且对小麦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巧拌种剂对马铃薯生育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应用高巧拌种剂可以提高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降低。采用高巧拌种剂在马铃薯生产上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8 683.3 kg/hm2,较不拌种增产22.9%,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川农麦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0、5、10、20、40mg/L)拌种对不同播期小麦前期生长及后期抗(避)冷效应的影响,并对S3307拌种前期控旺,后期抗(避)冷进而增粒增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3307拌种对小麦前期生长具有控上促下、控前促后的效应;S3307促进了三叶到拔节体内N素含量的增加,降低了C/N值;S3307拌种使小麦生长物候期延迟,利于四分体与开花期避开低温危害,且提高了四分体与寒潮期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力,降低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冷性;S3307拌种延迟了幼穗分化各阶段的起始时间,使小麦拔节期明显推迟;S3307拌种提高了穗粒数,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鑫尊拌种对太子参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设计了1、2、3 mL/kg3个浓度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鑫尊拌种能显著提高太子参的出苗势,增加出苗率,提高植株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其中鑫尊最佳拌种剂量为2 mL/kg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