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龙香芋为兴化地方优良品种,株高1.2~1.5m,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叶柄长,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母芋近园形,肉质白、粉而香、子芋少、椭园形、肉质粉,由于其种植历史悠久,耐贮运,品质优良,富含丰富蛋白质、淀粉、以及钙、铁等矿物质,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苏、锡、常等地.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保持在3000hm2左右,一般产母芋2.3×104~3.0×104kg/hm2.子芋4500~6000kg/hm2,纯收入在2.3×104元/hm2以上,已成为我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芋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显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两个品种各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芋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幼苗期,氮磷钾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芋的叶片和叶柄中,氮以叶片中居多,钾以叶柄中居多;从发棵期开始,氮磷钾主要分配在芋的球茎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搭建遮荫棚设置5个遮光水平(遮光率分别为0、30%、50%、70%、90%),研究遮光率对叶柄芋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面积以及芋梗长度、鲜重、粗纤维含量、粗蛋白含量和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0%遮光率处理的叶柄芋植株最高,叶面积最大,叶柄数最多,产量比对照显著提高76.27%,芋梗粗纤维含量比对照提高30.88%;30%遮光率处理的叶柄芋分蘖数最多,比对照增加60.00%;90%遮光率处理的叶柄芋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单株产量最低,比对照显著降低62.93%,但芋梗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可选择郁闭度接近70%的胶园林下间作叶柄芋;若以繁育种苗为主,则选择30%遮光率为佳.  相似文献   

4.
色斑观叶植物在试管繁殖时的性状保存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斑观叶植物花叶芋,三色豆瓣绿、蟆叶海棠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花叶芋和蟆叶海棠试管繁殖时能保持原形色彩而三色豆瓣绿不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珠芽魔芋在成龄胶园间种的最适播期及最适种芋大小,本文研究了不同播期及不同种芋大小对珠芽魔芋出苗、叶片生长发育及叶面种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珠芽魔芋播种期的延迟及种芋重量的降低,魔芋出苗延迟,魔芋叶面种数量、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面直径、顶裂叶长、顶裂叶宽的测量值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降低,而其在中等大小的种芋中测定值最大。结合出苗期日、叶片生长发育状况、叶面种数量及生育期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2月是成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最佳播期,167.6g魔芋种是最佳种芋大小。  相似文献   

6.
一、芋疫病1.症状识别芋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初病时,叶面初生黄褐色圆形斑点,以后各斑点渐渐扩大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轮纹大斑,边缘有墨绿色的水渍状环,湿度大时斑点表面有白色薄粉层,病斑中央的组织坏死成裂孔,严重时仅残留叶脉。叶柄受害产生不规则褐色病斑,病斑周围组织褪黄,病斑扩展,  相似文献   

7.
沙埠芋头疫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埠芋头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是由鞭毛菌亚门芋疫霉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产生孢子囊,借助雨水和气流传播。采用选留无病种芋,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清洁田园,加强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以减少疫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地方主栽香沙芋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记录各生育期农艺性状、解剖观察等,研究了香沙芋生长发育规律,探索香沙芋叶片与子芋分化的同生关系,以期为香沙芋配套相应栽培新技术提供生理基础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香沙芋是一种喜湿喜热耐高温的夏季作物,4叶期以前为营养体的生长发育初期;5叶期至14叶期为香沙芋地下部块茎膨大期,其中9叶期子芋才开始充实膨大,12叶期各部位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14叶期后,植株生长开始进入衰退期,营养物质向地下部的子芋部位转移并积累;香沙芋表现出典型的2/5叶序特征,地上部可见叶片数目不超过5,植株地上部茎称为"叶柄"更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地方主栽香沙芋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记录各生育期农艺性状、解剖观察等,研究了香沙芋生长发育规律,探索香沙芋叶片与子芋分化的同生关系,以期为香沙芋配套相应栽培新技术提供生理基础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香沙芋是一种喜湿喜热耐高温的夏季作物,4叶期以前为营养体的生长发育初期;5叶期至14叶期为香沙芋地下部块茎膨大期,其中9叶期子芋才开始充实膨大,12叶期各部位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14叶期后,植株生长开始进入衰退期,营养物质向地下部的子芋部位转移并积累;香沙芋表现出典型的2/5叶序特征,地上部可见叶片数目不超过5,植株地上部茎称为"叶柄"更适宜。  相似文献   

10.
杨文成 《农技服务》1995,(3):2-2,37
<正> 芋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叶上初生黄褐色圆形小斑,扩大后有同心轮纹,上生白霉,病斑常汇合成不规则大斑,破裂穿孔,病叶仅残留主脉,状如破伞;叶柄受害,上生大小不等的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连  相似文献   

11.
课题分析芋头植株主要养分元素吸收和分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芋头对氮、磷的吸收高峰期主要在苗期和膨大期,分别满足茎叶增长和球茎膨大需求;钾的积累主要在地下球茎膨大盛期之前,分配于叶柄,持续时间较长;钙元素需求旺期在地上部营养体最大期之前,主要分配于叶片和叶柄,后期则分配于球茎膨大;铁元素的积累高峰期主要在球茎膨大之后,先以母芋为中心,再转为子孙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外源激素对紫斑牡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美髯公’‘粉荷’‘粉冠彩带’3个紫斑牡丹品种的叶片和叶柄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时间0.1%HgCl_2处理牡丹对叶片、叶柄污染率、褐化率、存活率及死亡率的影响.并研究了6-BA和NAA组合,2,4-D和NAA组合以及2,4-D和6-BA组合分别对紫斑牡丹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以及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0.1%HgCl2进行消毒处理,叶片和叶柄的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6、8 min.(2)3个品种的牡丹叶片在6-BA(2.0mg/L)/NAA(0.3mg/L)处理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最高,叶柄在6-BA(2.0mg/L)/NAA(0.4mg/L)处理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最高;‘粉冠彩带’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同一品种之间叶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高于叶片的诱导率.(3)2,4-D(0.5mg/L)/NAA(1.5mg/L)组合处理中,叶片和叶柄愈伤增殖率均达到最高,且NAA质量浓度越高愈伤组织质地越好.(4)2,4-D(0.2mg/L)/6-BA(4mg/L)处理愈伤组织再分化过程中发现有少数透明状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3.
魔芋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医疗、保健食品,具有适应性广、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特别是永善县的金江白魔芋品质优良,其干茎内含葡萄甘露聚糖达74.04%,高出国标近10个百分点,机制烘干芋条加工的精粉黏度达2.8万厘泊以上,被誉为“魔芋皇后”。但是,魔芋的白绢病发生危害较重,据田间调查,一般田块发病率达10% ̄14%,发病严重的田块达42%以上,严重影响魔芋的产量和质量。一、症状魔芋白绢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叶柄基部及块茎。叶柄基部及球茎感病后,初呈暗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转化,使叶柄湿腐,植株倒伏,叶片由绿变黄。高温、高湿时病部长…  相似文献   

14.
芋头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头疫病是由假菌界卵菌门鞭毛菌亚门的芋疫霉菌(p Hytop Hthora colocasiae Racib.)产生的孢子囊借助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所致,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球茎等部位。目前,主要通过种植抗病种芋,轮间套作和加强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手段减少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白鹤芋的茎段、叶片、叶柄、花序4个部位为外植体,在相同激素及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浓度的培养基上,花序最易生长为丛生芽,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蕉芋,又名蕉藕、姜芋。蕉芋茎杆粗壮高大,叶片宽阔,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一般每公顷产量达20-30吨,高的可达50-75吨。根状茎可直接煮食,主要用于磨粉,出粉率达15%-20%。蕉芋粉市场看好,属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可加工饴糖、粉条、胶粘剂等,粉渣、茎叶可作猪饲料。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蕉芋面积在调整结构中可得到适度发展。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Tapestry彩叶芋(Caladium×hortulanum Birdsey)未展开叶片和叶柄薄层切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Tapestry彩叶芋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均能产生愈伤组织,其中2 mg/L TDZ和1 mg/L 6-BA是彩叶芋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叶柄薄层切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在90%以上;愈伤组织在MS基本培养基上增殖率最高,愈伤组织质地致密,呈颗粒状;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很强,在附加有1 mg/L 6-BA和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再生了许多幼苗。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芋属粗质大草本植物,冠状叶片大,呈椭圆形,有大量球形地下块茎,这些块茎可以食用。也可以当作饲料,在饲喂家畜(尤其是猪)以前,应将芋头煮熟。生芋头含有刺激消化道的物质,而且如果大量饲喂,可能会引起中毒。牛和绵羊喜食其叶片,已试用干芋头粉饲喂家禽,至今...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芋艿N、P、K、Ca、Mg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芋艿植株不同器官对N、P、K、Ca、Mg等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是一致的。与传统机械耕作(CK)相比,生物耕作(T2)可以大幅促进N、P、K、Ca、Mg等元素在芋艿体内的积累(P0.05),幼苗期以及发棵期(出苗后60 d)的N、P、K分配均为叶柄叶片根,Ca、Mg分配为叶片叶柄根;发棵期(出苗90 d)以及球茎膨大期的N、P、K主要分配在球茎中,子芋和孙芋中N、P、K含量最高,Ca素和Mg素则主要分布在子芋和叶片内,其他器官较少。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耕作)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对实现芋艿产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影响桑树(Morus alba L.)叶片净质量的主要因素,2017—2018年以农桑14号为试材,在生长季调查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叶片质量、千克叶片数量、叶片净质量等指标,分析了桑树叶片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与叶片净质量呈高度正相关,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与叶片净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叶片质量、千克叶片数量与叶片净质量的相关系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比较叶片长度等分别与叶片净质量形成的二次曲线方程和直线方程的相关系数,表明更符合二次曲线;各指标对叶片净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叶片质量、每千克叶片数量、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柄质量、叶柄厚横径、叶柄宽横径、叶柄长度。可以通过调查叶片宽度和叶片长度等指标进行桑园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