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野生大燕麦Avena·magna和砂燕麦Avena.Strigosa,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 Avena·magna是四倍体2n=4X=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6m 12sm(SAT),核型类型为2A;Avena.Strigosa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SAT),核型类型为2A。我国对燕麦属的杂交育种工作早已广泛展开,与广泛应用的杂交育种实践相比,整个燕麦属的细胞学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为了给广大燕麦育种工作者提供细胞学的基础资料,我们曾对Avena属的nuda以蒙燕7312为材料,做过核型分析(详见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现对Avena·magna和Avena·Strigosa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观察研究,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椰子及其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椰子(coconut nucifera L.)属棕榈科椰子属常绿乔木,经济寿命为40~80年,自然寿命达100多年。全世界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椰子,多分布在亚太地区,种植面积达1200万hm2,年产椰果400多亿个。椰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文昌县、琼海市、万宁县、陵水县、三亚市等地,广东、云南、广西、台湾等地也有零星种植。  相似文献   

3.
旱地裸燕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燕麦(Avenanuda L.)也称莜麦,是禾本科燕麦属(Avena)一年生草本植物.莜麦在甘肃省通渭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要,莜麦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报道,莜麦有高于其它谷类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及均衡的氨基酸组成,含油率也高于各类谷类作物,且非饱和脂类比例大,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和β-葡聚糖.据临床实验证明,长期食用燕麦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对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莜麦加工工业发展很快,许多加工制品如燕麦片、燕麦冲剂等已成为人们早餐、快餐以及产妇和婴幼儿的上好补品.为了克服过去管理粗放以及干旱等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提高莜麦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现将近几年来大田示范总结的莜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燕麦属Avena中的四个种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去壁低渗法对燕麦属Avena的四个种,进行了染色体倍性研究,並做了显微照相。结果表明Avena中的四个种A.nuda、A.magna、A.nudibrevis、A.strigosa,分别为六倍体、四倍体和二倍体。其中A.magna染色体数在国内还不曾有人认定过。目前对燕麦属的分类问题国内外仍有不同意见,但我们认为在Avena属中种的演化二倍体应是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对如何才能得到分散度高的染色体图相,也做了方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同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国外引进的优质燕麦(Avena nuda L.)品种Marion作母本,裸燕麦8914作父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品种,株高113~118 cm,千粒重26.2 g,子粒粗蛋白质含量17.51%,脂肪含量10.26%,淀粉含量58%。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在山西省燕麦产区的旱坡地、二阴地均可种植,尤其在下湿滩地种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6.
燕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评价、利用、分子遗传学研究等方面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燕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我国目前燕麦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燕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燕麦族燕麦属。莜麦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发现莜麦的籽粒中含有亚硝酸等成份,可做为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药用食品。因此,莜麦的栽培地位又有所提高。我国农业部已把莜麦的研究列为国家协作项目之一。但是对莜麦染色体的研究,国内外还很少有人做,在我区尚未见到有人报导过。染色体的研究对于分类和育种实践都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为了探讨燕麦属的演化趋向以及有关起源等问题提供细胞学依据,我们对Avena nuda蒙燕7312莜麦进行了核型分析。确认莜麦蒙燕7312的核型为:2n=6X=42=22m+20sm(SAT)。  相似文献   

8.
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草本植物,既是粮食作物也是很好的饲草作物,营养价值丰富。文章从有机种植现状、发展有机燕麦生产优势、有机燕麦生产管理技术流程3个方面概述了东北地区有机燕麦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9.
野燕麦(Avena fatual)西藏群众俗称“跃布”,在西藏分布很广。是西藏高原农区最主要的一种杂草。由于其在西藏高原适应性强,繁殖极快,已成为一种难以除尽的团间恶性杂草.在海拨2400-4500米农区普遍存在。我地区以洛隆、边坝两县为野燕麦高发区。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观察研究了燕麦属(Avena)中不同倍性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砂燕麦Avena strigosa为二倍体,2n=2X=14,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2SAT),核型类型为2A;野生大燕麦Avena magna为四倍体2n=4X=28,核型公式是2n=4X=28=16m+12Sm(2SAT),核型类型为2A;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为六倍体2n=6X=42,核型公式是2n=6X=42=22m+20sm(2SAT),核型类型为2B。从核型结果中可以看出,多倍化是三个种进化重要趋势,随着倍性的增加,核型的不对称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粮豆。主要品种有豌豆、绿豆、芸豆、小红豆、饭豆、荞麦、大麦、青稞、燕麦、高粱等。在人们饮食逐步讲究营养化、保健化、卫生化的新形势下,杂粮生产具有独特优势,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燕麦(Avena sativa)属禾本科燕麦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饲草饲料,也是禾谷类的日益被人们重视的粮食作物。分带稃型与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主要是带稃型,中国栽培的燕麦主要是裸粒型。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小杂粮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国家统计不列名细),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殊用途的多种粮豆。包括:荞麦(甜养、苦荞)、糜子、谷子、高粱、莜麦(燕麦)、青稞、薏苡、籽粒苋、绿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云豆)、黑豆(大豆)、蚕豆、豌豆、小扁豆、鹰嘴豆、草豌豆等。它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作物、发展粮  相似文献   

14.
赵品 《河南农业》2012,(13):4-5
一、基本情况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适宜中原地区栽培的小杂粮作物包括:荞麦、糜子、谷子、高梁、燕麦(莜麦)、绿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芸豆)、黑豆(大豆)、蚕豆、豌豆等.  相似文献   

15.
燕麦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以高寒、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佳。燕麦是我国高寒地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我国以燕麦为原料的食品工业、医药工业还在起步阶段,无论从数量上或品种上,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我国燕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相当狭小,历史上最大种植面积也仅3000万亩,随着我国民众对燕麦保健价值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燕麦产品的消耗量会逐年增加。根据燕麦对气候、土壤的适应特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属茄目、茄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铃薯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种植,尤其是在欧、美等国家,被人们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非常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应各种生态地区种植,所以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特别是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就我省来说,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都在300万亩以上。马铃薯除了一般食用外,还可用作饲料、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7.
板栗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山区县,属中亚热带地域,四季分明,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岭连绵,荒山坡地多,土质粘重,缺乏有机质,适宜板栗种植。板栗属木本干果类,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于大面积荒山种植,寿命长达数百年,被誉为“铁杆庄稼”。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云笔镇等10多个高山地区的乡镇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板栗,现全县种植板栗面积达213hm^2。但在2003年以前都是常规稀植,每亩栽植40~60株,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极低。为改变这一落后生产现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我们在2003年秋引进九家种、  相似文献   

18.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为漆树科芒果属常绿果树,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世界五大名果之一.全球约有87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芒果,栽培面积超过933万hm2.我国种植面积13.1万hm2(不含台湾省),2007年总产量80.47万t.其中广西种植面积4万hm2,总产量18万t[1].  相似文献   

19.
几种麦田恶性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茜草科的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Var。tenerum(Gren.et Godr.)Rebb.),紫草科的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 L.),豆科的大巢菜(Vieia sativa L.)和禾本科的野燕麦(Avena fatua L.)是苏北垦区麦田四大恶性杂草,也广泛分布于国内外广大小麦产区。自1971年以来,作者参考李扬汉(1956)、Cox(1972),  相似文献   

20.
刘文霞 《河南农业》2016,(25):57-57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禾谷类和豆类作物。豫北地区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豇豆等。一、豫北地区小杂粮生产情况据调查,豫北地区近年来小杂粮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安阳县为例,安阳县是河南省产粮大县,粮食种植面积在11.33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