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热夏季常常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表现在产蛋减少、蛋重变轻,严重时鸡只中暑死亡!产蛋率会减少10%~30%,甚至更多。死亡率可在2%左右。蛋鸡的适宜温度是18℃~24℃。当气温超过28℃蛋鸡就会产生热应激,蛋鸡生理上就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当气温超过38℃,就会出现中暑死亡。下面就热应激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对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由于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夏季热应激对肉仔鸡和蛋鸡生产的影响日趋严重。那么怎样使鸡只减小热应激,提高夏季的养鸡效益呢?我们将多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养鸡户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鸡舍内温度已经超出鸡体最适温度范围,热应激将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引起鸡只死亡。在较高温度下(25℃以上)蛋重开始降低,随后还会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变薄和死亡率增加的现象;当气温达到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只就会死亡。因此做好热应激的预防与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在诸多应激因素中是最常见又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因素,对鸡的行为、生理、生产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休克死亡。本文就热应激对鸡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结合多年来笔者夏季高温季节养鸡所采取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作一介绍。热应激对鸡的影响生长鸡和产蛋鸡最适宜温度是18~24℃。当气温超过适温上限时,鸡散热困难。由于鸡无汗腺,主要依靠呼吸进行散热,为了及时散发热量,鸡会减少运动,张口呼吸,增加呼吸次数。当气温升高到35℃时,呼吸次数可达150次/min,当气温达到41℃时,呼吸次数可达到180次/min,血液pH值上升。据…  相似文献   

6.
夏季气度升高,热应激成为制约家禽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有效减少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鸡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16-23℃,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就会发生热应激综合征,下面就发生热应激的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农村养鸡技术仍比较落后,加上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夏天饲养的鸡很容易发生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夏天养鸡如何防制热应激作一简述,供参考。1容易引发热应激的鸡1.1普通鸡舍饲养的鸡容易引发热应激普通鸡舍结构简单,既无遮阳也无防辐射的措施,而舍内饲养的鸡群密度大、拥挤,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鸡舍内温度往往比舍外的高出3℃~4℃,这样的鸡群在夏季极易发生热应激。1.2现代化肉鸡场在高温季节、高密度饲养时也极易发生热应激热应激多发生于高温季节,特别是高密度饲养的肉鸡场。…  相似文献   

8.
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且温度高,当鸡舍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就陷入一种热应激状态;对鸡来说,热应激是众多应激原中最难处理的一种,是影响鸡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1鸡群热应激的特点1.1常见于通风不良舍温超过32℃、卫生条件较差的鸡群。热应激的严重程度随舍温的增高而加大并可迅速导致鸡因热应激而死亡。1.2种用鸡、体型较大的肉种鸡对热应激的耐受性较低,热应激发生时,往往是看上去体格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最先死亡。这种情况也常见于高产蛋鸡群。1.3夏季高温时的…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对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鸡出现热休克和死亡。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原因:①夏季高温天气,②规模化养殖,饲养密度大;③舍内通风不良。2热应激对鸡的危害2.1干扰鸡只的正常生理机能。热应激可使鸡的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H值上升,钠钾比例失调。2.2降低鸡只的生产性能。①高温时,采食量下降,试验表明,环境温度在21~31℃时,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7%,在32~38℃范围…  相似文献   

10.
林智 《广西畜牧兽医》2009,25(6):348-350,381
在现代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在炎热的季节种鸡很容易发生热应激。成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25℃,高于28℃鸡易发生热应激,超过39℃时可造成鸡大批死亡。当种鸡发生热应激时,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破损率上升、受精率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死淘率增多。因此,夏季防治种鸡热应激的发生,是养好种鸡并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预防此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鸡没有汗腺,且体躯被覆羽毛,当环境温度达到28℃以上时,鸡变得热不可耐,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加,采食量减少,产蛋率降低,蛋重变小,蛋壳质量变差。当环境温度持续在32℃以上时,会加重上述症状,如果生产中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特提出以下10点建议,供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天养鸡户的首要任务就是预防鸡的热应激。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大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出现休克和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现就如何做好预防鸡热应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肉仔鸡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8℃~24℃,夏季天气炎热,鸡舍气温常高达34℃以上,使鸡只产生强烈的热应激。肉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大量饮水,生长速度减慢,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大大影响肉仔鸡的饲养效果。为了降低热应激对肉仔鸡的影响,除在管理上采取一些措...  相似文献   

14.
夏季防治鸡热应激的发生,是提高鸡生产性能的一项措施。鸡羽毛密、无汗腺,鸡最适应的温度10~32℃,蛋鸡最适应的温度16~25℃,温度过高,产蛋下降,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大,蛋壳变薄,蛋品质下降,鸡只死亡数也会增加,因此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夏季高温对笼养肉鸡的影响极为严重。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可出现鸡体温升高,吃食量减少,体重减轻,血钙含量降低、血液酸硷平衡失调等代谢紊乱的热应激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中暑死亡。为了减少夏季笼养肉鸡热应激损失,我们采用在肉鸡饲料和饮水中分别添加延胡索酸和氨化铵的方法,缓解热应激的发生,获得了热喘息次数下降,增重上升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域和时间上,对2008年上半年的鸡病市场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典型新城疫、禽流感、肉鸡的呼吸道病、羽虱和鸡无明显症状的突然减料的流行状况及流行症状和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最后警示广大养鸡户:夏季,谨防热应激以及由高温引发的各种疫病。  相似文献   

17.
鸡没有汗腺,夏季高温环境对产蛋鸡造成的热应激影响极为显著。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必须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对于没有经受过高温环境的鸡只,当温度突然升高到36℃时,则会发生死亡。高温、高湿环境造成鸡舍有害气体含量过高,高温条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或存活,长期热应激引起集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效益。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高温季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缓解鸡热应激的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热应激使鸡的生产性能下降,影响鸡只的生理与健康状况,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预防热应激措施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鸡舍小环境,降低鸡舍温度1.1遮阴与隔热鸡舍周围种植高大阔叶树或种植草坪,可减少太阳辐射热50%~60%,并减少地面反射热进入鸡舍。提高鸡舍外围防护结构隔热能力,如屋顶粉刷石灰浆、加设天花板并覆以隔热材料,酷热气候时舍内温度可降低7~9℃(刁其玉,1992)。种植藤蔓植物,夏季酷热时,覆盖有藤蔓植物的墙面温度比无覆盖的墙面约低7℃,舍内约降低3℃(赵瑜杰,1993)。1.2通风降…  相似文献   

19.
夏季高温会给产蛋鸡带来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尤其会给临产或已开产正步入高峰的产蛋鸡群带来一系列影响。鸡没有汗腺,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蛋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鸡热应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 热应激 鸡作为恒温动物,仅在严格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持体温。10~32℃是鸡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范围,21~26℃是鸡生存的适宜环境温度,此时鸡用于维持体温所付出的代谢能最少;26~32℃是尚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温度范围;高于32℃则是鸡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的温度范围,即出现热应激。12 鸡热应激时的组织、生理、生化及免疫反应121 呼吸频率提高,肺通气量加大,发生热喘息,CO2排出量增加,致使血液中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22 心律加快,肝、肾、胃肠道血液流量相对减少,血钙、血钾、血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