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养猪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特征的疾病,其中有些是最主要的疾病,也有作为继发性感染的疾病,还有在霉菌毒素的压力下发生的异常疾病。有些疾病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如猪瘟、口蹄疫、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而某些疾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或重要性不同,如大肠杆菌可以引起哺乳性仔猪的黄痢、白痢,也可引起断奶仔猪的腹泻,在母猪大肠杆菌可引起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毒可引起母猪的流产,也可引起仔猪的腹泻、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猪病也越来越复杂。有些疾病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如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而某些疾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或重要性不同,如大肠杆菌可以引起哺乳仔猪的黄痢、白痢,乜可引起断奶仔猪的腹泻,在母猪大肠杆菌可引起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毒可引起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3.
养猪生产过程中有单独发生的疾病,也有并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的疾病,还有霉菌毒素导致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等。有些疾病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如猪瘟、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一某些病原菌在不同的阶段可引发不同的疾病,如大肠杆菌可以引起哺乳仔猪的黄痢、白痢,断奶仔猪的腹泻,也可引起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最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冬季,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仔猪死亡率会很高. 1 新生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疾病原因 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而造成死亡.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新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病性传染病;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不仅母猪体温升高,而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仔猪发生腹泻、脱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很常见,也是非常难防控的老大难问题,其发生普遍、原因复杂损失巨大仔猪腹泻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从病原角度看,多为菌群失调造成,母猪奶水不足、仔猪不能吃足母乳等均可引发仔猪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腹泻。许多研究证明,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现针对大庆某猪场腹泻仔猪进行的病原学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中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仔猪饲养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仔猪阶段最易发生的疾病就是仔猪腹泻,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生产中就其发病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1大肠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性腹泻是仔猪腹泻最常见的病原。特别是新生仔猪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可占到45%~50%左右,主要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  相似文献   

7.
1 仔猪腹泻的病原因 许多的疾病都会引起仔猪腹泻,病毒性的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他病毒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也可以引起腹泻.引起腹泻的细菌也有许多,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8.
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目前危害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虽然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和2型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疫病也可致仔猪发生腹泻症状,但仔猪病毒性腹泻一般是指由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流行性腹泻(PED)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三种疫病的总称。它们可引起仔猪死亡,饲料报酬降低,人工费用和药费开支增加等损失。最近二三年有些地区暴发新生仔猪和乳猪大批腹泻、死亡病例,导致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仔猪阶段是抵抗力最弱的阶段。也是仔猪最容易感染疾病的关键时期.有些疾病还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如猪瘟、PRRS、PR、支原体肺炎等;而同一病菌在不同的阶段亦可引发不同的病症.如大肠肝菌可以引起哺乳仔猪的黄痢、白痢,也可引起断奶仔猪的腹泻.还可引起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症;  相似文献   

10.
(一)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导致哺乳仔猪死亡的疾病较多,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链球菌病以及其他病菌的感染等。但在哺乳阶段最常见的还是大肠杆菌病,它可造成严重的腹泻,导致仔猪脱水、虚弱甚至死亡。很多疾病可从母猪传播给仔猪,特别是由于炎热、分娩导致母猪虚弱、抵抗力低的时候。(二)母猪饲养管理很多情况下,疾病发生于仔猪,但根源却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现象。引起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有仔猪方面的原因,如冻死、饿死、压死、咬死等;母猪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乳汁分泌不足及母猪产弱仔,除此之外腹泻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工厂化猪场养猪流程中的关键阶段 ,也是最脆弱的阶段 ,极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仔猪死亡。初生仔猪死亡半数以上是发生在出生后的 1个星期内 ,如能够安全地度过这个危险期 ,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养猪效益。1 做好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在母猪怀孕前、中、后期分别给予不同的管理。保持怀孕中期以前母猪中等体况 ;到怀孕后期 ,则要适当增加饲喂量 ,以保证仔猪有较大的初生重 ;在哺乳期防止母猪过度掉膘 ,以免引起下一胎仔猪先天发育不足。加强母猪的免疫接种 ,为仔猪提供高水…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病是生猪规模饲养场(户)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目前制约养猪生产发展的突出因素,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大肠杆菌病、低血糖症、传染性胃肠炎、梭菌性肠炎、球虫病和轮状病毒肠炎,这六种疾病占所有断奶前仔猪腹泻病的主要部分,伪狂犬病和弓形虫病也能引起仔猪腹泻,但腹泻不是其主要表现。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措施1.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搞好栏舍卫生妊娠母猪供给易消化富含营养的优质、清洁饲料,禁喂腐败、变质及有毒性的饲料,栏舍要定期消毒。1.2抓…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猪的一种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发热及脑脊髓炎。猪伪狂犬病病毒可致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等繁殖障碍性病症,哺乳仔猪发生脑脊髓炎、败血症等症状,侵害消化系统引起仔猪严重腹泻,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可有呼吸道症状[1]。2014年10月,某猪场发生猪体温升高,母猪流产,仔猪腹泻和运动功能失调为特征的疫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根据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仔猪早期断奶可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提高分娩舍利用率,减少仔猪感染母猪病原机率。由于仔猪早期断奶打破了仔猪正常的生长进程,仔猪会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在生产中,采取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实施三阶段饲喂法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是仔猪早期断奶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哺乳仔猪腹泻发生与否决定了猪只成活率,是母猪养殖户比较常见或棘手的问题。调查施甸县的23个规模养殖场(区)的结果表明,哺乳仔猪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较为多见;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时常发生;部分腹泻由病毒性传染性肠胃炎、伪狂犬病、轮状病毒引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饲养密度的增加,猪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大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养猪经济效益的高低,养猪成败的关键在于猪场传染病的控制。如何控制当前猪的传染病也成为大家最重视和最头疼的问题,猪群之传染病病种日益增多,病情日益复杂,混合感染日益严重,大家在控制传染病时觉得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认为控制当前传染病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原发病,在控制主要矛盾的同时,综合防治次要矛盾——继发病。我们根据混合感染的传染病对猪机体的危害及表现的症状,可概括为五大类病:以哺乳仔猪腹泻为主的仔猪腹泻综合征,以猪肺部混合感染为主的呼吸系统综合征,以仔猪断奶后消瘦为主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以猪高热为主的高热综合征,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的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本文对猪常见传染病引起的五个综合征进行的简明扼要的阐述,以供养殖场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仔猪腹泻的病因 许多的疾病都会引起仔猪腹泻,病毒性的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细菌性的,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19.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断奶保育期间的生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其今后肥育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有研究表明,56日龄时多增重1.1kg,至肥育出栏时可多增重5kg,过去农村的传统养猪早就有这样的讲法,“小猪多长1斤,以后大猪要多长10斤”。而仔猪早期断奶,减少了母猪的体能损耗,提高了母猪的繁殖力和饲料利用率,节省了母猪的泌乳饲料,降低了分娩猪舍的成本分摊,从而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1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生长的因素仔猪断奶日龄现已大多提早至21~35天,但是,早期断奶的小猪在饲养条件不能相适应的情况下,会引起腹泻、水肿等疾病的发生(仔猪断奶综…  相似文献   

20.
1仔猪腹泻的病因许多的疾病都会引起仔猪腹泻,病毒性的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细菌性的,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