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3,(20):48-50
农业景观是融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于一体的的复合景观,是具有较强独特性的景观,其内容可大致划分为:①农业所共有的特色农作物景观;②反映地区特色的景观;③所在区域的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④该区域的特色景观。在人与土地抗争、共生的多少年里,一定人群的活动范围内,逐步形成相应特质化的农业景观。在中国的东南角,土楼这种独特的古老建筑,正无声地讲述着几百年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与悲喜。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缺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指导。该研究尝试采用AHP来构建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匿名式专家调查法来统计各因子权重,从而探讨影响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得出在准则层6个主要因子中,生产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生活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在指标层以及子指标层中特色农业概况、人文景观价值、居民对环境质量满意度等权重值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休闲观光农业是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民众提供观光、体验、休闲等服务,增进民众对农业与农村生活了解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近年来,全省各地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拓展农业多功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载体,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一、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河南省依托各地人文景观,坚持观光与农业并重,积极开拓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温州市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提出政策扶持、合理规划、树立品牌、提高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发展观光农业等措施,以迎接入世的挑战和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卫市沙漠人家旅游公司观光农业园区内清新的空气、优美的风光、泥土的气息、宁静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新鲜的绿色食品,构成园区自然素材;现代温室群体、整齐划一田园景观、通畅路网、功能配套水系构成景区人工素材;种菜收菜、剪枝嫁接,构成园区独特景观。观光农业景观的文化形态,由农村历史人文、农业文化、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色和地方风俗等因素构成,充分体现了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6.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业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些年来 ,景观生态学与农学的结合出现了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上的一个新分支———景观农业。景观农业的出现 ,是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生产探索 ,寻求其高产、高效、持续稳定所找到的解决方法之一 ,也是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农业生产问题的一次尝试[1~3] 。自然生态系统与景观较之人工生态系统与景观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高稳定性和维持能量与物质平衡的能力 ,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 ,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逐渐向人工生态系统和景观转化 ,人为因素在农业景观中愈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四湖地区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腹地 ,…  相似文献   

7.
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产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型态。  相似文献   

8.
<正>休闲观光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特色农业。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  相似文献   

9.
创意农业与村镇特色景观旅游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认为,创意是将创意要素进行独特组合或体现为创意要素的独特组合形式;创意农业是通过创意思维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村生态等资源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全部环节市场化及其价值增殖的农业开发模式.分析了创意农业对打造村镇特色景观、促进村镇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创意农业主要表现类型及创意方法,对打造村镇特色景观、推动村镇旅游开发的现实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现代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组合的设计理念应用于葡萄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以渭北葡萄产业园设计为例,将葡萄生产和葡萄文化氛围营造相融合,通过构建葡萄文化的景观生态主题,将景观设计、葡萄种植、葡萄及其相关产品的营销和农业观光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水体和植被,营建园内生态林带和水上生态廊道,创造具有生态多样性生境葡萄产业园。视园区整体为“基质”,以各功能区为“斑块”,以园区道路、尤其是葡萄景观长廊为生态“廊道”,构建符合现代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葡萄产业园,为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结构,是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性产物.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景观、植物园林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休闲旅游景观.农业景观功能主要是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及其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的农业,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紧密结合的契入点,以实现“三效益”为目的的农业。建立寓旅游、农业增效和改善环境等诸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开辟农业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拓宽旅游市场;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它是与国际化农业接轨的迫切需要,又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农业功能与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关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合,理清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农业功能及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本研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0—2018年,农业食品与原材料生产功能价值从20.81亿元下降到17.45亿元,休闲与文化功能价值从11.83亿元增长至13.92亿元,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价值从215.88亿元增长至217.96亿元。农业景观面积从2 094 233.94 hm2缩减到1 753 198.20 hm2,总斑块数从5 536增长至8 282,聚合度从96.732 6减小至95.878 2,景观形状指数由158.578 8增长至182.868 4。研究表明,农业功能转变及景观形态演变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以生产功能为主导,农业景观表现为以耕地为主、桑基鱼塘为典型的传统农业景观;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以生活功能为主导,农业景观呈现以观光体验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景观;2010年前后至今转变为“三生”功能融合主导,农业景观呈现以生态休闲为目的的休闲农业景观。  相似文献   

14.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自然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为依托,经过规划设计,融合农业和旅游业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产业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浙江省上虞市以农庄经济、农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观光农业正在蓬勃兴起,在丰富人们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该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观光农业是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枣庄市的观光农业已形成雏形。本文对枣庄市观光农业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对未来开发进行展望和探讨。 开发观光农业的意义 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游交叉产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在于: 一是观光农业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将快速提高,城市环境的喧闹、生活的快节奏,使居民处于高压状态,到农村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沐浴农耕牧渔的农家生活,使身心得到放松,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开发观光农业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达到休憩、健身的目的,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黄志刚  裘纪言 《四川农场》2007,(4):25-26,30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自然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为依托,经过规划设计,融合农业和旅游业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产业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浙江省上虞市以农庄经济、农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观光农业正在蓬勃兴起,在丰富人们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该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于永江 《新农业》2013,(3):17-18
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是"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涵盖"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观光"等不同概念,具体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目的观光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交叉性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可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探讨观光农业的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衡水市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衡水市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园的有利资源;对观光农业园的类型进行了阐述,对目前观光休闲农业园规划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述,包括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过度开发造成农业生产系统的破坏,缺乏对自然现有条件的利用,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和主题个性等,提出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原则、经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文化原则、多样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20.
青岛滨海景观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砺与沧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急需维护和更新.2002年以来,青岛市对其滨海区旧景观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拓展了资源有限的滨海空间,改善了滨海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开发和保护了新的旅游景观,缓解了滨海区的生态压力.时至今日,改造后的景观经过四年的运行,有喜有忧.滨海景观如何彰显城市人文景观风貌特色,如何使之更具人性化,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许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师及景观设计师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