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背毛木耳,是20世纪90年代从我国台湾引进大陆的,具有很好的食、药用价值,一直是出口创汇产品。2010-2011产季,福建省龙海市白背毛木耳年栽培1400万袋,年产干耳770吨,是福建省白背毛木耳主产区,栽培技术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2.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黄毅,谢宝贵,朱坚(福建农业大学福州金山350002)白背毛木耳是近年来引进的一个毛木耳新品种,它营养丰富,质脆嫩,口感优于普通毛木耳。该品种耳片面黑背白,商品外观性状好,是出口畅销品种,价格是普通毛木耳的1~3倍。我国目...  相似文献   

3.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福建省漳州市大房农场食用菌场汤光宇台湾白背毛木耳43号菌株自1990年引进到大陆,特别是福建省漳州地区以来,其栽培数量已由原来的500万袋发展到1995年的1.5亿袋左右。由于其产品脆嫩可口,有很好的食药兼用价值,特别其背面绒毛...  相似文献   

4.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黄毅,谢宝贵,朱坚(福建农业大学福州金山350002)8排包排包就是把接种好的菌袋排在菇棚内进行墙式立体栽培。在柱的两边各放一根毛竹,并与柱绑在一起,在地上间隔地横放砖块,支起毛竹形成一狭的床架(宽16~18cm)离地面1...  相似文献   

5.
林海清 《食用菌》1996,18(2):15-16
笔者于1989年7月8日在绥宁县河口乡境内的白蜡界山枯乌桕树木上,采集到一丛呈菊花形、直径18.50cm的野生毛木耳。经分离驯化培育获得新菌株,编号为白背毛木耳978。1990年进行段木栽培试验,木耳长满杆;代料栽培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每百公斤湿段木,一般可产干耳4~5kg,高产7kg;袋装干料450g,平均袋产鲜耳450~650g,高产达700g以上。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表明,该菌株性状稳定,抗杂菌力强,耐高温,生长迅速,产量高,段木和代料栽培均可发挥它的优良特性。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白背毛木耳菌株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白背毛木耳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栽培对比。结果表明:经初步筛选,‘06283’、‘43012’和‘AP201’等3个优良菌株可以在生产上推广;菌株‘AP201’产量最高为74.64g/袋,与对照相比增产15.7%,干物质含量也高,但其菌种活力较弱,不耐高温,生长速度慢,而且该菌株耳片腹面棱脊多,呈网状,不符合目前的出口外销要求,不建议生产上大规模应用;菌株‘06283’和‘43012’的产量均较高,分别为69.90、64.69g/袋,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8.4%、0.3%,且耳片大而厚,抗污染能力强,‘43102’的产量虽然比‘06283’及‘AP201’稍低,但其干物质含量比值最大,这2个菌株的产品适合于出口,市场价格较好,符合生产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袋栽白背毛木耳菌种优质生产技术郭翠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361006)白背毛木耳干耳黑面白背,朵大肉厚,销路好,价格高,适合国际市场需要,发展势头好,近几年在福建闽南地区利用塑料荫棚进行墙式袋栽,一户(场)栽培量达数万袋,数十万袋至数百万袋,...  相似文献   

9.
白背毛木耳属木腐性真菌,添加适量的氮源可以显著的提高木耳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膨化豆粕可以作为白背毛木耳的理想氮源,5%的添加量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膨化豆粕的添加量增加,污染率也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0.
11.
白背毛木耳栽培管理粗放,产量高,适合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的选择、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包的制作、接种与发菌培养、出耳阶段的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白背毛木耳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浓度的除虫脲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菌丝干质量法,研究白背毛木耳菌丝对除虫脲的敏感性,同时以拌料方式施药于白背毛木耳栽培料,研究除虫脲防治白背毛木耳真菌瘿蚊的效果,并检测试验处理的农残情况,以期为除虫脲防治毛木耳真菌瘿蚊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供试的除虫脲浓度对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速度抑制作用小,均低于10%.而2500倍除虫脲T1处理对白背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供试的除虫脲浓度对产量无明显不利影响,由于污染菌包数量减少,单包平均产量均提高.2500倍除虫脲T1处理,菌株1261、B2872平均单袋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81%、31.9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500倍除虫脲T1处理,菌株1261的真菌瘿蚊发生率仅3.06%,比对照(20.56%)降低85.12%.菌株B2872发生率为9.72%,比对照(20.56%)降低64.65%.各试验处理子实体均未有农残危害.2020-2021年示范2500倍除虫脲拌入发酵料中防治毛木耳真菌瘿蚊,示范2万袋,虫害降低83.3%,示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阐述白背毛木耳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漳州模式毛木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选择、季节安排、基质配方及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出耳阶段管理、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柯丽娜 《北方园艺》2016,(5):160-162
以白背毛木耳为试材,研究枝条菌种、木屑菌种这2个不同处理对栽培袋满袋时间、污染率、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背毛木耳枝条种满袋时间比木屑菌种平均提前14d,污染率降低28.4%,总产量平均提高10.33%。方差分析显示,枝条菌种与木屑种第一潮耳产量、总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采用的枝条菌种也和木屑种一样保持第一潮耳产量高这一特性,第一潮耳产量占总产量比值为84.61%,比木屑种提高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调查,从以下8个方面总结江苏省丰县毛木耳高效栽培技术:选用优质菌种,配制培养料,严把接种关,稳定发菌,不同品种分棚摆袋,加强出耳管理,综合防控病虫害,及时采耳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将昆明种小白鼠接种S-180实体瘤后随机分组,饲喂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 mg/kg)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分别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低、中和高剂量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36.84%、46.78%和56.73%,均能显著地提高荷瘤小白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和显著地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白鼠的存活时间。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可以有效地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可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等食用菌时一般都需要将木屑先在室外长时间堆积放置,并反复淋水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单宁、树脂等溶出去除,之后方可用作培养料。试验将尾巨桉木屑少量淋水,在室内堆积发酵约2个月,期间翻堆3~4次,之后用于制作白背毛木耳原种和栽培料。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木屑经过发酵预处理后可以替代常规的阔叶树杂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毛木耳菌丝长势和产量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总结漳州白背毛木耳生产出口基地主要害螨-卢西螨的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阐明了"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科学用药"的安全用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白背毛木耳杂交育种及杂交子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性状优良的毛木耳新品种,进行了杂交育种。实验以钩悬法收集毛木耳"丰2"子实体单孢子并培养获得其单核菌丝。采用单孢杂交(两点法)进行杂交培养,镜检"锁状联合"初选杂交子;通过与亲本的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比对分析确认杂交子,并经出耳试验验证其结实性。实验结果显示,种内杂交的不同单核菌丝较易亲和并产生具结实能力的杂交子。  相似文献   

20.
徐兵  章文涛  冀宏 《中国食用菌》2015,(2):44-46,59
对白背毛木耳进行液体培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寻求较优配比的白背毛木耳生长促进剂配方,并通过固体培养试验验证生长促进剂的可靠性。最终确定优化生长促进剂配方为:每100毫升萘乙酸0.05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锌2g、硼酸0.4 g、碳酸钙0.4 g、钨1 g、硫酸镁2 g。验证结果显示,该促进剂对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