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一些1-取代氮杂环庚烷-2-酮,并分别试验了它们对杀虫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对某些杀虫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B.t.-342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B.t.-342菌株作亲株,根据MP-342菌株基因和毒蛋白的组成,采用重组DNA技术将对甜菜菜夜蛾高毒的CrylCa基因引入MP-342菌株,构建了工程B.t.-342工种菌,对该菌检测结果表明:MP-342C-1工程菌表达两种Cryl类晶体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135D(CrylCa)和133kD(CrylAc),其CrylCa基因蛋白表达量占Cryl类晶体蛋白的35%和总晶体蛋白的29%。工种菌能良好表达CrylCa基因蛋白,且比例合适。根据工程菌B.t.-342IC-15对甜菜蛾的生测表明,其毒力较亲株MP-342提高近1倍,对工程菌和亲株发酵上清液增效因子的增效活性进行了测定,工程菌上清液增效因子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亲株上清液未显示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1-1992年采用等效线测定混合效果的方法进行了2,4-滴丁酯和SL-950混用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4-滴丁酯对SL-950的杀稗活性有明显的增效作用,SL-950剂量10-80克/公顷混加2,4-滴丁酯180-720克/公顷,对稗草的生育抑制率分别比SL-950相应剂量单用极显著提高。SL-950杀稗率90%的单用剂量为52克/公顷,分别混加2,4-滴丁酯180克/公顷,360克/公  相似文献   

4.
在椭圆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中,经常遇到M-阵与Stielt-jes-阵,本文进一步拓广M-阵的概念,并研究它们的性质及其在线性方程组迭代解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B.t.-342菌株的发酵工艺技术以便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于1995-1997 在湖北省农科院B.t.工发中心对BtMP-342菌株的发酵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P-342菌株和YM-2S配方发酵生产液剂,原粉和高含量粉剂具有显著经济效益。MP-342菌株的发酵效价通常可达40001U/μ以上,采用离心-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的MP-342原粉,其粉平均效价和晶体含量分别为55744IU/μL和10.40%。原粉的物料收率平均为3.5%,效价和晶体平均总收率分别为42.305和83.305,喷雾干燥过程的效价和晶体损失率很小,分别 为9.2%和6.1%,MP-342原料贮存过程中性较好。彩和发酵液未经浓缩直价和晶体损失率很小。分别为9.2%和6.1%。MP-342原料贮存过程中稳定性较好,采用发酵液未经 缩直接喷雾干燥,可获得66800IU/mg的原粉,晶体含量为7.6%,原粉收率6.5%,含水量为9.4%,其效价收率和晶体收率分别为95.7%和99.8%,发酵液加6.8%CaCO3喷雾干燥。菌粉含水量4.5%,菌粉效价为36153IU/mg,效价收率为100.6%。晶体含量3.9%,晶体收率为101.75。两种工艺的效价和晶体收率均达95%以上,较离心工艺效价收率提高1倍,并报道了回收上清液增效物质的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工艺、该工艺流程具有简较离心工艺效价收率提高1倍,并报道了回收上清液增效物质的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工艺,该工艺。该工艺流程程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好,能耗较低等特点。增效粉对原粉肯很强的增效作用。当原粉和增效粉以1:1和1:2的比例混配时,增效倍数分别为2.75和5.96倍。  相似文献   

6.
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了混剂的室内毒力,共毒系数ND-901为208.14ND-903为243.13,表明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效作用。大棚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防效还是增产方面,混剂比单用保护或内吸必杀菌剂都具有明显的优点。小区试验ND-901和ND-903的防效分别比三乙膦酸铝高10.98%和24.28%,增产22.2%和40.5%。ND-901国内多点示范推广防病增产效果都很好。此外,还测定了混剂的急性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于室内选育的棉铃虫抗性品系(YG-R,Rd)和采自田间的抗性种群(YG9221,YG9241,YG9321),PBO对氰戊菊酯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19.5~169.5倍,而DEF和TPP对氰戊菊酯几乎没有增效作用。Rd抗性品系三龄幼虫多功能氧化酶艾氏剂环氧化活力是YS-S敏感品系的1.36倍,而YG-R和Rd两个抗性品系分别与YS-S敏感品系相比,三龄幼虫酯酶活力没有差异。因此,多功能  相似文献   

8.
SV1增效剂对氧乐果有较明显的增效作用。据对棉蚜和褐稻虱活性测定,增效3倍以上。对田间蚜虫,在药效相近情况下可使氧化乐果用药量降低1/3-3/4,并可延长残效期。但对二化螟和棉铃虫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号与对硫磷、胺甲萘的混合作用及其增效机制。结果表明,药剂混用后,对总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程度均有明显增强。混剂在对棉铃虫体内解毒酶系以及靶标酶活性的抑制水平上的增强,可能是这两种杀虫剂混用后表现增效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引进了可数S-闭空间和可数仿S-闭空间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在P_∑~*型空间中讨论了它们与极不连通空间、可数紧空间、可数仿紧空间的关系,得出:在极不连通空间中.可数紧一定可数S-闭、可数仿紧一定可数仿S-闭;P_∑~*空间中、可数S-闭一定可数紧.极不连通、可数仿S-闭一定可数仿S-闭,极不连通;空间(X.)是可数S-闭空间(可数仿S-闭空间).当且仅当它的半正则化(X.)是可数S-闭空间(可数仿S-闭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乐果、辛硫磷、杀灭菊酯、氯氰菊酯、好年冬、辟蚜雾和鱼藤精等7种常用杀虫剂对广东5个市县的菜缢管蚜进行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说明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蚜虫种群抗药性有差异。并筛选出3种较高效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应用杀虫剂防治白背飞虱对褐稻虱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探讨噻嗪酮(扑虱灵)、叶蝉散、喹硫磷三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及防治白背飞虱对随后发生的褐稻虱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要作用于同翅目昆虫而不杀伤在敌的噻嗪酮,对两种飞虱的效果明显, 对害虫及天敌同样起作用的喹硫磷,反而引起这两种害虫种群数量上升,广谱性的杀虫剂不宜在稻地早期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对褐稻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析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褐稻虱的作用.褐稻虱繁殖力强,天敌作用明显,试验结果说明,广谱性杀虫剂喹硫磷,由于对天敌作用的明显干扰,干扰作用控制指效值达2.69倍。即其下代数量将为对照的2.69倍;特异性杀虫剂扑虱灵,对褐稻虱的作用明显,对其天敌比较安全,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值为0.37。即其下代数量明显下降,收到良好效果,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表达了杀虫剂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包括对天敌干扰作用的总体效果。特异性杀虫剂在解决有害生物协调管理将会起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命表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6种杀虫剂和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干扰作用的控制指不仅表达防治措施的主效应,同时也表达杀虫剂对天敌的作用而对害虫种群的副效应,从而综合评价防治措施对害虫种群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特异作用杀虫剂(灭幼脲和抑食肼)和微生物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有较好的干扰作用,其作用效果依次为:灭幼脲胶悬剂(0.1586)、抑食肼胶悬剂(0.2748)、灭幼脲粉剂(0.2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柑桔害虫的天敌——食螨瓢虫、草间小黑蛛和日本方头甲的毒力。结果表明:水胺硫磷对3种天敌毒力均大,氧化乐果对食螨瓢虫,pp321对草间小黑蛛和食螨瓢虫,松脂合剂对草间小黑蛛戊酸醚脂对食螨瓢虫的毒性均大;杀虫脒和胶体硫对3种天敌毒性相对较低。防治柑桔害虫时,应注意保护天敌,慎重选用药剂。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虫剂混用对粘虫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几种杀虫剂和增效剂以不同比例混配对粘虫3龄幼虫的毒力及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3种供试药剂单用时对粘虫的毒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辛硫磷〉丁硫克百威〉双甲脒,其LD50值分别为每虫0.0196,0.0264和1.222μg;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后氟化路线,先合成了七个中间体,再与间-苯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产物氟氰菊酯,性状与文献相符。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果园捕食性瓢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90年对湖南省39个县(市)果园捕食性瓢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获49种,分属鞘翅目瓢虫科的6个亚科,30个属。列出了名录,并研究了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两个优势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低浓度化学农药对这两种瓢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不同施药水平下,稻田昆虫群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农药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表现有较长的时问过程;合理用药田多样性比未施药田的高,而过量施药田的多样性最低;群落的均匀性变化与多样性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用作者新提出的相似性系数C_B(AM)来分析农药对群落内种群数量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施药水平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