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越冬甘蓝主要利用冬春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管理简单省工,在冬闲地上种植不影响春季粮棉瓜菜等种植的基础上,每公顷一般可增收1.5万~7万元,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已在黄河中下游、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15℃的地区广泛推广。但从农民种植情况来看,有的效益很低,甚至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选用品种不当和栽培措施不合理,现将越冬甘蓝的品种类型及其栽培管理中的主要不同之处介绍如下。1品种类型不同,适宜茬口有异现推广的越冬甘蓝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适于早种早收类型(以下简称早茬甘蓝),一般在9月上旬前后栽植,元旦到…  相似文献   

2.
越冬结球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结球甘蓝无公害生产在长江流域栽培面积很大,仅镇江地区就多达上万亩,正成为本地区冬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越冬结球甘蓝667m2产量达到3500~4500kg,由于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销售价格基本上能够稳定在0.8~1.0元/kg以上,除去物化成本1000元,667m2经济效益达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已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额垦区属高纬度高寒偏干的冷凉地带,冬季漫长、寒冷、积雪厚,春季偏干风多易跑墒.近几年甜菜采用宽膜种植技术,增产效益十分显著,每667m2可产甜菜5000kg,最高可达6000kg以上.此项技术在本地区已广泛推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落叶花木和果树都是冬眠树种,它需要有一个冷凉环境冬眠。笔者根据它的生物学习性,连续三年对月季、石榴以及桃、李等近20种盆栽花木和盆栽果树的越冬,均采用冷窖贮藏。据88年冬检测:当窖外气温零下20℃时,窖内温度是0℃;窖外气温零下22℃时,窖内温度是零下2℃,最低窖温曾达零下5℃,塑膜上挂一层薄冰,但还没有发生冻窖死亡现象。实践证明:冷窖越冬可万无一失。它的好处是,第二年春季出窖早,抗性强,发枝壮,开花早,花大鲜艳。它既不用温室升温,节省燃料费用,又减去冬季管理时间。是解决养花多,越冬难的一种好办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6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测定及田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农艺性状、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天油2266和天油2255品种抗寒性较强,越冬率在90%以上,产量分别为290.81 kg/667m2和318.38 kg/667m2,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2.19%和11.87%,增产显著,适宜在天水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而HY24越冬率60.5%,HY25越冬率62.2%,HY26越冬率48.8% 3个品种(组合)的抗寒性较差,产量较低,效益差,适宜在陇南或天水渭河流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后茬种植露地越冬春甘蓝,是江苏省镇江市近几年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而大面积推广的稻-菜栽培新模式,既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示范推广1000hm2以上。镇稻10号是镇江农科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 5 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 4 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覆膜最高能缩短 16d;不同海拔地区覆膜方式也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在海拔为 953m 的地区以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达 2079.91kg/667m2、2078.54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5.17%、25.09%;海拔高度 1562m 的地区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达 2286.12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8.99%。4 种不同覆膜方式均较露地栽培不覆膜纯收益增加。因此,推荐在黔西北山区中低海拔 950m 左右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在海拔 1500m 以上地区采用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一带,大型盆栽苏铁冬季必须整盆移入冷室或用稻草包扎越冬。这样不但费工费时,且影响这一季的观赏效果。笔者经过3年的试验,发现在长江下游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法,可使苏铁在露地安全越冬。具体操作如下: 在霜降和立冬前后,给露地盆栽的苏铁浇足水。3天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根盘,范围与冠径大小等同。然后在薄膜上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土。这样只要冬天的气温在-5℃以上,苏铁即可安全越冬。若温度低于-6℃时,再用草绳将整个树冠束扎起来,避免低温冻害。至来年春分前后去土、放绳,揭开塑料薄膜即可。  相似文献   

9.
一、茶花盆面覆盖杉叶的益处 1.冬季保暖防冻初冬季节,将散落地面的杉树老叶,覆盖在茶花的盆土表面,可作为防寒隔离层,减少冷空气对根系的直接侵害,有效地保护茶花越冬。笔者在浙江地区的实践表明,壮龄以上的山茶花以此覆盖,可在大盆中安全越冬。 2.夏季保湿防暑春末夏初,将保存的杉树叶覆盖在盆面上,到夏季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保湿降温的功效。笔者从实践中发现,凡覆盖杉叶的盆栽山茶,盆土干得较慢,浇水次数减少40%左右。不仅节省了劳力,而且土壤不易板结变劣。 3.减少杂草春秋季节,因水分和气温适宜,盆中往往杂草丛生,与山茶争夺养分。但如盆面覆盖一层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甘蓝的最佳施肥量,2012年在平塘县卡罗乡中等肥力田块中开展了甘蓝“2+X1”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26kg/667m2(纯氮12/667m2)、32kg/667m2(纯氮15/667m2),分基肥和两次追肥,按照前期少后期多的原则,单产能达到4800kg/667m2以上,经济效益可达15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一、就地储藏这种方式适合于南方冬天最冷气温在0℃以上地区。将种植的胡萝卜不采收就地越冬储藏,然后在春节期间采收上市。但最迟要赶惊蛰节气采收完毕,不然会发芽,生长新叶消耗养分,会使其品质变坏或抽薹失去商品价值。但也有冬天最冷气温在-3℃地区,采用农膜覆盖或盖3~5厘米厚土就地储藏越冬的,价格高时采收。盖农膜与盖土储藏,都要在大冻之前进行,压严塑料膜防止被风吹掉,盖足土层,保温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11-2014年北方13个省、市、区48个不同生态点试验的数据,分析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越冬率、产量变化,越冬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区的越冬安全性,确定北方冬油菜通用的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明确影响北方冬油菜越冬率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越冬率差异较大,产量也差异较大,越冬率变幅为10%~99%,强抗寒品种越冬率>70%。回归分析表明,越冬率与产量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符合y=ax+b, 当越冬率<70%时,产量随越冬率的增加而增加,当越冬率为70%时单位面积产量基本趋于稳定, 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协方差分析表明,与冬油菜越冬率相关性最为密切的因子是品种,其次是极端最低气温、冬季气温、年均气温、≤0℃的冬季负积温、纬度、经度等。因此,70%的越冬率可作为北方地区冬油菜通用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采用强抗寒品种,极端最低气温–31.79℃、冬季气温–7.20℃、年均气温6.38℃、负积温–997.57℃,纬度低于44.83°,经度高于80.34°是保证冬油菜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苇状羊茅又叫高羊茅,是冷季型多年生草坪植物,生长温度为-2~39℃。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冬季有2~3个月的发黄休眠期,宜昌地区冬季气温一般在-1℃以上,个别山区出现-2~-5℃以下,如管理合理,冬季不会发黄。但由于宜昌地区引入较晚,且大多数管理者、技术人员对其生长特性了解不多,目前高羊茅冬季发黄已成为管理者一大技术难题。经调查统计:宜昌地区有80%的草坪冬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黄,降低了高羊茅草坪的冬季观赏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高羊茅草坪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果园实测气温的库尔勒香梨树越冬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香梨园越冬冻害发生的气温要素,为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通过近4年对库尔勒地区上户镇果园的香梨树越冬休眠期间冻害调查和温度监测,对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度,该地的香梨树发生了中等强度的越冬休眠期冻害,果园实测的极端低温达到-28.1℃,极端低温日(1月10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达到9.5 h。2011—2012年冬季,果园实测极端低温为-26.3℃,但极端低温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仅为3.0 h,未能造成香梨树明显冻害。分析近4年库尔勒地区上户镇的香梨冻害情况,冬季无或仅微量降雪,果园低温强度大、出现频率高易引发果树冻害,果园实测气温低于香梨树冻害临界温度时未必会发生冻害,关键在于果园出现冻害天气时冻害温度的持续时长,而持续时长以冻害温度连续出现的天数计量并不可靠。此外,低温在冬季出现的时期也对香梨树冻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熊飞 《科学种养》2010,(10):13-14
马铃薯免耕双层(草、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湖北省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引进马铃薯免耕草覆盖技术,并对其进行因地制宜地改进与创新,通过3年反复的试验,摸索出一套适于山区推广的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盖膜技术相比增产20%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酿酒葡萄种植区推广应用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结果表明,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可有效防御酿酒葡萄冬季的根系冻害。在人工模拟冬季无降雪极端气候条件下,采用葡萄安全越冬覆膜技术的葡萄种植区域40 cm的地温最低值为-5.7℃,可有效保证酿酒葡萄根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7.
木豆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豆粗生易长、生长迅速、抗旱耐瘠、耐粗放管理.适宜在贵州亚热带地区海拔1000m以下、年均温17℃以上、年有效积温5500℃以上。无霜或少霜的地区进行栽培和推广利用。木豆株高一般2~3m、冠径1.5~2m、枝繁叶茂,当年种植、当年开花结实,一年采收2~3次,累计产量150kg/667m^2以上,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免耕双层(草、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湖北省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引进马铃薯免耕草覆盖技术,并对其进行因地制宜地改进与创新,通过3年反复的试验,摸索出一套适于山区推广的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盖膜技术相比增产20%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李建奇  董秀娟 《种子》1997,(2):76-77
甘蓝杂交制种,目前在鲁西南地区主要有秋半成株制种和露地越冬制种两种。比较而言,露地越冬制种具有省工、成本低、技术简便、产量较高、成熟早等特点,而我们试验并推广的覆膜越冬制种,则是在露地越冬制种的基础上,采用覆膜技术,使甘蓝花期提前,从而解决了露地越冬制种带来的甘蓝与本地场槐同期开花而导致甘蓝制种田蜂源不足、产量不高的问题,使产量增加30%-60%,是目前鲁西南及周边地区甘蓝杂交制种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根据我们几年来的摸索,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播期甘蓝是十字花科芸直属的二年生植物,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20.
甜糯玉米高效多元集约化种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集约化种植模式及产量分析 1.1甘蓝-甜、糯玉米-西兰花 一年三熟。春季甘蓝小拱棚育苗种植,于上年12月下旬温室或阳畦育苗,用种50g/667m^2。一般在3月下旬定植,采用2m小拱棚覆盖栽培,株、行距为40~50cm,栽苗3300~3500株/667m^2,定植后立即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