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属藜科滨藜属常绿或准常绿灌木,是优良的盐碱地改良树种。通过时张掖市引种四翅滨藜的生长状况调查、物候观测.重点对其耐寒、耐盐生理生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四翅滨藜的耐逆性机理并进行适应性评价.从而为该树种在荒漠地区的引种与治沙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翅滨藜是一种引种的多年生草本,具有良好的抗旱和水土保持能力。通过测定四翅滨藜草本地表植被的持水能力、土壤抗冲性指标,对该种草本的水土保持能力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翅滨藜持水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土壤抗冲性,在环境较为恶劣的、缺水的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方面有广泛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以微咸水灌溉下耐盐植物胡杨、柽柳和四翅滨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观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光强在0~2 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随光强变化均表现为柽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胡杨次之,四翅滨藜较小;(2)光强为400~2 000μmol.m-2.s-1时,3种耐盐植物的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大小顺序为柽柳>胡杨>四翅滨藜,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却表现为四翅滨藜>柽柳>胡杨;(3)光强在0~400μmol.m-2.s-1时,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WUE)表现为胡杨较高,柽柳次之,四翅滨藜较小,但是四翅滨藜的胞间CO2浓度(Ci)高于胡杨和柽柳。综合比较3种耐盐植物中,四翅滨藜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蒸腾耗水较少,属于节水型树种;而胡杨和柽柳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蒸腾耗水较高,属于相对耗水型树种。此外,四翅滨藜、胡杨和柽柳能适应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逆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四翅滨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四翅滨藜是美国选育出的改良品种,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具有很多优良特性。 我国通过7年引种驯化取得成功,专家分析认为四翅滨藜可在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甘肃、蒙古、中亚、西伯利亚等广大黄泛沙荒地、滨海沙碱地、西北沙质盐漠地带推广发展。四翅滨藜有望成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荒漠盐碱地带的优良造林绿化和木本饲料树种。 四翅滨藜为藜科植物,常绿灌木,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年均降水量150~380毫米的干旱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藜科滨藜属,原产美国中西部地区,是一种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有耐干旱、耐盐碱、速生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牧场改良和水土保持[1].1989年,中国林科院首次引进四翅滨藜[2].四翅滨藜的引种成功,为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了造林树种,同时因其枝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将会成为宁夏退耕还林工程中不可多得的理想饲用灌木植物.近几年来,对四翅滨藜引种、繁殖、栽培等有较多研究,但对幼苗形态与叶解剖结构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幼苗形态指标是苗木活力和质量的外在表现,通过对苗木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其相关性,可以确定评价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从而为生产壮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翅滨藜在宁夏引种栽培情况的调查,以及近10年生产上的验证,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四翅滨藜及其他同类树种的引种和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翅滨藜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准常绿饲料灌木,具有耐干旱、耐寒冷、耐贫瘠、抗盐碱、营养价值高和牲畜适口等优良特性,已广泛用于牧场改良、定植绿化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8.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属藜科滨藜属,又称灰毛滨藜,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盐碱荒滩改良的优质准常绿饲料灌木品种,有“生物脱盐器”之称。原产美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四翅滨藜具有抗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是河西地区较适宜推广培育的优良树种。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但实生苗根系发达、质量高、成本低[1~2]。为了丰富造林种质资源,加快张掖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2011年十里堡林场从青海引进苗木及种子开展造林和育苗试验,试验结果以条播大田育苗的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翅滨藜对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的吸盐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四翅滨藜(Atyiplex canescens)对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的吸盐效果,为合理利用盐碱地资源及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于2008-04-09,采用盆栽试验,将1年生美国四翅滨藜栽植于苏打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盐土、混合盐化潮土、硫酸盐盐化潮土和氯化物盐化潮土中,测定四翅滨藜在一个生长期内对6种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含盐量和pH值的影响,同时测定四翅滨藜叶片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规律。【结果】与土壤最初含盐量相比,四翅滨藜对5种(碱化潮土除外)类型盐碱化土壤含盐量的降低效果均达极显著(P0.01)水平,其在同一发育时期对不同盐碱化土壤的吸盐能力存在差异;四翅滨藜对碱化潮土的pH值没有明显影响,对其他类型盐碱化土壤pH的改变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不同类型盐碱化土壤(碱化潮土除外)上生长的四翅滨藜,其叶片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叶片Pn日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其中在硫酸盐盐化潮土上生长的四翅滨藜叶片的Pn最大,在盐土上生长的Pn最低。【结论】四翅滨藜对苏打盐化潮土、硫酸盐盐化潮土、混合盐化潮土的改良效果较好,对氯化物盐化潮土、盐土也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不适合在碱化潮土上生长。  相似文献   

10.
详述了四翅滨藜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物候特征,并根据种内变异情况初选出七种不同类型的四翅滨藜,提出了四翅滨藜做为饲料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