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气候变暖后我国作物害虫发生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已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及气候对害虫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气候变暖后我国作物害虫发生的趋势,并提出了可能的防治对策。随着气候变暖,作物害虫生长发育速率将加快,年发生世代数可能增加,越冬界线将向北移动,为害将加重。但害虫向北扩展的速度将受到害虫所依赖的寄主作物向北迁移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后我国作物害虫发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已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及气候对害虫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气候暖后我国作物害虫发生的趋势,并提出了可能的防治对策。随着气候变暖,作虫生长发发育速率将加快,年发生世代数可能增加,越冬界线将向北移动,为害将加重。但害虫向北扩展的速度将受到害虫所依赖的毒主作物向北迁移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杨梅是浙江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以柏牡蛎蚧为主的介壳虫已成为杨梅主要害虫种类,且其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在浙江台州黄岩、临海等杨梅主产区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上常见发生为害的介壳虫有16种,隶属1目5科。其中,柏牡蛎蚧为优势种。柏牡蛎蚧在浙江1年发生2代,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型,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为主害期,为害杨梅春梢和夏梢。初步分析了寄主植物、栽培管理、田间防治、自然天敌、气候条件与害虫发生消长关系,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45%松脂酸钠可溶粉剂100倍液、150倍液喷雾防治,校正防治效果达97.99%、97.51%,对害虫防治效果好,使用安全,已在杨梅上登记,可应用于生产。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和农业防治、天敌保护利用与安全高效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产业的发展,黄瓜产业已成为黄石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保护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部分菜农防治技术的不当,在黄石市,黄瓜害虫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通过黄瓜田昆虫种类的系统调查发现,黄瓜田的害虫种类有12目70种,天敌种类有8目12种。通过田间系统调查,旨在查明黄瓜田害虫及其天敌的主要种类,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棉盲蝽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地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地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寄主或食料来源;防治棉铃虫药剂的大量使用,使棉田天敌大量死亡;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棉盲蝽的越冬死亡率大大降低,致使棉盲蝽的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地棉田90年代仅次于棉铃虫的第二大害虫。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且持效期短,各代发生盛期需多次施药,才能控制棉盲蝽为害。为了探索既对天敌安全,又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为害,且成本较低的防治棉盲…  相似文献   

6.
正浠水县是水稻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5.33万hm2。近年来,由于水稻耕作模式的改变、品种更新、气候影响以及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水稻螟虫的发生为害有逐步加重趋势,已成为浠水县水稻生产的一大障碍。为强化水稻螟虫的防治,我们研究浠水县螟虫发生为害与耕作模式的改变、品种更新、气候影响与水稻螟虫发生危害新特点,提出了较强针对性的防治意见。水稻螟虫发生为害新特点各种群发生程度不一,年度差异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安义县近年来棉花害虫发生为害主要特点,并对棉花害虫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8.
果树害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菌等.果园中的害虫与其天敌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果园用药防治虫害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做到害虫防治与天敌保护兼顾,充分利用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辅以严格的农事操作,可避免害虫的为害,对生产绿色果品极为有利.笔者介绍保护果园天敌的3种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及农业集约化对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发生的影响,通过收集1987—2017年我国山东、河南及河北3省的棉花种植面积、棉铃虫发生面积及年平均温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比较转Bt基因棉花推广前后棉田棉铃虫种群的发生程度,分析棉铃虫的为害指数。结果显示,转Bt基因棉花推广前,山东、河南和河北3省的棉铃虫在严重发生年份的为害指数较轻微发生年份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01倍、2.03倍和69.33%;温度距平具有同样的趋势,严重发生年份的温度距平较轻微发生年份分别显著增加了1.91倍、2.33倍和2.29倍。转Bt基因棉花推广后,山东、河南和河北3省的棉铃虫在严重发生年份的为害指数较轻微发生年份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47倍、1.92倍和1.25倍;温度距平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轻微发生年份的温度距平较严重发生年份分别增加了2.00倍、1.94倍和2.01倍;而河南省和河北省在棉铃虫严重发生年份的棉花种植面积较轻微发生年份分别显著增加了75.94%及38.92%。表明转Bt基因棉花种植后显著改变了棉铃虫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气候变暖降低了棉铃虫的为害指数,而棉花集约化种植增加了棉铃虫的为害指数。非转基因棉田的棉铃虫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转Bt基因棉田的棉铃虫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是在阿维菌素B1a的基础上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抗生素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极高活性.蜘蛛作为稻田害虫最大的捕食性天敌群落,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稻田害虫的发生与为害,也影响到综合防治害虫中农药的施用效果.为了更好的掌握甲维盐的使用技术,保护稻田天敌资源,笔者于2008年在湖南省湘阴县进行了甲维盐对稻田蜘蛛群落影响的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起的非作物生境减少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弱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显花植物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综述了显花植物对天敌种群的促进作用及其在果园、蔬菜和粮食作物等害虫防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对进一步利用显花植物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佳木斯地区园林绿化树种杏树主要虫害杏毛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进行采样调查,初步掌握杏毛球坚蚧的发生特点,结合其天敌昆虫黑缘红瓢虫的生物防治情况,提出针对防治杏毛球坚蚧的具体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杏毛球坚蚧这种杏树重要害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自然天敌的长期保护利用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天敌对稻飞虱发生数量的控制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前期,天敌的作用使得不施药田的飞虱数量大多低于对照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天敌的抑制作用相对下降。但是,如果自然天敌得到长期大面积的保护和利用,它们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会大大加强,在水稻中后期亦如此。自然天敌的长期大面积保护和利用,不仅可通过增加种库中天敌的种类和多样性,进而增强天敌群落重建和发展的能力,最终提高天敌群落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而且在水稻生长前期,对低密度下稻飞虱的捕食作用,能够推延稻飞虱的发生高峰期,减轻其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5.
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方稻区,特别是东北早熟单季稻稻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其水稻害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渐增大,对北方优质水稻生产构成了较大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危害概况,分析引起害虫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区域性的水稻害虫防治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岫岩县是辽宁省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田提供了丰富的天敌资源,对一些主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通过补充释放天敌昆虫,对主要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生物防治在害虫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猎物的捕食作用作为生物防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捕食效果评价不可或缺.定性或定量评价捕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是生物防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捕食性定量方法研究大都局限于室内开展,与田间昆虫天敌的实际捕食量有所出入.昆虫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昆虫定量评价提供了支持,本文全面...  相似文献   

19.
微刺盲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概述(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刺盲蝽属 (Campylomma)昆虫既可取食植物如棉花、苹果、梨、芒果和茄子等 ,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又可捕食多种害虫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防治。在害虫与益虫之间难以作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介绍了该属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 ,旨在为该属昆虫作为害虫和天敌昆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业害虫的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具有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等优点。本文基于我国近年在天敌资源挖掘、天敌控害机制、天敌产业化应用和新方法探索等方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