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奶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尿热。在陕西关中地区多发生泰勒氏焦虫病.其典型特征是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并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初形成发病高潮。7月中旬以后发病减少。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最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奶牛焦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引起的发热、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2006年6月28日,巍山县某畜牧场,发生奶牛焦虫病发病2头,病情严重,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血检,确诊为奶牛焦虫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奶牛焦虫病对畜牧业危害较大,是由焦虫(血孢子虫)寄生在奶牛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内,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出现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4.
自2006年6月份以来,我县一些大型奶牛场和部分奶牛养殖户的奶牛时常发生血孢子虫病.该病的特点是双芽巴贝斯焦虫寄生于奶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病牛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对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4月份以来,我县一些大型奶牛场和部分奶牛养殖户的奶牛时常发生血孢子虫病.该病的病原为双芽巴贝斯焦虫.主要寄生于奶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病牛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对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每年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一些抗焦虫药物如贝尼尔、黄色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大多都因毒性作用或治疗周期长,患病家畜康复较慢等原因而受到局限.笔者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抗血孢子虫病新药焦虫净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58例,治愈率达96.55%,结果证明,焦虫净是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7.
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羊和其它野生动物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是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疾病。阿勒泰地区曾经发生过马努巴贝斯焦虫病,但并无泰勒焦虫病的记载。自2006年起,随着高产奶牛的引进,本地区散发性发生了焦虫病,乡兽医站的技术员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病情仍旧没有得到控制,无法确诊。本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疫情后立即赶到发病现场,经过对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泰勒虫病,现将本病的流行及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寄生在牛红血球内引起的一种呈急性经过的季节性原虫病,由于临床上患牛具有明显的红色尿液特征,因此该病又称血尿或红尿症。在我国双芽焦虫病的传播媒介为突尾方头蜱和有距方头蜱,根据方头蜱的活动特点,本病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始发于5月,8-9月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冬季很少发生。本病对养牛业危害很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大批牛得病死亡。 1.临床症状:患牛临床上常以高热、贫血、黄疸、迅速消瘦和尿血等为主要特征。潜伏期一般为15-25天,潜伏期过后,患牛体温升高至40℃~41.5…  相似文献   

9.
奶牛焦虫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焦虫病诊治程锦棠福州市畜牧兽医站福州地处亚热带,牛焦虫病流行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笔者从1982年开始诊治闽侯县荆溪镇奶牛焦虫病,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荆溪镇从1979年开始发展奶牛生产,1982年8月发生1头焦虫病,此后年年发生,月月都有,...  相似文献   

10.
水牛焦虫病例报告黄昭斌符杨彬赖增思防城港市防城区兽医站538021牛焦虫病是耕牛主要血液原虫病之一。1996年7~9月间,防城区那垌乡水牛发生一起临床以高热、血红蛋白尿、贫血与黄疸为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牛焦虫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疫点在与越南一河...  相似文献   

11.
大理市暴发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其形状有环形、椭圆形、梨形和变形虫形等。梨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两个虫体常将其尖端成锐角相连,潜伏期为8-15d,有时更长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12.
犬焦虫病又称犬巴贝斯焦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引起的通过蜱虫进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患犬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结膜苍白以及精神不振等。介绍一起犬焦虫病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血虫净治疗牛泰勒焦虫病的效果观察张志明丁国臣于秀英1内蒙古哲盟家畜繁育指导站哲里木盟028000;1内蒙古哲盟兽医工作站血虫净(贝尼尔)是治疗家畜焦虫病的高效药物,按其使用说明和有关资料介绍均以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后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治疗。但...  相似文献   

14.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3年以来,奶牛梨形虫病在本地流行较为严重,主要以环形泰勒虫感染或环形泰勒虫与巴贝斯虫混合感染为主,民间多俗称焦虫病或红尿症。由于感染虫体不同,加上寄生虫的抗药性,民间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共计治疗病牛267例,治愈259例,治愈率达97%,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还称血孢子虫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内的梨形虫通过分裂、出芽增殖,产生毒素并导致红细胞破裂。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致死亡。随着奶牛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交易的频繁,梨形虫病的流行范围、发病率、致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统计,河南  相似文献   

17.
奶牛重症焦虫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重症焦虫病治疗体会省农科院救医所江斌奶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是福州奶牛死亡的主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百头以上焦虫病奶牛因治疗不当死亡。近10年笔者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重症焦虫病罚例,治愈3。头,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一奶牛患双...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焦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原虫寄生于细胞内引起的发热、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该病由蜱传播。巍山县气候温和,适宜于蜱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4~10月份蜱的生长繁殖较为旺盛,为焦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巍山县有牲畜焦虫病史,20世纪90年代以马属动物较为  相似文献   

19.
血红蛋白尿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以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奶牛尿液呈淡红色至紫红色,故又称红尿。低磷酸盐血症、奶牛焦虫、附红细胞体、钩端螺旋体、D型诺维氏梭菌、十字花科植物饲料引发中毒等均为致病原因,本文所述病例为十字花科植物饲料中毒引起的奶牛血红蛋白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因奶牛发病急骤,初期饲料原料分析不清,导致高产奶牛连续发病,病死率为100%。本病预防治疗重点为查明病因,停用未脱毒十字花科植物饲料,对症治疗,特别在当前农业农村部提出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的形势下,奶牛养殖场和饲料加工企业对十字花科植物饲料——菜籽饼粕的脱毒检测及配方中添加量都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牛巴贝斯焦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南方省区。临床上以体温升高、贫血、黄疸和出现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由于汕头市奶牛的饲养量少,兽医技术人员接触该病机会也不多,缺乏防控经验。笔者现将2013年5月该市发生的1例荷斯坦奶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