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区及其周边地区45个地点的土壤样本进行磁化率测定。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土壤磁化率大都处于中低值区域,具有空间差异性的特征,进而结合采集点的土壤环境状况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土壤的环境特征,探讨乌鲁木齐城市土壤磁化率表征下土壤污染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主要土壤磁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壤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经济半径内,由于土壤产品专业化,商品化带来的集约利用,使土体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的土壤,称为城市土壤,也包括农村中庭院经济利用的土壤。城市土壤主要被利用来生产蔬菜,水果,花卉,肉类,禽蛋,乳品等高经济价值农副产品。土壤的利用强度高,被投入大量的城市肥料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5.
在城市经济半径内,由于土壤产品专业化、商品化带来的集约利用,使土体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的土壤,称为城市土壤,也包括农村中庭院经济利用的土壤。城市土壤主要被利用来生产蔬菜、水果、花卉、肉类、禽蛋、乳品等高经济价值农副产品。土壤的利用强度高,被投入大量的城市肥料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典型的城市土壤具有特殊的剖面结构。由于农产品向城市集中,使土壤物质(氮、磷、钾等)在城市土壤中富集,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斑点状的城市土壤分布。通过城市土壤的研究应当构建一门土壤科学的分支学科——城市土壤学。城市土壤学的研究必然会对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作出重要的贡献,而且对发展土壤科学也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湖北省六种土壤五个粒级(>1,1-0.5,0.5-0.25,0.25-0.15.0.15-0.1mm)的磁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壤、棕红壤、潮土和黄棕壤表土层磁化率大于母质层磁化率,而紫色土和黄褐土表土层磁化率小于下部土层的磁化率。棕红壤表土层磁化率小于淀积层磁化率。红壤、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母质层磁化率随颗粒变细而明显增加,但这一现象在潮土、紫色土的母质层确不明显。0.25-0.15mm粒级是黄棕壤、红壤、棕红壤、潮土、紫色土磁化率随颗料大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襄汾县土壤中Mn、Zn、Cu、Cr、Ni 5种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与磁化率的相关性、污染状况。[方法]通过对襄汾县主要土壤类型褐土下的7个土种剖面取样分析,并且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襄汾县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7个土种剖面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0~20 cm范围内有明显的富集现象,20 cm以下各元素含量出现波动,土壤中Mn和Cu、Cr、Ni来自于同一污染源,Zn则可能来自于其他人为活动污染源。[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磁化率、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的联系,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指数均小于1.0,襄汾县土壤未受到污染,尚属清净,适合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南充市西河流域沿岸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粒度组成和磁化率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粉砂含量较高,平均值为66.84%;黏粒和砂粒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17%和17.74%,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组成存在差异。土壤样品的低频磁化率平均值为14.16×10-8 m3/kg,频率磁化率平均值为2.5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磁化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较低的磁化率表明研究区土壤未受污染。土壤磁化率与土壤粉砂含量成正相关,与砂粒含量成负相关,揭示出研究区土壤磁化率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特征,表明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土壤是否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欧洲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为改善和调控生态环境、制订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分形方法、综合指数法,结合欧洲地质状况,对欧洲表层和深层土壤中As、Co、Cr、Cu、Ni、Pb、Zn 7种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评价。[结果]重金属元素在欧洲表层和深层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且各元素含量在多重分形频谱曲线上均显示连续的多重分形分布,并受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矿产开采等情况影响,导致重金属在各国家、地区的污染程度不同。欧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清洁至中污染,尤以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北部重金属污染严重,而其他地区重金属含量与世界土壤均值相当,且略低于中国土壤均值,各元素综合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Ni、As、Co、Cr、Pb、Zn、Cu。[结论]该研究不仅为土壤质量评价,更能为保护人类健康制订有效措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11.
王秋潇  谢淑云  鲍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58-5762,5816
对铜绿山矿区9件水覆尾砂、7件水稻土和8件水系沉积物进行体积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粒度测试,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相关性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矿物主要集中于3种环境介质的砂粒级颗粒中;尾砂和水系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与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而在水稻土中的分布规律却不太明显;与对比样磁性特征比较后发现,水稻土和水系沉积物存在着很高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城市草坪土壤呼吸冬季日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区的城市草坪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3 d的连续观测,研究草坪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草坪土壤呼吸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2)草坪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呈单峰曲线模式,雨天最大值出现在21:30,阴天最大值出现在11:30,晴天最大值出现在15:30;3)阴雨天气时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双因素回归关系不显著,晴天时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回归性极显著(p<0.01),土壤温度可以解释该日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的70.13%,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线性关系仍不显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两个因素共同解释该日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的74.10%.  相似文献   

13.
王艳红  郑国璋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19-5321,5353
[目的]研究临汾盆地褐土剖面磁化率与粒度垂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在临汾市尧都区农田取120 cm深的土壤剖面,每5 cm连续采样,对所取的24个土样进行磁化率和粒度的分析。[结果]磁化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50μm粒级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50、1~10、〈1μm粒级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地表以下0~30 cm为砂土,30~120 cm为粉土。磁化率与1~10、〈1μm粒级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0μm粒级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0~50μm粒级含量不相关。频率依赖系数XFD1.0与〉50μm粒级含量呈负相关,与10~50、1~10、〈1μm的粒级含量呈正相关;XFD0.1与10~50μm粒级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0μm粒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磁性颗粒主要赋存于粗颗粒物质中;磁化率及粒度对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论土壤环境容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  靳孟贵  程天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95-7896,7953
介绍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静容量和动容量的含义,强调这些概念和定义仍处于发展之中。论述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和确定因素,土壤环境容量在区域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的制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泥农田施用标准等方面的应用。并建议以污染物总量表示的土壤环境容量应该参照土壤中污染物的有效态、长期效应和相互作用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生物监测的原理及其优势,并从植物监测、动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三个方面综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指出其存在问题,同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壤生态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会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62-6863
就城市土壤的形成、发展以及演化总结出城市土壤的概念及其特殊性,概括出了在人为影响环境中土壤的特殊性质,并结合城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科学管理城市土壤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吕子文  梁晶 《现代农业科技》2012,(22):206-208,210
针对上海绿化土壤普遍存在结构差、肥力偏低、植物长势不佳等现状,以绿化植物废弃物(树枝)、牛粪和土壤不同比例进行了金盏菊和孔雀草2种植物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金盏菊和孔雀草的生长主要受2个成分影响,第1个主要是EC、全氮和有效磷,占48.6%,第2个成分为pH值,占22.9%。添加牛粪可以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但其添加比例应小于50%(体积比);添加绿化植物废弃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但存在养分缺乏的缺点,应与土壤或牛粪混合使用;就配方而言,绿化植物废弃物:牛粪:土壤的比例分别以7:0:3、5:3:2、6:4:0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邯郸市土壤相关因子分析,阐述了其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转化机制强化管理、改良树种、修剪根系、合理搭配园林树种、优化土壤结构等对策,从而达到园林树木对城市土壤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对浙江省金华市高村(GC)红土剖面的粒度组成、剖面磁化率特征及总碳(TOG)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对第四纪红土形成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GC红土剖面粒度组成的频率曲线主要呈现多峰特征,表明了其形成环境的复杂性;GC红土剖面结构与AB型相似,呈二元结构,上部与下蜀黄土、加积型红土形成相似,系风成成因,下部具明显的冲积相特征,应为河流冲积形成;从磁化率曲线也可反映其形成环境经历了数次的冷暖交替;土壤样品中TOC值总体不高,从地表向下,其值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