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壳薏苡是薏苡种质的一种,具有很多优良性状,发掘黑壳薏苡的优良性状,供育种利用。通过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自然种植黑壳薏苡2份,对比抗性和再生性。黑壳薏苡抗性较白壳薏苡强,再生能力也强,但产量低;且再生季植株比头季矮化。黑壳薏苡可作为改良薏苡品种的优异种质,应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黔西南薏苡种质资源主要是地方品种,不同品种各性状差异较大,尤其是越年再生性差异较大,旨在鉴定各薏苡种质之间的再生能力的差异。方法:通过收集筛选薏苡种质资源10份,田间自然种植,对不同品种的再生能力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10份种质越年再生能力差异极大,黑壳薏苡2越年再生能力最强,产量低;白壳薏苡越年再生能力较差,但产量高;且越年再生季和头季之间性状差异较大;结论:综合各种质优缺点,当地应以白壳小薏苡作为良种种植,黑壳薏苡可用作选育其多年生薏苡种质。  相似文献   

3.
3个贵州薏苡品种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贵州薏苡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以兴仁小白壳、黔薏苡1号、黔薏苡2号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量其农艺性状并测定光合特性日变化,以期为发掘高产的薏苡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黔薏苡1号的茎粗、分蘖数、单株产量、主茎产量均显著高于黔薏苡2号和兴仁小白壳;黔薏苡2号的株高、茎节数、分蘖数显著低于兴仁小白壳。3个薏苡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趋势均不同,兴仁小白壳和黔薏苡1号各自在13:00、14:00出现午休现象,表现为黔薏苡1号、黔薏苡2号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兴仁小白壳,黔薏苡1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其它两个品种,此后逐渐升高,16:00时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其它两个薏苡品种。蒸腾速率兴仁小白壳在10:00~11:00、14:00~15:00时间段高于黔薏苡1号、黔薏苡2号。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南地区高梁生产、加工现状,引进新优高梁品种对其主季、再生季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再生性能等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泸糯9号、8号生育期适中,抗病、耐早、抗倒伏,再生力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可作为高梁头季、再生季栽培品种在自贡及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粱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川南地区高粱生产、加工现状,引进新优高粱品种对其主季、再生季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抗性、再生性能等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泸糯9号、8号生育期适中,抗病、耐旱、抗倒伏,再生力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可作为高粱头季、再生季栽培品种在自贡及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超高产、多抗性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方面,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种质,获得了一大批含有不同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玉米新种质,育成了以齐319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玉米自交系。齐319自交系含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配合力高,多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已成为国内众多育种单位利用的重要玉米种质之一。利用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性玉米优良杂交种玉米杂交种。鲁单50号不但…  相似文献   

7.
总结热带糯质玉米自交系T2的选育过程,对T2的优良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2不仅农艺性状优良、糯性好、配合力高,而且对玉米锈病的抗性也优于其他糯玉米种质。以T2为核心种质育成了7个优良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T2优良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其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33份黄瓜核心种质为试材,通过苗期接种和成株期自然发病,调查黄瓜种质的生态类型、性型、瓜皮色、瓜形、瓜刺色、瓜瘤大小、瓜刺瘤稀密及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不同黄瓜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及抗性分布频率。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3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3份,占9.09%;抗病种质占33.33%,中抗种质占21.21%;感病种质占30.30%,高感种质占6.06%。具有欧洲温室型亲缘关系的种质较华南型种质抗枯萎病,强雌黄瓜较雌雄黄瓜抗枯萎病,皮色较绿的黄瓜对枯萎病抗性较强,无瘤黄瓜较中瘤和大瘤黄瓜抗枯萎病,瓜刺瘤密种质较刺瘤稀的抗枯萎病。利用其中6份黄瓜自交系配制6份杂交1代,通过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1代抗病性介于双亲抗性均值与强抗病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出中亲优势,没有发现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雌雄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其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4种壳色(金壳色、红壳色、黑壳色和白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雌雄群体间的数量性状(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闭壳肌拉力)和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感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其生产性能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除闭壳肌拉力外,4种壳色选育系的数量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P<0.05),其中,红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和铰合线长为选育目标的最优选育群体,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闭壳肌拉力和壳宽为选育目标的最佳选育群体.4种壳色选育系的才女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且以红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高、白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低.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间的性别分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为偏雄群体,红壳色选育系为偏雌群体.雌性合浦珠母贝通常比雄性合浦珠母贝大,但其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感染能力与性别无关.[结论]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综合育种价值较红壳色选育系、黑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高,建议在今后的合浦珠母贝选育工作中,可根据需求加强对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优化选育,并应用到优质珍珠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起源分类的西瓜种质资源的大田试种,并对其生育期、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构的测定和部分F1代性状的遗传分析,获得了部分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的资料,特别是通过对西瓜种质资源的室内苗期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和温室成株期的强化筛选,获得了一批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抗性材料,为下一步的西瓜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栽培的优良核桃砧木,以核桃、中林1号、夹核桃、美国黑核桃作砧木,以清香核桃品种为接穗,对不同核桃砧木进行播种试验、嫁接试验,嫁接后树体生长结果情况、抗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相同重量砧木种子播种嫁接后,中林1号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次为美国黑核桃,中林1号嫁接成本最高,美国黑核桃最低;地茎生长率美国黑核桃最好,可嫁接率中林1号最高;人工低温试验表明美国黑核桃抗寒性最强,其次为中林1号、核桃,夹核桃最差;生物学性状比较和砧木综合性状显示美国黑核桃为最佳砧木,其次为核桃;从嫁接清香核桃品质分析来看,美国黑核桃为最佳砧木.美国黑核桃嫁接成本低,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是优良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为进行薏苡品种选育,以25份不同薏苡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调查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叶 片数、茎粗、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无效分蘖数、有效分蘖率、总果粒数、实果粒数、空果粒数和实果粒率共12个性状,对得到的各种质性状数据采用SAS,DP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因子、产量因子、有效分蘖率因子、实果率因子和总分蘖数因子等5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可达9536%,依据主成分向量可将25份薏苡种质系统聚类为4类。本研究为云南薏苡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提高了优良薏苡品种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3.
西瓜种质资源主要园艺学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起源分类的西瓜种质资源的大田试种,并对其生育期,果实性状和产量的结构的测定和部分F1代性状的遗传分析,获得了部分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的资料,特别是通过对西瓜种质资源的室内苗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和温室成株期的强化筛选,获得了一些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抗性材料,为下一步的西瓜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上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籼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华占在四川荣县作头季中稻和再生稻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熟期早,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一般中稻单产580kg/667m~2左右,再生稻单产240kg/667m~2左右。介绍了该组合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赵琳  骆乐谈  袁德明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378-2382
2020年对6个甜玉米品种、7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及适应性筛选分析,甜玉米以粤甜16为对照,糯玉米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重点分析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结合果穗外形、抗性、口感评价等指标,最终筛选出优质、适应性强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中南甜玉164和泰甜金银粟的综合性状优良;糯玉米中苏科糯1902和玉糯916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良。这4个品种适应性强,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膳食结构已从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发展。开发利用糯玉米种质资源 ,培育糯质玉米新品种 ,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由于我国目前引进和保存的黑糯玉米资源数量少 ,且产量低、抗性差 ,难于在生产上开发利用。对黑糯玉米资源的改良和创新 ,培育优质、高产、抗病、黑色糯玉米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1 995年 ,笔者开始引进黑糯玉米种质资源 ,通过种质导入 ,把黑糯玉米种质资源的优良品质性状和普通玉米种质资源的丰产性、抗病性结合起来 ,通过定向选择 ,创造出新的糯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11份薏苡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形态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薏苡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在150~170d之间,株高在205~282cm之间, 茎粗在0.3~0.8cm之间,实果率为74.6%~91.6%,百果重为12.5~21.5g;株型主要以紧凑型为主;叶色均为浅绿色,果色有灰白色和灰黑色两种。初步评价得出:薏苡3号和8号的综合性状较好,潜在的生产力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糯质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过程,对通系5的优良性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通系5不仅农艺性状优良、糯性好、配合力高,而且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也优于其他糯玉米种质;通系5或衍生品种被国内多个育种单位作为种质资源广泛应用,育成了28个优良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通系5优良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其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30份浙江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遗传多样性。试验筛选出高产种质资源8份,抗炭疽病种质资源8份。结合产量、抗性、品质等因素,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与比较了不同居群薏苡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以期为薏苡种质优选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居群薏苡的生长特性及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在适宜江苏省栽培的种质材料中,未发现不同居群薏苡的产量同多糖含量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