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从我国谷子种植面积、产区布局、种植品种、消费类型、加工企业、市场动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最后从强化农机农艺、农牧结合技术配套与集成,提高谷子现代化生产水平;设立谷子科研专项,提高谷子研发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对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谷子产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谷子产业区建设和产业效益提升需求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国  赵宇  王慧军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49-152,169
通过对谷子产业区建设和产业效益提升问卷调研,分析了我国谷子产业区划分、规划、建设前景以及产业效益提升等制约谷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制定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谷子糜子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谷子糜子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实施品牌建设是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多方面分析了我国谷子糜子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模式及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快谷子糜子产业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谷子是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农业现代化目标,随着现代农业进程的快速发展,谷子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逐渐退出了主粮的范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2008年谷子产业体系启动,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谷子产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小农生产走出来,融入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作为小宗作物,发展较慢,产业链中的许多环节还很薄弱,其中谷子加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谷子产后加工的落后极大影响了谷子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山区谷子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越来越少,干旱地区逐渐增多,谷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突出,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区,谷子发展备受重视.目前,山区谷子产业发展的模式是影响谷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并处理好山区谷子产业发展模式及各环节利益关系,将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企业利润.通过调查山区谷子产业的发展模式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实现谷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谷子是应对未来日愈严重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储备作物,也是当前我国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首选作物.该研究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现状、优势与分布特点,按照谷子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进行谷子优势区域布局研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谷子产业发展体系,提出通过政策扶持、产销对接、市场调控等措施促进我国谷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管理》2017,(5):68-70
杂交谷子是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全国杂交谷子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在长城沿线一带优势明显,成为山区农业产业脱贫首选。文章借鉴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统筹技术壁垒、研发需求、资源配置,从整个谷子产业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杂交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种子产业和种植模式优化、合理布局产业、打造品牌和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杂交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谷子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我国重要的旱作粮食作物,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对谷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对山东省谷子生产的产业现状和技术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调研涵盖了山东谷子主产区生产上的土壤、气候、耕作、栽培管理、品种应用、病虫害草害状况及防控,以及谷子加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调研摸清了山东谷子产业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谷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谷子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一是谷子研究重心由宏观向微观转变;二是谷子生产方式迈上新台阶;三是谷子产品利用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马进军  王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15-5717,5726
基于对谷子主产区中谷子种植、加工、销售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了谷子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对于政策方面的需求,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从加强政策实效性、建立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支撑、鼓励机械化种植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