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绿豆药材的地方标准。方法 采用经验、显微鉴别法对该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绿豆中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牡荆苷为对照,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牡荆苷为对照,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下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绿豆中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该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水分为9.91% ~ 12.57%,总灰分为2.51% ~ 3.22%,酸不溶性灰分为0.03% ~ 0.11%,牡荆苷为0.127% ~ 0.248%。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绿豆药材的地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穿根藤(Psychotria serpens L.)药材进行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以车叶草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穿根藤进行性状鉴别;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对各产地药材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根藤中车叶草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穿根藤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且薄层色谱图中主斑点分离度好、清晰,鉴别特征稳定可靠;拟定穿根藤水分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8%,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9%,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1%;车叶草苷的质量分数不得少于0.10%。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制订的质量标准限度合理,可用于穿根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炒槐米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炒槐米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炒槐米各项检测指标均超过2005年版《中国药典》槐米药材标准。结论:建议炒槐米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9.0%,总灰分≤8.0%,酸不溶性灰分≤2.0%,30%甲醇溶液浸出物≥45.0%,总黄酮含量≥20.0%,芦丁含量≥15.0%。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藜芦茎叶常规检验及特征检验方法的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及TLC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通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药材质量考察;通过HPLC法测定其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含量,进一步考察其药材质量。结果:10批样品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水分测定值在6. 4%~10. 6%之间;总灰分测定值在8. 5%~13. 4%之间;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值在1. 0%~2%之间;白藜芦醇含量在0. 007%~0. 030%之间。讨论:所选性状、显微及TLC方法可有效鉴别药材真伪;所选水分等常规检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药材质量;所选HPLC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瑶浴散剂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中的方法进行测定;观察瑶浴散剂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并对其进行薄层鉴别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瑶浴散剂中β-细辛醚的含量。结果表明,瑶浴散剂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00%;灰分含量不得大于10.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大于1.3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9.00%;瑶浴散剂中合欢皮、鸡血藤及石菖蒲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TLC鉴别中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瑶浴散剂中β-细辛醚的含量在0.71%~0.85%,RSD为2.48%,各批次含量大致相同。所建立瑶浴散剂质量控制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对瑶浴散剂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三叶青栽培品和野生品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及浸出物进行分析,探究三叶青的生药学特性。结果表明:栽培品块根较野生品偏长,质地稍硬,断面略平坦,富粉性,类网状纹理不明显。茎无显著区别。叶片颜色较野生品偏黄,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显微特征无明显差异。水分总灰分含量较野生品偏低,酸不溶性灰含量较稳定。浸出物含量较野生品高。三叶青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形态差异较明显,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各有不同,但较野生品稳定;栽培品浸出物含量较野生品高。研究结果可为三叶青资源合理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陕西产辣蓼药材质量标准及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药学研究方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挥发油测定法、比色法对陕西产辣蓼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产辣蓼药材水分含量7.42%~8.61%,总灰分含量8.06%~8.6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23%~0.7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9.86%~23.62%,挥发油含量0.13~0.17mL/g,总黄酮含量2.01%~4.59%.其中,洋县、柞水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较高,略县、柞水县辣蓼的黄酮含量较高,蓝田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和黄酮含量都最低,其他地区的辣蓼介于中间.陕西柞水辣蓼药材品质最好,而蓝田辣蓼的品质最差;建立了以性状描述、显微特征描述、指标有效成分芦丁的薄层定性鉴别及水分含量不得过于9%、总灰分含量不得过于9%、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于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2%为主要内容的陕西辣蓼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材核桃分心木的质量标准.[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Ⅸ对维药核桃分心木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对该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定.[结果]建立了分心木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并测定了分心木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完善分心木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该药材国家标准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海南地方习用药材土人参的质量标准,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土人参药材的性状、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多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明确了土人参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具有专属性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土人参药材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8.0%、醇溶性浸出...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海南地方习用药材鹧鸪茶的质量标准,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鹧鸪茶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明确了鹧鸪茶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具有专属性的薄层鉴别方法;建议鹧鸪茶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13.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8.0%。本研究建立的鹧鸪茶药材质量标准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