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裸根苗和容器苗采用不同造林方法,不同时期造林试验的比较,分析、总结出提高云南山地薄壳山核桃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这将对云南省今后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薄壳山核桃栽培实际,对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栽植造林和栽植后管理等,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为胡桃科山核桃属,是一个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材质上等,同时也是很好的行道树。本文就此阐述薄壳山核桃的育苗、造林技术,旨在为薄壳山核桃育苗、造林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薄壳山核桃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材质上等,同时也是城乡绿化优良的行道树,因而研究薄壳山核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技术,包括实生苗培育和嫁接苗培育,同时总结了造林技术,以期为薄壳山核桃育苗、造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圃地育苗、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抚育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薄壳山核桃主根发达,须根量少,移栽成活率较低,给初次建园的林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栽植技术要点,按照该栽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增加苗木当年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比较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果实氨基酸组成差异并进行营养评价,为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和生产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3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及质量分数,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37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介于41.22~87.60 mg/g之间,平均值为68.78 mg/g;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介于13.88~26.10 mg/g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20.89 mg/g;不同品种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或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介于68.15~81.19之间,平均值为76.13.以薄壳山核桃种仁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等指标为参照,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营养价值差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3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以23号、 14号等16个品种营养价值最高,可根据不同需求加强薄壳山核桃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与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薄壳山核桃是皖北地区林业建设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其稀植的特性决定了复合经营是薄壳山核桃栽培前期的必经之路。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不同复合模式的栽培技术,为皖北地区薄壳山核桃的科学复合经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容器袋育苗与果用示范林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的营养袋育苗与果用示范林营建试验,首先从薄壳山核桃的种籽处理、湿沙催芽、营养土配置、容器袋播种、播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出其营养袋育苗关键技术;随后围绕着造林整地、表土施肥、品种配置、定植模式、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概括了薄壳山核桃果用示范林的营建技术参数,旨在为广大引种栽培者们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其对锌需求量相对较高,对缺锌非常敏感,缺锌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薄壳山核桃生产栽培上的主要问题.综述薄壳山核桃对缺锌的生理响应、需求量以及不同锌肥种类、施用方式等矫正方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以期为我国薄壳山核桃养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月份通过对薄壳山核桃种子进行浸种、沙藏、温控等一系列处理后,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3-4月份把催好芽的山核桃种子播种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内,经过抚育管理后山核桃小苗地下主根生长受到限制,增强了侧根生长发育,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从而提高薄壳山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砧木利用率,缩短了苗木的出圃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不同经营目的及地势条件下薄壳山核桃常见的3种丰产树形,并总结了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不同树形的骨架培养及其主干分层树形早期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薄壳山核桃早期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薄壳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和优质的用材树种。为了探明薄壳山核桃栽培适应性等问题,基于不同肥料及栽培模式,对宿迁地区波尼、威斯顿、碧根源3号等3种薄壳山核桃良种生长及生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薄壳山核桃苗定植后用硫酸钾复合肥按照1.5kg·株-1的用量穴施,施肥6个月后测得各品种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均较好,薄壳山核桃套种蒲公英生长效果最佳。3种薄壳山核桃良种在宿迁地区生长表现均较好,可作为推广品种在苏北地区进行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4.
薄壳山核桃SRAP标记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薄壳山核桃SRAP-PCR反应体系,并对薄壳山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薄壳山核桃嫩叶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Mg2+、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4个因素3个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薄壳山核桃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5mmol/L、dNTP 0.20 mmol/L、引物0.4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DNA模板最佳浓度为10 ng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引物组合多态性筛选,从9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39个。14个多态较高的引物组合对12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128个谱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12个供试薄壳山核桃品种的遗传背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表明SRAP标记可应用于薄壳山核桃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保证薄壳山核桃在栽植以及培育方面有良好的质量,应认识到薄壳山核桃培育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难点,并能结合薄壳山核桃栽植工作的需要,做好薄壳山核桃栽植以及培育工作,促进薄壳山核桃种植产量的提升。本文就薄壳山核桃的栽植以及培育进行了分析。在薄壳山核桃进入我国市场之后表现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薄壳山核桃的个体较大并且味道鲜美、出仁率较高,所以在作为食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欢迎。而其山核桃也有一  相似文献   

16.
在薄壳山核桃开花后20 d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肥,比较薄壳山核桃单位冠幅产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0.4%锌肥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薄壳山核桃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薄壳山核桃对自然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自身也具有良好的性能。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要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丰产栽培技术。本文重点探讨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在栽培管理上的实际运用,简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薄壳山核桃食药用价值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薄壳山核桃加工利用现状,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薄壳山核桃的食药用价值及加工利用情况,包括薄壳山核桃的果仁、青皮、花粉、果壳等方面,表明薄壳山核桃加工利用潜力巨大,旨在为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结红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116-118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兼具食用和绿化功能的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病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核桃生长.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并结合不同病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为薄壳山核桃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试验对象,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测定非菌根苗(对照),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Cg)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 sp., PS)接种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幼苗生物量,菌根侵染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显著提高(P<0.05)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地上干重和叶片光合能力。接种Cg幼苗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苗和PS接种苗(P<0.05)。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但不同菌种的促生特性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薄壳山核桃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功能和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